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北盤江大橋獲2019年度菲迪克特別優秀獎

2019-09-20     橋樑網

北盤江大橋獲2019年度菲迪克特別優秀獎

由貴州高速集團組織建成的畢節至都格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北盤江第一橋)獲得又一項國際殊榮—2019年度菲迪克特別優秀獎(Award of Special Merit),這也是北盤江第一橋繼 「古斯塔夫·林德撒爾」金獎後獲得的又一國際性大獎。

菲迪克是全球工程諮詢行業權威性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制定行業的國際標準,代表行業的最高水平。2013年在菲迪克成立百年之際,按照「質量、廉潔、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原則,首次評選「百年工程項目獎」,此後每年都在全球範圍內評選表彰一批對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突出作用的工程項目。菲迪克大獎堪稱國際工程諮詢界的"諾貝爾獎"。

峽谷兩岸地勢陡峭,氣候惡劣,建設條件複雜,給橋樑的設計和工程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本項目在4方面進行了創新:一是在國際上首創鋼桁梁整節段梁底軌道「縱移懸拼」峽谷橋樑建造新方法,研製了新型架梁設備和制定了架設工法,比傳統單根杆件拼裝的工效提高了35%。二是首次在中國的實際工程中應用斜拉索凝凍監測方法,研發了斜拉索凝凍監測及圖像識別預警健康監測系統,可普遍應用於受凝凍影響的山區纜索體系橋樑。三是橋位跨越的深切大峽谷,峽谷風場效應明顯,建立了山區非平穩風作用下鋼桁梁等效風荷載設計準則,解決了複雜風場下斜拉橋風致振動的問題。四是對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疲勞問題進行了技術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了「中縱梁+次橫樑」梁板新型結構體系,大大減少了車輪反覆碾壓造成的疲勞隱患。本項技術節省鋼材用量9%。

畢都北盤江大橋是中國的浙江杭州至雲南瑞麗高速公路(總長3404公里)全線貫通的最後一公里工程。該項目的建設打通了滇黔邊界的交通瓶頸,實現了西南地區交通幹線的大貫通。

六律邕江特大橋順利貫通

9月18日,隨著合龍段的精確就位,六律邕江特大橋橋面格子梁順利合龍,標誌著全橋實現順利貫通。

據了解,今年9月2日,六律邕江特大橋橋面格子梁正式吊裝,僅歷時半個月就順利完成了2個端頭段、24個標準段、1個合龍段的吊裝任務,並順利實現橋面格子梁合龍,為年底順利建成通車提供了保障,下一步將進行橋面板的安裝及橋面系的施工。

六律邕江特大橋於2018年7月26日開工建設,是泉州至南寧高速公路那容至南寧東收費站段改擴建項目控制性工程,路線全長3.881公里。大橋全長497米,設計為鋼管混凝土下承式系杆拱橋,拱軸線採用懸鏈線,拱肋計算跨徑265米。(來源:新浪網)

浩吉鐵路洞庭湖特大橋即將開通

作為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重載鐵路、國內規模最大的運煤通道,浩吉鐵路(原稱蒙華鐵路)計劃於國慶節前開通試運行。其中作為鐵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洞庭湖特大橋結構設計形式新穎,施工技術難度大,並創造了國內外同類橋樑中五項第一,目前項目建設已經全部完成。洞庭湖特大橋由君山區向東南方向跨越洞庭湖與長江相連接的出口處,距離上游洞庭湖公路橋約4.2千米。大橋採用了三塔鐵路斜拉橋結構,三座塔就像三顆鑽石造型,穩穩地落在湖面上。大橋由君山岸引橋、主橋、岳陽岸引橋組成,是一座三塔斜拉雙線重載鐵路橋樑,全長10444.66米。

據了解,洞庭湖大橋在國內外同類橋樑中具有五項第一:設計採用了三塔鐵路斜拉橋結構,為世界最大跨度(主跨2×406米);大橋為世界首座重載鐵路三塔斜拉橋;設計採用了符合結構受力特點的承壓抗彎性能高的箱桁疊合主梁形式;採用了符合鋼箱鋼桁各自受力特點的先箱後桁分次成橋的創新方法;首次在國內鐵路橋上設計採用了中塔穩定索以解決多塔重載鐵路斜拉橋橋塔受力和結構剛度的問題。

