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
遇到幾個同名同姓的人並不奇怪
可是同名同姓
且全部齊聚在同一個區內的村莊
您見過嗎?
大石窩鎮辛莊村 攝影:鄧巧林
圖片源於《房山村落文化》
沒錯,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
咱們房山區內的七個辛莊村
它們不僅讀音相同
就連文字與寫法都是一模一樣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別著急
先讓小編帶大家來看看都有哪幾個辛莊吧
房山區的七個辛莊村
人民公社時期,由於同名,在行政管理和經濟社會活動中出現了許多不便與混亂。1981年,房山縣政府發文,將南尚樂公社的辛莊大隊更名為南辛莊大隊,周口店公社辛莊大隊仍保留原稱,河北公社的辛莊大隊更名為北辛莊大隊。其他四個村因為已經有定府辛莊、崇辛莊、辛莊戶、辛立莊等較為固定的稱呼,故沒有發文變更。
七個辛莊的共同特點
1. 歷史上這些辛莊的村域面積都不大,村中人口都不多,七個辛莊都位於較大村莊附近或是附近較大的村莊衍生出來的。比如大石窩辛莊由大石窩衍生,周口店辛莊由大韓繼村衍生,河北辛莊由河南村衍生等。
2. 相對附近的大村,這些村莊成村時間較晚,許多村名原來稱為「新莊」,即新建的村莊之意。
3. 原來的村名與習慣上的稱謂既有聯繫又有差異。如城關鎮的定府辛莊、琉璃河的辛立莊、竇店鎮的辛莊戶。
新建的村莊為什麼寫成「辛莊」
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農耕社會,文化、文學只是上流社會達官貴人的「專利」。對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而言,對文字的要求並不是十分規範、十分講究的。
把「新莊」寫成「辛莊」實際就是為了書寫簡便。舊時的農民對於村名的書寫並不是十分嚴格,即使政府行文對村名也並不是十分講究的。青龍湖鎮辛開口村,在新中國建立初期還曾經書寫為新開口,後來為了簡便,寫成了辛開口村。民國時期的《房山縣誌》《良鄉縣誌》和近代一些政府文書中都曾經把閻村寫成沿村、把廟耳崗村寫成廟兒崗村、把竇店寫成「豆店」、把竇各莊寫成「豆各莊」、把後殿寫成「後店」等等,這些都可以作證上述觀點。
小夥伴們看完之後明白了沒
其實簡單來說
辛莊就是指新建的村莊
因為舊時並沒有嚴格的書寫要求
人們為了書寫方便
寫著寫著就演變成了「辛莊」
其實在咱們房山區還有很多有意思的
村名故事及民間習俗
想了解更多
那就繼續關注我們吧
圖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