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市場平靜,在經歷了6月GDP下台階的恐慌後,市場又歸於平靜,甚至是有點寂靜,但是平靜的水面下面,暗流涌動。
資本市場都在屏住呼吸,等待下周的兩個會議:美聯儲7月議息會議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本次美聯儲議息會議將決定美國是否降息,此前美聯儲鮑威爾已經釋放可能降息25個基點的信號,如果本次議息會議決定降息,則美股走強,中國A股要謹慎資本跨境流動,尤其是科創板剛推出,如果科創板下跌,會對中國資本市場引起不小的震動。目前,科創板可以和房地產形成一堆反比指標,其背後是國內熱錢選擇進股市還是進房市的邏輯。
最讓房地產行業關心的還是即將於7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2018年「7.31」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給出「房價不能漲」的要求,隨後住建部等調控部門就制訂了嚴格的抑制房價上漲的措施,並進行了高效的推廣和執行,至今將全國房價死死摁住;今年「4.19」,由於一季度經濟形勢表現超預期,當時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重申了「房住不炒」,隨後就發生了嚴控開發商融資和蘇州加碼調控、開封收回放鬆限售政策等事情,彰顯了房地產調控從緊的決心。
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的定調,成為了房地產調控的風向標。當2018年底的政治局會議不再提「房住不炒」時,即有菏澤等地方政府放鬆調控闖關成功,銀行等金融機構放水給房地產行業而未受到追責。當「4.19」再次提出「房住不炒」時,調控立即就變了風向。
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的定調,主要基於宏觀經濟形勢。整個6月份,發改委等部門出動了很大的力量去全國各地調研經濟運行情況、減稅降費執行情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情況、國企改革情況、東北振興情況等等。
整體來看,今年「7.31」的時間節點上,國際外部形勢複雜嚴峻,中美、香港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是中央對於在鬥爭中求團結的戰略已定,而且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如中美貿易階段性停戰,就是靠不屈的鬥爭取得的成果,目前來看,美國還未向任何一個貿易戰目標國屈服過,也沒有達成過對中國這樣的階段性妥協策略,由此看來,中美之間經濟依存度遠超過想像,密不可分導致了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妥協。這將堅定中央的鬥爭信心,因此外部形勢總結上,將比2018年中國際形勢判斷上,更為樂觀和堅定。
其次,從中國內部經濟形勢看,內部宏觀經濟增速雖然在6月份下台階,但是6月工業增加值和工業利潤均為正增長,整體性宏觀經濟雖然不會反轉,但是進入階段性探底階段,宏觀斷崖式下行擔憂減少。下半年汽車和地產銷售可能出現庫存周期底部,消費增速會比上半年稍有好轉,基建有小幅改善空間,地產投資回落但施工韌性較強,製造投資大致是經驗底部區域。
2018年上半年內部去槓桿疊加外部貿易爭端,7月政治局會議定調轉向「六穩」。2019年一季度社融與經濟數據超預期且貿易談判進展順利,4月政治局會議定調變為「十八字方針」並再提「結構性去槓桿」。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政策定調實事求是、隨勢而變,當前國內經濟形勢與外部貿易爭端情形處於去年7月與今年4月之間,因此判斷7月會議定調或為中間狀態。近期政府表態重提「六穩」同時金融風險抬頭,預計政治局會議將以「六穩」為主,「結構性去槓桿」為輔。逆周期政策微調:貨幣政策有望邊際寬鬆,財政政策或將更加加力提效。結構性改革加速: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國企、區域、金融等改革或提速。
有研究機構預測,本次政治局會議的定調:市場普遍預期這次會議會重提「六穩」,「財政更加積極、貨幣穩健適度」,也提「防風險」、「房住不炒」和「把好貨幣政策總閘門」;超出市場預期的可能是不提「結構去槓桿」、不提「堅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而低於市場預期的可能是提出「堅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堅持去槓桿」。
在以上宏觀分析的基礎上,我們認為今年政治局年中會議中會出現關於房地產的內容,大機率仍會重提堅持「房住不炒」,同時將化解金融風險和房地產過度金融化工作結合起來去談,主要從金融端控制房企融資渠道,對房地產行業進行供給側改革。
銀行等金融端在當下嚴監管和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壓力之下,將會不折不扣,甚至變本加厲地去執行對房地產融資控制策略,最終結果將導致高負債、高槓桿、亞健康的一些民營房企出現爆雷情況,上演新城控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