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臨床4種分型
(1)普通型有中等程度的蛋白尿(尿蛋白定性+~++,24小時蛋白定量為1~3克)及輕度鏡下血尿,輕度至中度水腫,血壓高或伴腎功能損害。
(2)腎病型臨床表現為大量蛋白尿(>3.5 克/日)、低蛋白血症(<30克/升),伴或不伴有水腫及高脂血症、血尿。
(3)高血壓型除有普通型表現外, 血壓升高比較突出,常伴有慢性督炎的眼底改變。眼底檢查可見視網膜動脈變窄、變細、反光增強等。
(4)急性發作型 在出現感染、受涼、過勞等誘發因素後,經過1~2日突然發生血尿少尿、水腫高血壓,甚至出現腎功能不全等現象,即為骨炎復發症狀,可視為慢性骨炎急性發作。
慢性腎炎5大報警信號
1、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一個+,通常有2種原因
生理性的,如劇烈運動和發熱。
病理性有腎臟方面的疾病,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症,腎盂腎炎都可以有蛋白尿,通常情況下持續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腎臟有病變,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變程度,臨床可據此作療效觀察。
2、水腫
表現為眼瞼水腫,足背、腳踝水腫,嚴重的蔓延至膝關節以上甚至大腿。有些患者可出現腹水、胃腸道水腫,表現為腹脹、食慾減退。
3、高血壓
一般是中度高血壓升高,收縮壓一般為150-180毫米汞柱,舒張壓一般可達到90-120毫米汞柱,當腎功能受損時,高血壓更容易發生。高血壓時進一步加重腎功能損害,血壓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對腎臟損傷越大,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
4、腎功能損害
不是所有的慢性腎炎都會出現血清肌酐值升高,這與慢性腎炎的病理類型及治療措施等相關。但慢性腎炎患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受損。
5、尿液化驗異常
尿液檢查早期可表現為程度不等的蛋白尿和(或)血尿,可有紅細胞管型。血尿為腎小球源性血尿。
慢性腎炎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慢性腎炎的發生,目前公認是由於鏈球菌或其他抗原在體內引起感染,如扁桃體炎、咽炎、副鼻竇炎、扁桃體周圍膿腫、上呼吸道感染或猩紅熱、皮膚感染等,使體內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發生一系列免疫反應。在這過程中,若影響到腎小球組織,就可發生慢性腎炎。如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或患者體質高度過敏,被破壞的腎小球組織又成為自身抗原刺激機體產生自身抗體,使自身免疫反應不斷進行,長期不愈。
慢性腎炎的主要誘發因素是感染,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為最常見。因腎炎急性發作大多在寒冷、 潮濕、天氣易變的季節;偶見慢性腎炎患者因過度勞累而誘致急性發作的。此外,如房事不節、飲食不慎、精神憂鬱等,亦可使病情惡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Wt9824BMH2_cNUgu7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