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公共場所人員聚集導致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染風險,陝西省美術博物館特推出線上展覽,讓廣大藝術愛好者足不出戶也可以觀看展覽。
安塞農民畫線上展出
安塞,是中國陝西北部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偏遠小縣,是中華始祖黃帝氏族文化發祥地之一,是古代的軍事要地。在這裡至今仍保留和傳承著幾千年前的民族民間文化精魂和原始樣式。
薛玉琴《春天來了》
安塞農民畫就是在這片特殊地理環境中產生的新興民間藝術形式,同陝北地域文化一脈相承,有著深刻的自然、歷史、社會文化背景。安塞農民畫是對剪紙、刺繡的延伸,其起源於民間,抒發作者的理想和追求,美化美居生活。
孫佃珍《春耕》
其反映的是農民的真實感情,把現實與理想巧妙的結合起來,構思奇特,想像豐富,誇張大膽,意境歡快,神態生動,色彩明艷,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孫佃珍《飲水思源》
本次展覽展出的100餘件民間繪畫作品,是於我館大量的民間美術藏品的基礎上,精選出來的安塞農民畫精品。
徐英《腦畔上走過的牛和驢》
作品大多出自安塞農村婦女之手,在她們中間,有許多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藝術大師的稱號。
張鳳蘭《大母雞》
這些被稱為「巧手」、「花匠」的農家母親完全憑藉原始的審美直覺感悟生活,並習慣用剪紙造型把握繪畫的整體效果和畫面的節奏感,其作品淳樸、莊重、簡練、概括,且色彩斑斕,充滿著一種生命的原始意緒和力量,延承了遠古藝術深沉雄大的藝術特點,從中可以體會到真誠、自由、清新的精神境界。
張鳳蘭《騎馬武將》
因此,安塞農民畫的美學價值,遠遠超越了美術本身,具有深刻的哲學、社會學、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和文化學內涵,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結晶。
張鳳蘭《鎮宅虎》
值此庚子年新春來臨之際,陝西省美術館特此舉辦安塞農民畫展,期望觀眾在這裡度過一個充滿中國年味兒的春節。也希望每一位駐足者,走進安塞農民畫,走進創作者色彩斑斕的生活與繪畫,走進這片神奇而又充滿活力的黃土高原。
作品欣賞
_
張鳳蘭《馬上封猴》
張芝蘭《魚》
張芝蘭《老獅子》
白鳳蘭《魚池》
白鳳蘭《獅子滾繡球》
白鳳蘭《人勤春早》
白鳳蘭《安塞腰鼓》
陳志蘭《豐收曲》
馬國玉《鄉情》
馬國玉《春忙》
高金愛《爆玉米花》
曹佃香《山村醫生》
王西安《送郎參軍》
曹佃香《十二生肖》
高金愛《多喜》
常振芳《鹿鶴虎》
白鳳蘭《鹿鶴同春》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面對此次疫情,希望大家一起勇敢面對。
在警報解除之前,減少出行,拒絕聚餐,客觀對待,科學防護。願疫情早日消除,祝願大家平安健康,期待我們早日相見。
<圖文來源:陝西省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