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導讀
病毒性肺炎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的肺實質和(或)肺間質部位的急性炎症,常引起機體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症狀,通常有發熱、咳嗽、喘息、氣促等表現,其病原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人類偏肺病毒(hMPV)、鼻病毒、呼腸病毒、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CMV)、EB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腸道病毒等。
作者丨高麗麗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病毒性肺炎可分為3類,即感染開始於並主要限於呼吸道,如流感病毒和RSV感染,為原發性病毒性肺炎,臨床最常見;感染開始於呼吸道,但常繼發全身症狀,如麻疹病毒和水痘病毒;肺炎繼發於全身病毒性感染,如CMV。
抗病毒藥物
抗病毒藥物有抗流感病毒藥物、廣譜抗病毒藥物、抗皰疹病毒藥物等。
表1 抗病毒藥物的分類及注意事項
(點擊看大圖)
病毒性肺炎的藥物選用
1. 流感病毒性肺炎
流感病毒是單股、負鏈、分節段RNA病毒,為正黏病毒科,屬有包膜病毒,流感病毒性肺炎可在流感發病急性期或感染後5-7d才出現肺炎,體溫持續在39℃以上,呼吸困難,可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其高危因素有年齡<2歲、肥胖、存在或潛在基礎疾病史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慢性肺疾病、神經肌肉疾病、免疫抑制等),極易合併細菌感染。治療藥物可選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NAI)、血凝素抑制劑阿比多爾等。
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
RSV是一種有包膜的單鏈RNA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RSV肺炎初期可見鼻塞、咳嗽,後出現喘息,無發熱或有低熱,其高危人群有早產兒或3個月齡以下的嬰兒及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先天性呼吸系統發育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缺陷及神經肌肉疾病的患兒,誘因有居住擁擠、家庭經濟狀況差、煙霧污染、有特應性病史者。RSV肺炎預後較好,多在7-10d臨床恢復。
RSV肺炎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治療藥物可選用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干擾素等。
(1)利巴韋林尤適於嬰幼兒及免疫抑制者(造血幹細胞移植、器官移植等)的RSV肺炎,可能會縮短RSV感染嬰幼兒的機械通氣時間,並能縮短喘息持續的時間。
(2)干擾素是一類有廣譜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的蛋白質,對RSV引起的肺炎治療有效,並有助於減少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3. 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HAdV)為無包膜的雙鏈DNA病毒,腺病毒肺炎多見於7個月-2歲兒童,臨床特點為起病急驟、稽留高熱、喘憋明顯,中毒症狀重、易累及其他器官,可見眼結膜充血、皮疹、扁桃體滲出等表現,部分發展為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影響預後的主要因素有病毒亞型(3型和7型較重)、繼發細菌感染、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噬血細胞綜合徵等。治療藥物有抗病毒藥物、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目前的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對腺病毒療效不確切,不推薦使用。西多福韋(CDV)通過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而使病毒DNA失去穩定性,抑制病毒的複製,伴有免疫缺陷的腺病毒肺炎者可試用。
4. 巨細胞病毒(CMV)肺炎
皰疹病毒是一群中等大小的雙股DNA病毒,根據理化性質可分為α、β、γ 3個亞群,α皰疹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I型或II型(HSV-I/II)、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增值速度快,引起細胞病變;β皰疹病毒如巨細胞病毒(CMV)生長周期長,感染形成巨細胞。
先天性CMV感染是被感染的母親經胎盤傳給胎兒,表現為持續性呼吸窘迫,伴有肝脾腫大、黃疸、紫癜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獲得性CMV感染主要經呼吸道或血液途徑,發熱、咳嗽較先天性明顯,缺氧症狀較突出;年長者CMV肺炎見於免疫功能低下如愛滋病和器官移植受體者、長時間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者等。CMV肺炎可選用更昔洛韋、纈更昔洛韋、膦甲酸鈉等。阿昔洛韋適於皰疹類病毒性肺炎者。
參考文獻:
1.兒童病毒性肺炎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2019年制定)[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9,34(10):801-805
2.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
3.合理應用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藥物治療流行性感冒專家共識(2016年)[J].中華內科雜誌,2016,55(3):244-247
4.兒童流感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5年版)[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015,30(17):1296-1300
5.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藥物治療與預防應用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誌,2016,96(2):85-88
6.孕產婦流感防治專家共識[J].中華圍產醫學雜誌,2019,22(2):73-77
7.中國成人流行性感冒診療規範急診專家共識[J].中國急救醫學,2019,39(10):915-928
8.國內外指南推薦的兒童流感治療方案[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017,32(18):1361-1363
9.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
10.美國FDA公布扎那米韋安全性信息[J].臨床合理用藥雜誌,2010,3(4):54
11.童榮生等.藥物比較與臨床合理選擇-呼吸科疾病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209-217
12.錢之玉.藥理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9:139-141
13.朱依諄等.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477-478
14.巨春蓉等.實體器官移植術後巨細胞病毒肺炎的防治策略-ATS巨細胞病毒肺炎的診治指南解讀[J].器官移植,2019,10(1):88-89
15.器官移植受者巨細胞病毒感染臨床診療規範(2019版)[J].器官移植,2019,10(2):142-146
16.林君如等.西多福韋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誌,2006,22(6):456-459
17.中國實體器官移植受者巨細胞病毒感染診療指南(2016版)[J].中華器官移植雜誌,2016,37(9):561-563
18.兒童巨細胞病毒性疾病診斷和防治的建議[J].中華兒科雜誌,50(4):290-292
19.林秀慧等.病毒性肺炎的診治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5):163-166
20.重組人干擾素-αlb在兒科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015,30(16):1214-1217
21.兒童腺病毒肺炎診療規範(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