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真的很難學,所以我給你講講!
數學很難,數學卻也不難
一提到數學,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四畢業生,許多人無不捶胸頓足。為什麼大家似乎都學不好數學?
數學真的很難學嗎?
難學!但那是指大學以後數學系的專業課。高中以下的數學,其實很好學,高分並不難,只是你沒有用對方法。
當然,學好數學是一個大問題,涉及到方法、技巧、以及努力,沒有什麼一語道破天機的捷徑可走。不過,除了大量的投入時間和精力,確實需要些正確的方法和思考方式。
學習方法有時比努力更加重要!而大多學生所欠缺的,恰恰是好的學習方法!
關於數學,其實有一些獨特的學習技巧,不過今天我要提出一點高屋建瓴的思想方法,雖然抽象,但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理解和思考。照做下去,提高點分數不難。
想要學好數學,光做題可不夠
想要學好數學,光做題可是不夠的。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點,反而常年沉浸在題山卷海中,幾經沉浮,最後一考試,成績還是不理想。
於是,許多人放棄了,給自己打上了」數學學渣「的標籤,自認為自己不擅長學習數學,腦子不夠聰明。其實,據我觀察,許多同學的聰明程度其實是夠的,只是在錯誤的學習方法上漸行漸遠。
當然,保證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
請注意,我說了兩點,數量,和質量。大家往往重數量而輕質量。這點要不得。
而做題的同時,需要對題目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對題型,考點,答題要點逐個分析。這也涉及到我後面將要說的高屋建瓴的思考方法。
在多年的學習和教學中我發現,好學生往往是「善於思考」的。事實上,我應該說「善於思考」往往是好壞學生的分界線。而如何思考,則是許多學生的迷惑。其實,即便是好學生,他們的思考往往是靠著聰明和靈光,以及長期的正向刺激(就是當他們取得了好的成績,自然而然對自己的思考和學習有了信心,這種信心讓他們可以持續不斷的在這條多思考的路上走下去),但其實,他們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思考。
而數學,其實是一門最需要思辨的學科。簡而言之,思考是學好數學的精髓!
那麼,應該如何思考?如何正確的思考?如何用正確的思考方式指導自己的學習?
我在下面會提出思考方法的最關鍵的一條。
尋根究底,學好數學
學會問「為什麼」,這是邁向「學好數學」的起點。
問「為什麼」似乎是老師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老生常談。這句話儘管不少老師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確實是行之有效的「捷徑」之一!
我們常常提的學習方法,其實說白了是「戰術」,但戰術再好,沒有好的「戰略」也不見得會取得好的效果。而「思考方式」就是戰略,學會問「為什麼」則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之一。
尋根究底,學好數學
學會問「為什麼」,這是邁向「學好數學」的起點。
問「為什麼」似乎是老師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老生常談。這句話儘管不少老師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確實是行之有效的「捷徑」之一!
我們常常提的學習方法,其實說白了是「戰術」,但戰術再好,沒有好的「戰略」也不見得會取得好的效果。而「思考方式」就是戰略,學會問「為什麼」則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之一。
但遺憾的是,據我了解即便許多大學生,學了一年高數,也僅僅記住一些方程和公式,卻並沒有對「函數」的概念有什麼理解和認識。
如果你是大學生,學過高等數學,那麼我希望你能明白並理解:
首先,函數是一種變化,一種運動。比如線性代數中提到的矩陣運算,其實也是一種函數。矩陣,事實上是運動這件抽線的事情的數學描述。
另外,函數可以看作一種對應關係,也是一種應答機制。比如你用百度翻譯將一段中文翻譯成英語,或者你小杜音響對你問題的應答。
你看,問了「為什麼」,你才會去思考很多。我們常常說有些同學不會思考,確實,因為思考本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多問「為什麼」則是提升思考能力的關鍵。
數學的本質是邏輯和抽象
這些「為什麼」看似和提升數學成績並無關係。其實不然。因為數學的本質是邏輯和抽象,(計算能力越來越淡化在數學能力的考慮當中了,畢竟計算機已經極其發達了),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或者說是思維方式。
如果你能理解我的這段話,那麼你對數學的認知起碼上升到了本科數學專業的水平。
站得高自然看得遠,提升了認知的高度,是受益終生的事情。至於學習方法和技巧,我會在我的專欄里以後慢慢談。
當你習慣了去問「為什麼」,並且能夠深入的去思考「為什麼」,那麼你距離學好數學已經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