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樊 博
連日來,報紙上、電視里、網絡上、廣播里,一名名戰「疫」英雄走進了人們視野。「誓死不退」的錚錚誓言、和衣而睡的「最美睡姿」、被口罩勒出醒目血痕的「天使面孔」……戰「疫」英雄的先進事跡被媒體報道後,人們對他們除了滿屏點贊之外,還在論壇里留下一行行瀑布般飛流直下的致敬帖子。字裡行間,噴涌而出的是對戰「疫」英雄的敬仰之情、踐行之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後,一批批白衣戰士聞令而動,火速增援。除夕夜,三所軍醫大學450人緊急出征武漢;軍隊醫護人員梅春麗被口罩勒出醒目印痕的臉成為「最美網紅臉」;蔣晶、羅飛、孫會賢等退役軍人參與創造出「火神山速度」……鏗鏘的步伐伴隨集結的號角,慷慨的請戰書立下必勝的軍令狀。這些戰「疫」英雄,亮如明燭,燦若星斗,他們蒸騰著精氣神、氤氳著家國情、噴發著正能量的戰「疫」故事,不僅是他們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生動寫照,也更加堅定了全國人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更蘊含著推進強軍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國之英模,世之楷模。崇尚英雄是人性中天然的光芒。典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距離戰「疫」英雄越近,心靈共鳴越響亮;對照戰「疫」英雄越多,工作動力越強勁。「每一個英雄都是一顆種子。」激發戰「疫」英雄的種子力量,用戰「疫」英雄的故事激勵戰鬥精神,讓其精神品質和價值追求成為廣大官兵的普遍認同和行動自覺,各個崗位就會湧現出一批批像戰「疫」英雄那樣面對生死無私無畏、一事當前勇挑重擔的英雄。
如果說思想和知識,組成了一個民族精神世界的血與肉,那麼英雄人物的胸懷與品格,則構成了這一精神世界的筋與骨。這場戰「疫」既是遭遇戰、阻擊戰,也是總體戰、攻堅戰。身處疫情防控最前線,戰「疫」英雄離病毒最近。他們不畏艱難、衝鋒在前的精神,不正是他們支撐強軍事業的「筋」與「骨」嗎?學習戰「疫」英雄的先進事跡,使廣大官兵「動了心」後「見於行」,必將凝聚起同心推進強軍事業的磅礴力量。
有人認為,疫情防控終將結束,戰「疫」英雄也終將回歸平凡。不錯,英雄是時代的產物,但英雄們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同時還須看到,無論是動員更廣泛力量投身戰「疫」,還是築牢我們的精神家園,既離不開先進典型的「高音」獨奏,也需要萬眾參與的「和音」共鳴。大力宣傳戰「疫」英雄的先進事跡,弘揚他們的高尚精神,努力讓他們在防控一線迸發出的精神盪出漣漪,他們的精神就會壘成「精神高原」,穿越時空而歷久彌新。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個;在奔騰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輝煌事業的長河裡,那永遠奔騰的就是我……」平凡的人給我們太多感動。這些奮戰在防控一線的「最美逆行者」,既是戰「疫」英雄,也是父親、丈夫、兒子,母親、妻子、女兒。他們是偉大的人,也是平凡的人;是高尚的人,也是普通的人。他們事跡感人至深的力量,不僅在驚天動地的壯舉中,也在平凡瑣碎的小事裡;他們事跡鼓舞人心的力量,不在催人淚下的渲染中,而在春風化雨的感動里。他們既見信仰信念,又見人格風骨,更見家國情懷;他們就在身邊,就在眼前,可親、可敬、可學,讓我們以戰「疫」英雄為榜樣,在感動後行動,做強軍事業中「永遠奔騰的那一個」。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g5stHABgx9BqZZIW2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