福建風水最好的寺廟,門票免費還送香,據說這裡求姻緣非常靈驗

2019-07-27     飛叔愛旅行

提起廈門,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這座風光秀麗清新的城市,每年都吸引著大批的遊客到來。廈門景點眾多,在這些景點之中南普陀寺可以說是遊客來廈門旅行必去的景點之一,南普陀寺位於五老峰下,坐北朝南,依山面海,風水極佳,且緊鄰廈門大學,從廈門大學南門走一小段路即可到達。

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朝末年,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第一重殿為天王殿,歇山式重檐飛脊,木構建築,有一大扇紅漆木門,門前有兩隻威武的大石獅雄踞門廊東西兩側,殿內供奉有有四大天王和彌勒菩薩。同時在一側有一「贈香處」,寫有「香不在多,心誠則靈,一支最好」的字樣,大家可以在這裡免費領取一支香火且不要門票,有遊客說:這裡求姻緣真的很靈驗,單身的小夥伴不妨試試。

第二重殿為大雄寶殿,建於1926年,這裡是整個寺院的中心,為歇山頂重檐躥角式單層磚石,綠瓦石柱,雕樑畫棟,典型的閩南佛殿建築風格,這裡是寺院僧眾早晚課誦和法會朝拜參修的殿堂,也是佛門鐘磬長鳴、法燈不滅的心臟,廣場中還屹立著兩座由妙湛法師監製的報恩塔。不得不說,就算不信佛,單純的看一眼這裡的建築也是一種享受。

第三重殿為大悲殿,殿內供奉千手觀音,上殿需經過近三十級台階。這座大殿區別於其它殿堂,猶如一座寶塔屹立其中,高度達20米。四周被菩提樹環抱,顯得更幽深寧靜。

從高處可以看到大悲殿的主體,屹立在石砌台基上,為八角三重飛檐躥角式亭閣單層建築,造型巧妙,結構嚴謹。大悲殿原為木質結構建築,後重修為鋼筋水泥結構,但外觀依然保持木構斗拱作裝飾。

第四重殿為藏經閣,是一座雙層樓閣,第一層為法堂,講經說法之所,第二層為玉佛殿,供奉有28尊緬甸玉佛。藏經閣里珍藏有大量佛教典籍和文物字畫,唐代銅佛、宋代銅鐘、香爐、《大藏經》、《磧砂藏經》等。

藏經閣一側有一處泉眼,名為飲和泉,石頭上還刻有道光七年的字樣,至於泉眼是否還涌水以及其他信息不得而知。池內以及佛龕有信徒擲入的硬幣以祈福。

藏經閣後有台階可登五老峰,拾階而上,可看到一棵巨大的三角梅長於石頭之上,根須眾多且環繞於石壁之中,不得不感嘆生命力的強大。三角梅是廈門的市花,三角梅剛柔並濟,樸實無華,且易於種植,還可以起到綠化和美化的效果,很好的體現廈門的風貌及廈門人民的性格。

沿台階而上還可以看到多處摩崖石刻,其中最屬鐫刻於石壁之上的特大的「佛」字引人注目,高4.43米、寬3.63米,粗獷豪放氣勢恢宏,在國內極少見,據介紹,「佛」字三筆而成,但看著好似大筆一揮而成。

相比國內眾多古剎,南普陀寺建築雖然談不上最恢弘壯觀,歷史也不是最悠久的,但在這裡,朝佛的山門免費向大眾開放,來廈門旅遊的朋友們不要錯過這裡哦,特別是想求姻緣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hGWYWwBUcHTFCnfwM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