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十六中賦‖老家許昌
文‖張超中
三國故地,漢魏搖籃。青梅酒冽兮,慰英雄豪傑;灞陵馬嘶兮,頌義膽忠肝。七子含英,華章溢彩,芳沁翰林三徑;三曹咀華,雄文鏗鏘,聲蜚帝都二壇。
灞陵橋北,青梅亭畔。許昌十六中學,挺秀許都杏壇。篳路藍縷兮,墾圃一九七一,櫛風沐雨兮,滄桑卌八坷舛。閭里籌地肇基,布衣添磚續椽。削伏沴孽兮,披荊斬棘前行;悉理撂荒兮,開拓步履維艱。一度意欲易址,多方磨折宥全。續學前赴後繼,文脈薪火相傳。窮且益堅,繩床蝸居於陋窗矮屋;貧賤不移,漏痕斜淋於黛瓦青磚。孱身伏案,嘔心瀝血,長吟化雨潤物聲;朔風虐窗,繼晷焚膏,齊誦廣廈千萬間。
德承前哲兮,沐清化之重道薰風;駿發踔厲兮,掛興國之教改雲帆。革故鼎新,完備文典。俱興土木,內修外兼。軒宇鱗櫛,「厚德」「致遠」交輝,「思源」「德馨」袂聯。場圃曠芳,「善德」通衢廣陌,「清芬」蝶舞花間。「感恩泉」涌三春淸暉;「桃花潭」映千尺情緣。春催桃李兮,玉樹逢甘滋而葳蕤;睢園綠竹兮,蘅芷和流光以絢爛。桂影婆娑兮,囀雛鳳之清音;翹楚淵藪兮,暖程門之雪庵。晨光熹微兮,繡口誦風雅於危樓;繁星璀璨兮,錦心悟師道於芹泮。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校訓在茲念茲兮,「明德弘毅,礪學尚衡」;校風莫失莫忘兮,「博知躬行,志存高遠。」為中華崛起而苦讀;圓復興偉夢以躬踐。風清氣正兮,上行先憂後樂;思慎行篤兮,下效心齊移山。恤留守稚童兮,開寄宿之先河;創育人佳績兮,露尖角於黌前。舞勺颯爽,豆蔻蹁躚。兼收並蓄,縱觀博覽。切磋砥礪,樂學精研。天塹飛架,穩執業內牛耳;柳葉巧剪,輕加杏林軒冕……
杏壇有道,燭炬燃心,師恩深似江海;學海無涯,針錐刺股,俊逸燦若星漢。鶴沖九天兮,蔭桑梓偉業赫赫;蠶吐千絲兮,垂汗青愛心拳拳。寸草春暉,欣蟾宮月滿;老樹虯枝,喜桃李萬千。
歲在己亥,序屬仲秋。雅序新竣,神采煥然。光風霽月,蘭桂馥遠。恰逢迎新,正冠入泮。飾舊館撫今追昔,銘鼎訓而勖後學;煥新姿承前啟後,鏤金石以記先賢。特勒此賦,碑記里程。
己亥仲秋於漢魏故都
【注釋】
許昌乃漢魏故都,魏基昌於許,故曰許昌。
青梅亭曹操青梅煮酒,暢論英雄,灞陵橋關公封金掛印,橫刀立馬,挑袍西去尋兄,忠肝義膽,光照後人。
建安時期的著名作家,孔融、陳琳、王粲、徐斡、阮瑀、應場、劉楨等七人,世稱「建安七子」。晉·趙岐《三輔決錄》「蔣詡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
曹操、曹丕、曹植並稱「三曹」,獨霸文武二壇,橫槊賦詩,文武兼備。
許昌市第十六中學創建於一九七一年,正值文革後期,從無到有,由弱到強,風雨歷程48載,步履維艱,實屬不易。篳路藍縷: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卌[xì]:四十。坷舛 [kěchuǎn]:形容經歷坎坷,波折多橫。
削伏沴孽[lì niè]:沴孽:妖孽災害。 唐柳宗元 《皇帝冊尊號賀皇太子箋》:「削伏沴孽,讚揚輝光,鴻名載升,大慶周洽。」
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點燃蠟燭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德承前哲:以趙會芹為首的現任領導班子繼承歷屆班子的德智,率先垂範銳意進取,成績卓著。踔厲 [chuō lì]:雄健、奮發。
厚德致遠交輝:教學樓取名厚德樓。《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實驗樓冠名致遠樓。善德幽徑途坦:教學樓前到大門口的廣場取名「善德廣場」。《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清芬:學校花園冠名「清芬」。清芬:清香,也喻高潔的德行。晉·陸機 《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廣場東邊開「感恩泉」。孟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桃花潭」碧:廣場西面設「桃花潭」。寓莘莘學子重情重義。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葳蕤 [wēi ruí]:形容植物生長茂盛的樣子。菡萏:未開的荷花。清芬:香草。 晉·陸機 《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睢園綠竹:王勃《滕王閣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雛鳳:比喻後代超越前輩,更有才華。 唐·李商隱:「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翹楚:比喻傑出的人才或事物。淵藪 [yuān sǒu]:比喻某種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名師屋內人聲鼎沸,溫暖了老師的雪庵。比喻名師門下出類拔萃者很多。宋代有一個叫楊時的人,去拜訪程頤。程頤醒後發現門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比喻尊師重道。
晨光熹微,學子在高高的教學樓上,誦讀國學經典;繁星璀璨,夜深人靜,老師潛心鑽研教育教學規律。
我校以「明德弘毅,礪學尚恆」為校訓。明德弘毅:《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礪學尚恆:礪,磨礪、磨練。指在學業上刻苦努力、用心磨練。《說文解字》:「心以舟施,恆也。」毛澤東少年時代將明代學者胡居仁所撰對聯「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我校以「慎思篤行,志存高遠」為校風,《中庸》的一句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諸葛亮夫《勉侄書》:「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
我校是許昌市最早實行寄宿制的學校,為農民工解決後顧之憂,體恤留守兒童,安排食宿。黌 [hóng]:現在借指學校。
舞勺颯爽:指男孩子13至15歲期間學習勺舞。出自《禮記·內則》。豆蔻 [dòu kòu]:指少女十三四歲的青春年華。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蹁躚 [piān xiān]:形容輕盈的舞姿。
天塹飛架:毛澤東詞《水調歌頭·游泳》:「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執牛耳: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我校校友李鐵柱同學執教的東南大學路橋科技在全國名列前茅。柳葉:外科手術刀稱為「柳葉刀」。杏林:古代醫學界的代稱,典出三國時期閩籍道醫董奉。軒冕:古時指官位爵祿以及顯貴的人。以屈建新為首的白衣天使,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在外科技術上取得的成就,得到業內較高評價。
唐李商隱 《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讚美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戰國策》:「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形容學習刻苦。
雅序:古代對學校的稱謂。《詩經·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古稱入學讀書為「采芹」。開學典禮自古有之,凡新生入學,都要正衣冠,入泮池,拜孔子等入學儀式。
【作者簡介】張超中,男,河南省臨潁縣人,漢族,1963 年9月生,1984年6月,河南大學政治教育系畢業,法學學士,許昌高中高級教師。對中國古典文學情有獨鍾,嘗試性創作詩詞曲賦數百首(篇)。創作的《許昌高中賦》、《許昌市十六中賦》已勒石校內。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