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天小長假的最後一天,黃金周就這麼結束了。
美好的時光卻總是太匆匆,轉眼間,就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只要想起父母那戀戀不捨的目光,那不再年輕的背影,那欲言又止的告別,傷感便湧入心頭,不單單是假期結束的不舍,而是離家的惆悵。
不由得想起朱自清先生那篇經典的散文《背影》,想起那位父親艱難地穿過鐵道,想起他手中那一捧朱紅的橘子,想起他落寞的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理解這份沉重需要時間,小時候,我們只知道背誦全文,長大後,才真正讀懂了《背影》。
今天小K首先想帶大家溫習這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背影
作者:朱自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澹,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閒。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坐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直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力支持,做了許多大事。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1925年10月在北京。
小K推薦
除了《背影》,這裡還有三本關於親情的溫暖書籍。有一種愛,比你想像的更沉重;有一種愛,比你想像的更溫暖;有一種愛,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在這三本書中體會愛、體會溫暖吧~
《我們仨》
作者:楊絳
推薦理由: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當時已92歲高齡的楊絳在書中以平和筆調記錄了她與錢鍾書及女兒錢媛相守63年的人生經歷,讓讀者與她一同沉浸於苦難與幸福、快樂與憂傷交織的人生實境中。
《我與父輩》
作者:閻連科
推薦理由:《我與父輩》是一部長篇散文作品,是閻連科對父輩的一次寫作祭奠,是一個兒子跪在祖墳前的默念、回想和懊憶。「我不斷地回家、回家、再回家,把寫作《我與父輩》當成一種贖罪和懺悔,直到覺得自己又是那塊土地的兒子了,才可以重新上路遠行。」
《如父如子》
作者:是枝裕和
推薦理由:血緣與相伴的親情,如何取捨?什麼時候一個父親能真正成為一個父親呢?是從怎樣的一刻起,一位父親能夠真正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呢?當發現孩子也在注視著自己時,那一瞬間,便懂得了什麼是如父如子……
書山無盡,知識無涯,Kindle為你量身打造千書隨行的「移動圖書館「,70萬本好書隨時隨地暢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