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不得不感慨有些小姑娘實在是把愛情看得太神聖。這種昏了頭的「珍惜」反倒成了不被旁人珍惜的根本原因。
要唯晨來說,愛情只是眾多感情中的一種平常心認真對待即可。要知道這世上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配得上自我犧牲,甚至有些所謂的「愛」只是金玉其表敗絮其中的陷阱。
讓唯晨感覺無奈的是超過一半的女孩子聽到「愛情」這個詞組後,滿腦子都充斥著浪漫小說的情節或電影的橋段。
浪漫劇里的甜蜜或悲慘都只是編劇從生活中提取的一個縮影,那只能代表人生的一種可能性,絕非普遍情境。
雖然大部分人的理智都在,但這並不能阻止有那麼一小部分人依然會被「自我犧牲很偉大」的思想所蠱惑。
犧牲確實是個偉大的詞,但要看用在什麼地方。在不成熟的愛情里,有些犧牲真的沒必要,這一舉動除了坐實自己的愚蠢再無他用。
-01-
今天說一個朋友表妹的事情,朋友已婚生活平淡,她和老公的感情中規中矩,婚後婆家人待她不熱不冷,彼此之間互相尊重,這樣的人生平靜而自在。
可她卻有個不懂事的表妹阿萍,表妹今年21歲談了個男朋友,長期跟著去男孩子家裡住,朋友怎麼勸都勸不住。
由於朋友姨家重男輕女,姨夫和姨對這個表妹並無太多管教。聽說阿萍處了對象,朋友想著自己作為表姐理應關心一下表妹,畢竟自己是過來人,她擔心表妹年幼無知被人欺騙。
結果還沒等她開口詢問,阿萍就一臉堅定地說:「姐,我決定了以後誰都不靠,只要我和阿濤能在一起,什麼困難都值得。」
聽了表妹說出這句話,朋友的心「咯噔」一下想:壞了,這傻姑娘若不是被准婆婆欺負了就是被姨或者姨夫責罵了。
進一步了解後才得知,阿萍常常跟阿濤回家住,並且他們同居的事情一點都不避諱長輩。也就是說阿濤的媽媽一直都知道自己兒子處了對象還每天都住在一起。
-02-
人心很奇怪,感情上的事最難說的清,被偏愛的往往有恃無恐。
阿萍以為自己的行為是一種誠意的表達,卻沒想到所有的犧牲都不被對方看重,甚至阿濤的媽媽多次對她表現出嫌棄的神情。
在准婆婆眼皮子底下同居的時間裡,阿萍盡力想要表現自己,她幫著阿濤的媽媽收拾家務做飯,儼然一副孝順兒媳的模樣。
她卻不知道自己越是這樣就被對方看不上,畢竟既沒結婚也沒訂婚,就這麼不明不白地住在一起,還和准婆婆頻繁「親密」接觸,這樣的討好只會弄巧成拙。
不久前阿萍說:「姐,我覺得如果我和阿濤結婚後我婆婆肯定不會像你婆婆對你這樣對我。
前天我們一起洗了衣服晾在外面,我在屋裡看電視沒發現外面變天了,等我發現的時候雨已經落了下來。然後我就急匆匆地去收衣服,結果發現阿濤的媽媽已經把他們全家的衣服都收回去了,獨留我的在外面淋雨。你說她媽媽這是什麼意思呀?」
-03-
朋友聽了表妹的疑問心裡跟明鏡似的,這不是擺明了看不起阿萍,不把她當自家人看。可當她這麼跟阿萍說後,小姑娘不光不信還跟朋友理論了起來。
阿萍覺得一定是准婆婆收衣服的時候太匆忙,忘了。她一邊自我催眠一邊在心裡委屈,這才出現了向表姐訴說的情況。
阿萍的訴說多半來源於內心的不甘,她希望有人能贊同她自我催眠的觀點,根本不願意面對現實。
朋友怕自己的反應太激烈,說話時語氣過於強硬再刺激到阿萍讓她更叛逆,勸說無果後也只好作罷,卻沒想到阿萍在經歷收衣服風波後,又來訴苦。
只不過這次的她信誓旦旦,眼裡充滿了倔強。這才引得朋友前來找我求助,畢竟作為表姐她不想看著自己的妹妹往火坑裡跳。
如果說上次阿萍遇到的事情是來自「准婆婆」的暗示,那這次就真是實打實的明示。
-04-
上周阿濤的母親專門找到阿萍說了幾句「知心話」,她說:「閨女,我看你是個實在人,阿姨就不跟你繞圈子了。阿濤是我從小捧到大的心尖肉,你既然盯得這麼緊,他又願意和你在一起,做長輩的就算心裡有什麼也不好再管孩子的婚姻。
所以,咱醜話說到前頭,婚後家務你做,孩子找你媽媽帶。不是我不幫你,是我確實沒有義務,並且以後和你們在一起住的話我也住不慣。你要是覺得可以就找個時間和阿濤把證領了,要是覺得不合適,也儘快做決定,別總跟著阿濤再耽誤了你。」
准婆婆的一席話說的雖客氣,實際上一點都不客氣,完全是在欺負人。這些話阿萍聽得一清二楚,准婆婆既沒有提彩禮也沒有提婚禮,只說讓阿萍自己做決定是否領證。
這才有了剛開始那一幕,阿萍跟表姐信誓旦旦地說,只要能和阿濤在一起,無論以後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她都不怕。
阿萍遇到的哪是愛情,分明是陷阱。朋友勸不住她這才求助於我,想讓我來「擊碎」阿萍的美夢。
事實上,感情上的事誰都不能替當事人做決定,身邊人無論親近或萍水相逢,他們所有的建議都只能是參考,一個人的成熟要麼來源於心思澄明,要麼來源於跌倒後的疼痛。
所謂感情中「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這對表姐妹現在的狀況。表姐作為過來人把婚姻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表妹卻迷失在自己的「偉大愛情」中,不肯接受現實。
唯晨幫朋友一起苦口婆心地勸了阿萍一下午,但作用真的不大。這種深陷在自己情緒中的小姑娘,無論對面是誰在說話她都充耳不聞油鹽不進。
雖然勸阻未成功,但唯晨找到了阿萍信誓旦旦的原因,她對愛情的畸形認知和過分的自我犧牲行為來源於童年的陰影。
阿萍的父母一直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他們在阿萍的成長過程中所做出的每一件事和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在向阿萍傳達著男尊女卑的觀點。
甚至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母親曾不止一次地辱罵她今後找不到好婆家。結果她的話馬上就要應驗了。親情的冷漠是一件讓人心很沉重的事。
正是這種來源於原生家庭的不幸,才導致她如此的固執,明知前方是火坑也要跳。
當一個人自小就感覺周遭冰冷的時候,一旦遇到所謂的愛情,定會迷戀其表面的「溫情」。阿萍的妥協和忍讓,並不是因為她深愛阿濤,多半是由於對她來說阿濤是相比之下對她最好的那個人。於是她才毅然決然地做出「偉大犧牲」。
人生中,理性比感情重要太多。女孩子要懂得保護自己,只有理智地對待感情和婚姻才不會讓自己的餘生深陷困境。
今日話題:婚前女孩子該不該在對方家留宿?期待你的留言點評。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