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甘南——是一副無限展開的經卷

2019-07-29     甘肅圈子官方帳號

關注我們,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甘肅


甘南,是一片安詳的凈土,這裡的大地和天空,沒有城市喧囂和煙塵,神話和聖靈依舊駐留在頭頂,童謠和牧歌仍然迴蕩在心間。

再次踏上這片土地,雲朵、經幡、鷹的天空、紅牆下信仰的厚重感,以及行走在這片土地時涌動出對生命的敬畏,依舊會感動。我們總是嚮往在別處的生活,但恰恰忽略了身邊的美好。我覺得我需要記錄一些什麼,文字做不到的,影像一定能做到。

一路上收穫了很多,有喜悅,有感動,也有思考。有時文字常常徒勞,照片更會表達,把我的旅途講給你聽,一份喜悅就會變成很多份。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是高原上的香巴拉。

夏河縣 拉卜楞寺

拉卜楞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為活佛大師的府邸。這裡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被譽為「世界藏學府」。

莊嚴肅穆的大殿,寺廟大殿前面正上方是藏傳佛教的標誌:法輪與鹿,象徵佛法生生不息,萬物皆有佛性。

寺院的暗紅牆壁,築成了無言而厚重的信仰背景。







僧侶的修行生活,行走在人世間的我們,面對繁雜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轉經筒,筒里裝的有經書,逐個被轉動的經筒,就如同誦經,積福消業。



未知來生相見否?陌上逢卻在少年。

正在拍照,一個小皮球從遠處滾來,抬起頭,小喇嘛們正歡快的追過來,我踢過去,看到他們臉上蕩漾著陽光般的笑容。

修行的路上常常是孤獨的……但結伴而行的人總會出現。

離開時看到正望向遠方的藏族老人,信仰賦予人如此的安寧而有力量。信仰不一定必須是具體的宗教形式,而是一種人生觀的持有和選擇,是另一種看世界的方式。

「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 ,卻仍有那麼多人 ,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身在塵世中我們,哪怕只有一刻,放下所有的知見,安靜地發問,對於眼前的生命還有其他的答案嗎?

夏河縣 桑科草



合作

經過合作收費站時,交警攔下我們的車,囑咐我們,現在進入牧區了,彎路會很多,小心駕駛,因為五六點牛羊要回家了。

排隊回家的羊群。

大自然有一支溫柔的畫筆,畫出這天地,和天地中的我們。詩寫在雲上,感覺正在駛向雲朵深處。

看到廣闊的梯田,心中無限喜悅,這喜悅是對大地的感動,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感動。土地給予中國人厚重感,我們渴望穩定,不偏不倚,就像這一草一木深深地長在土地中。幾千年,就站在那裡。

梯田中彎沿的公路,公路旁有安靜的村落,村落在默默地等候她遠行的少年歸來。我在想,如果生活在這樣的地方,沒有一點點城市的聲音,出門所有的鄰居都認識,站在屋頂上就能看到好遠好遠的地方,躺在草地上可以看雲看一天。這樣是更容易快樂?還是會更嚮往山外面的喧鬧?


大峪溝

抬頭就能看到的經幡,經幡上印著經書,風吹動一次,就代表誦經一次。

走進去,才發現,大峪溝真是被人遺落在荒漠中的珍珠。怎麼會想像到,人們都以為荒涼的大西北竟然有這樣的地方,頗有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的意思。走在小河邊的棧道上,聽著耳邊叮叮咚咚的水聲,和著偶爾的鳥叫聲,沁人心脾。


大家都默契地不說話,行走著,傾聽自然的聲音。如果說南方的山水是娟秀溫柔的女子,那西北的山水則是鋼鐵漢子的柔情一面。清澈見底的溪水,都是來自雪山來的問候。

沿途中總能看到格桑花,雖然看起來弱不禁風,但卻是高原中生命最頑強的野花,當地人告訴我,格桑是藏語中「幸福」的意思……

此時車裡響起費翔的歌曲《故鄉的雲》,「那故鄉的風,那故鄉的雲,為我撫平創傷。」聽著歌,看著窗外這連綿的山川,令人沉入巨大的寧靜,在緘默中與自然天地真正的交流,與自己的交流。山川、河流和牛羊,它的美就在於它本來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從不裝假,有些感情,需要慢慢體會。


天黑了,除了車燈,窗外一片漆黑,只有依稀的大山輪廓,行走在這片土地,對遼闊天地的敬畏,對神山聖湖的虔誠,以及我們那與生俱來對生命的悲憫,都讓人陷入思考,世界真的只如我們以為的那樣嗎?不得而知。

旅途就要結束了,我終於明白,人們期待的「別處」,這個地方永遠是不會到達的,因為只要你到達,它就不是別處了。所以,不要憧憬什麼在別處。好好感受周圍的一切,最美好的,就在 身邊。我想所有旅途的終點,都是家。

————

來源丨玩轉西部

本頭條號致力分享有價值的內容,轉載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網際網路,存在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d_eQGwB8g2yegND9v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