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帶來能源問題 能源轉型迫在眉睫

2019-09-16     亞時中文網


斯托丁格電廠是位於德國主要河流上的一座蒸汽發電廠,主要由硬煤燃燒。(圖源:法新社)


在一個被科學家們稱為「人類紀」(Anthropocene)的時代即將來臨之際,由於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影響,能源行業四年一度的會議被迫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採取了防禦措施。

許多人一致認為,在經歷了數十年的能源戰爭之後,隨著冰川消退和河流乾涸,未來的衝突的主要誘因將會是爭奪潔凈水資源。

在本周於阿布達比舉行的世界能源大會上,當被問及2040年世界緊張局勢的最大根源將會是什麼時,超過一半的能源專業人士和官員選擇了水資源短缺。

OPEC前代理秘書長阿德南·施哈布·埃爾丁說:「在十年前或二十年前,石油肯定會位居榜首。」

他在世界能源大會上表示:「現在石油不再位列第一的原因有兩個:我們在全球擁有更多的資源,尤其是通過技術……而且資源的分布更加均勻。」

但同與會的許多其他領導人和高層一樣,他也堅持認為,考慮到未來幾十年預計的全球需求,可以通過快速且無計劃地轉向可再生能源來扭轉這種局面。

「我們都同意,我們想要的是一個能夠實現清潔能源的未來,但我們在達成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必須抱有開放的態度。」他警告說,如果匆忙做出政策決定,就會出現「動盪和危機」。

「在我看來,制定一項將產生40年影響的政策是錯誤的,例如,我不僅不想讓自己擁有核武器……而且也不想讓其他人擁有核武器。」

「因此,根據我們本國的情況,保持所有選擇的可能性,並對所有選擇進行投資,這很重要。」

最後的機會

海灣國家已經在清潔能源項目上投資數百億美元,這些項目主要是太陽能和核能。

雖然化石燃料的燃燒被指責在人類時代造成了嚴重破壞,但對石油的依賴仍然是一種強大的依賴,尤其是在石油供應仍然充足、轉向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極高的情況下。批評人士表示,許多人遲遲沒有擺脫困境,並且缺乏轉變的政治意願。

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失敗導致地球正在慢慢的被摧毀,並且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致命熱浪、水資源短缺和超級風暴等氣候問題,同時海平面的上升使這些問題更具破壞性。

自19世紀末以來,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1攝氏度,按照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速度,到本世紀末,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還將上升2到3攝氏度。

全球適應委員會周二表示,無論是富有國還是貧窮現在都必須進行投資,以抵禦氣候變化的影響,否則以後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該委員會主席、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我們是能夠改變氣候變化進程的最後一代人,也是必須承受其後果的第一代人。」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高級政策主任馬丁•弗里克在阿布達比的一個小組討論會上表示: 「我們現在是影響大自然的最大因素。正如人們所說,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世界能源大會的重要人物之一、沙特阿美執行長納賽爾談到了該行業面臨的「認知危機」,以及金融界反對化石燃料的風險越來越大。

本周,他帶頭呼籲「有序」轉變,並批評所謂的「下意識的政策」。

「所有的能源轉型——包括這次轉型——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沿途會遇到許多挑戰。」這家沙特石油巨頭的老闆表示。

聯合國的弗里克表示,儘管存在種種困難,但應對氣候變化的外交努力仍在發揮作用。

「這是一個迫切的需要,」他說。「它產生的影響絕對是令人震驚的,但無論我們之間進行多少談判,都無法與大自然進行談判。」(實習編譯/李思琪)


特別聲明: 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繫,本站將及時更正、刪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中文網郵箱聯繫:[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bb7Om0BJleJMoPMM0F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