浩吉鐵路全長1813.5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並開通運營里程最長的鐵路。它起自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途經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七個省區,終至江西省吉安市。線路設計時速120公里,全線設浩勒報吉南、延安東、三門峽西、吉安等77個車站。規劃輸送能力超過2億噸/年,是世界一次開通里程最長的鐵路。(來源:瀟湘晨報)

延崇高速溫泉特大橋進京側全線貫通

9月15日晚,延崇高速項目溫泉特大橋進京側12#、13#墩中跨順利合龍,標誌著溫泉特大橋進京側全線貫通。

溫泉進京特大橋全長1546米,共有墩柱17個,連續剛構主墩11個。此次合龍的12#、13#墩中跨位於溫泉大橋進京側第五聯。為了高質量完成此次中跨合龍段施工,項目部精心組織、嚴密部署,做好充分準備,反覆技術證論,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合龍段施工方案。澆築過程中,工區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全程盯控,在安全得到極大保證的前提下順利完成此次合龍任務。

此次合龍是施工進程的一個關鍵節點,極大的鼓舞了項目部全體人員的施工熱情,並為下一階段的施工任務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 (來源:中國路橋網)

湘江大橋3號墩主塔提前封頂

9月19日上午,遵余高速(遵義至餘慶高速公路)湘江大橋3號墩主塔順利完成封頂,這標誌著湘江大橋邁入上部結構施工,為遵余高速按期通車創造了有利條件。

遵余高速湘江大橋位於遵義市、黔南州交界處,為全線控制性工程,主橋橋型為雙塔雙索麵疊合梁斜拉橋,橋樑全長1700米。主塔採用薄壁空心菱形索塔,其中2號墩主塔高288米、3號墩主塔高268米。湘江大橋塔高在同類型橋樑中排名「世界第七,亞洲第四,貴州第二」。一座座橋墩矗立在跌宕起伏的崇山峻岭之間,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其中,聳立在湘江兩岸的3號墩主塔和2號墩主塔,猶如兩位執戟站崗的威猛戰士,直刺天空。現場的施工車輛在湘江兩岸不停穿行,超百米高的施工電梯上上下下,200多米高的塔吊24小時不間斷作業,施工隊伍正在這裡上演著「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激情與速度。

據介紹,遵余高速湘江大橋施工現場地形複雜、冬季雨雪及凝凍天氣和道路運輸困難,工期難以控制。在湘江大橋施工過程中,項目建設單位多次優化施工組織,同時採取節點目標考核、現場激勵等措施。截至目前,實際工期比計劃工期提前了三個半月,為遵余高速2020年底實現通車創造了有利條件。

遵余高速全長93公里,主線橋樑66座,其中特大橋3座、大中橋63座、隧道22座,全線橋隧比56.17%。沿線經過餘慶縣、湄潭縣、甕安縣、播州區等4個縣(區)。據了解,遵余高速2017年5月開工建設,總投資147.23億元,建成通車後從遵義到餘慶僅需要1個半小時。(來源:遵義新聞網)

安六鐵路趙家寨特大橋右線7孔現澆梁全部完成

近日,安六鐵路項目趙家寨特大橋右線53-54號現澆梁順利澆築完成。這是趙家寨特大橋最後一片梁,標誌著右線7孔現澆梁全部完成。

趙家寨特大橋全長2069.976米,位於六盤水東站至六盤水站之間,是安六鐵路施工段內跨度最長的橋。特大橋為左右雙線,跨越烏蒙大道、改建水泥廠專用線、新建貨車聯絡線及既有貴昆線、響水河等,地勢複雜,加之六盤水地質條件特殊,山脈起伏,因此整體施工難度較大。

澆築的最後一片梁採用支架現澆法施工,位於趙家寨特大橋右線。由於既有上行滬昆線線路平面位置影響,前期無法施工,為全面打開工作面,項目部積極聯繫相關部門,組織滬昆便線撥接。撥接完成解決存在困難後,項目部就組織人力、物力全面開展右線51-57號共計29根樁基礎、7個承台及墩台身、7片梁的施工,最終,比原計劃工期提前4天完成了趙家寨特大橋最後一片梁澆築任務。(來源:中國六盤水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d6vT20BJleJMoPMPr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