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中東其他國家的矛盾由來已久。究其根源還是由於雙方的信仰和文化差異,使得雙方不能和平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戰爭在這一區域的爆發是相當之頻繁。不過自聯合國著重於調停本地區矛盾以後,雙方才得以偃旗息鼓。然而近來動盪的國際局勢又讓以色列有了不安全的感覺,所以重新吹響了戰鬥的號角。
從8月24日開始,到8月26日結束,以色列連續三天對伊朗境內的目標進行轟擊。24日凌晨,以色列戰機對巴勒斯坦人民陣線指揮部的一處軍事基地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空襲。以色列為何對這個地方情有獨鍾呢?原來,以色列懷疑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和黎巴嫩真主黨有關。此前,以色列已經把黎巴嫩真主黨列為恐怖組織。就在戰事爆發前幾天,以色列兩架飛機入侵黎巴嫩領空。經過真主黨媒體中心時兩架飛機突然墜毀,一架飛機毀於該市南郊,一架飛機在空中爆炸。儘管真主黨稱並不是自己所為,但是這筆帳似乎已經被人盯在了黎巴嫩真主黨頭上。
此次以色列之所以製造這樣的大規模空襲和這件事有著直接的關聯。而對於伊朗的空襲則是因為以色列軍方判斷伊朗的軍隊很有可能聯合其他什葉派武裝共同對於以色列境內的目標進行打擊,所以以色列不過是先發制人而已。
以色列為何先發制人?原因就在於美國。近來的美國和伊朗關係又開始惡化了,因為核武器雙方之間可以說已經劍拔弩張了。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很不受反美國家的待見。以色列估計一旦伊朗想要對美國採取報復性的行動的話,一定會先把戰火燒到自己的土地上來,以次警告美國不要輕舉妄動。既然早晚都得打,為何不在別國的土地上打,而非要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呢?所以以色列選擇主動出擊。
此外,這次行動跟總理內塔尼亞胡也有著密切的關聯。馬上就要進行國內的大選了,內塔尼亞胡必須要做出來一些迎合國內部分民眾的事來獲取票數,沒有什麼比打什葉派等恐怖組織更能夠贏得民心的事了,故而內塔尼亞胡才策劃了這次行動。
然而,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戰爭始終都是一把雙刃劍,在傷害他國國民的時候也會對於本國造成損傷。如果說僅僅依靠「可能攻打以色列「這樣的字眼對別國發難,未免有一點蠻橫不講理之嫌疑。但是,如果真的是內塔尼亞胡因為一己之私去發動戰爭的話,那麼他也成為中東地區其他國家的最大敵人。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中東問題也並不在於中東國家本身,而是在於其背後所博弈的歐美國家,只要他們在中東少挑起來一些矛盾,那麼中東國家自然是能夠和睦相處的。所以希望歐美諸國為了世界和平能夠儘可能地少製造事端,還我們一個和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