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觀賞魚,有以下的基本器材足夠了,藥物再多不如有本參考書

2019-09-21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今天閒來無事,養魚老道盤點了一下自己家裡,到底還有幾本飼養觀賞魚的專業書籍,以前購買過的,有很多都被當地的魚友們借走不還了,估計光是借走的也有20來本吧,現在家裡還剩下了將近20本,也算是比較多了吧。

這些書籍中,包括了金魚、錦鯉、龍魚、七彩、原生魚魚病標準化防治水產活餌料的培養,以及一些雜七雜八的綜合性熱帶魚、觀賞魚書籍,今天養魚老道就想就這些書籍,來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飼養觀賞魚,必備的東西很多,但是有些沒必要

我發現很多魚友現在購買觀賞魚,同時捎帶購買的東西會有很多,基本上必備的幾樣東西就是:

魚缸以及相應的配套設備、各種五花八門的濾材、各種所謂的飼養觀賞魚的試劑,以及很多種魚藥。

而我們對於自己所要飼養的觀賞魚相關的書籍,幾乎是一本也不會購買,大多數的知識來源,我們全部依靠於網絡,反正是不管網上說的對錯與否,我們通通一股腦的接受,這裡主要指的是新魚友。

首先對於我們來說,有些必備的養魚用品,比如:魚缸、加熱管、氧氣泵、過濾器、溫度表、燈具、魚飼料、魚網、抽水管等等,這些是絕對要購買的,因為飼養觀賞魚我們肯定要用到。

而對於最為基本的一些濾材,比如說觀賞魚濾材的四大件,白棉、黑棉、陶瓷環、細菌屋,我們也是要必備的,其他的諸如底沙、水草、沉木造景之類的東西,這就要看我們個人的興趣了,但是假水草、彩色石子之類的東西,純屬多餘,我們不要去購買。

那麼,剩下來的就是各種試劑和魚藥了,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像是較好的水族專用鹽、黃粉、殺菌水、凈水劑之類的魚藥或者試劑,我們是可以相應添置點的,其他的魚藥,如果讓養魚老道來說的話,不必配備也未嘗不可。

這裡指的是新魚友啊,如果是比較專業的發燒友,那是另外一回事,自己依據個人需求來相應配備即可。

魚藥再多,不如書籍多

關於購買觀賞魚專業飼養書籍的問題,也不是我們買的越多它就越好,並且據我看,這些書籍幾乎也都是千篇一律,都是按照一些既定模式來寫的,無外乎某些或者特定某種,觀賞魚的基本習性介紹、繁殖方法介紹和各種疾病治療,基本都是這麼個套路下來的。

尤其是疾病治療這一塊,寫得都是比較的繁雜,牽扯到的使用單位,大多參考魚場,不是什麼ppm,就是每畝用藥多少,每立方米水體用藥多少,與家庭飼養觀賞魚的關係不是很大,我們比如說,一個立方米的水體就是2000斤水,我們的魚缸要去以此換算的話,其實並不是很準。

因為池塘養魚的環境、通風、微生物、溫度、飼養密度等等各種問題,和我們魚缸飼養觀賞魚的環境,根本就完全不同,我們也不能說,去依據一定的比例照葫蘆畫瓢來換算,它就一定是正確的,這其中牽扯的因素太多。

但是,最起碼一點,我們可以依據自己想要飼養的觀賞魚,買上一兩本書籍作為一定的參考,這樣在我們遇到任何問題時,最起碼有個可以做來比較的正確參照物,這是我們手頭上有一兩本專業書籍的第一個優點。

再就是關於很多觀賞魚的具體繁殖方法和相關圖片、品相、鑑別等問題,還是書裡面介紹的比較詳盡,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再一個萬一有什麼問題,我們也可以隨時查閱,比較方便,在網上找到的我們不確定東西也可以在書中得以確定,這些都是比較好的優勢。

我們主要應該查看的還是關於如何調理水質,如何對於觀賞魚進行營養全面的投喂,在水質和食物兩方面去多下功夫,而不是動不動總想著去動用抽屜里的那些魚藥,對於我們飼養觀賞魚而言,最不應該經常動用的就是這些魚藥。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經驗是最好的知識儲備

最後一點就是,無論是網絡知識也好,書本知識也罷,只能夠給我們做一個參考,事實上作為很多的網絡知識,大部分也是在抄書,那就沒有什麼意思了,既然都在抄書的話,我們為什麼不能自己購買一本書來隨時學習、借鑑呢?

再者就是養魚老道一直提倡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就像養魚老道手中的這些飼養觀賞魚書籍,實際上沒有一本我是完全仔仔細細看完的,都是想起來什麼事情,偶爾查閱一下。

大家也有看到,我所告訴大家的飼養觀賞魚的方法或者用藥手法,基本上在所有的書本中都是找不到的,但是至少我自己使用的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當然了,誰也不能夠保證不死魚,在實際操作中,醫生治死病人的事情還經常發生呢,那倒是依靠很多先進的檢測設備了,何況是我們這些手頭毫無任何檢測設備的觀賞魚愛好者呢?

所以說,死魚是常態,不死魚是萬幸能夠經常性的不死魚還能夠越養越多,那一定既不是靠書本知識也不是靠儀器,而是靠的我們個人的經驗。

這些經驗的來源看似都是從不斷的死魚身上學來的,但是這也不能說明,光靠死魚我們就什麼都可以學會,主要的還是在於自己平時的不斷積累和總結,以及勤於觀察。

養魚老道認為飼養觀賞魚的經驗並不是靠給死魚下藥得來的,恰恰性反,大部分的觀賞魚飼養知識,是從平時對於自己觀賞魚的勤於管理和不斷的對於活魚的觀察得來的,不會觀察觀賞魚的狀態和水質,即使死再多的魚,也是得不到任何經驗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esQVm0BJleJMoPMQk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