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青龍洲大橋北主塔封頂
近日,中交二航局湖南省益陽市資江風貌帶及城市西環線PPP項目關鍵性工程——青龍洲大橋北主塔順利封頂,大橋建設整體邁入了上部結構施工的快速道。
青龍洲大橋為自錨式懸索橋,全長1636米,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主塔採用雙柱式框架結構,其中北主塔高84米,南主塔高88米,施工採用翻模法施工工藝。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克服了連續降雨、連日高溫、高空作業及工作空間狹小等難點。南主塔預計9月中旬封頂,主橋鋼箱梁預計今年年底合龍,全橋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通車。
據悉,青龍洲大橋為益陽市「十三五」規劃期間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之一。大橋建成後將是跨越資江兩岸、溝通益陽南北的便捷主幹交通快線,將對完善益陽市城市路網、改善兩岸交通、緩解城市過江通行壓力、加速資江南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來源:中交二航局)
廣東海陵島特大橋主橋全面合龍
廣東省懷集至陽江高速公路海陵島特大橋主橋於9月5日合龍,計劃2020年建成通車。
懷集至陽江高速公路海陵島特大橋項目路線全長9.232公里,跨越平岡海堤和海陵灣水域。項目建成通車後將會改善海陵島的交通條件,增強海陵島人流輸送能力,對海陵島的經濟及旅遊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此次合龍的海陵島特大橋全長3004米,主橋右幅已於今年4月18日合龍。9月5日0時,在特大橋中跨左幅合龍段,歷經5個多小時的工作,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著海陵島特大橋實現主橋全面合龍。
複雜的海洋環境,成為項目建設的重大挑戰。為確保橋樑的結構耐久、防腐蝕性,海陵島特大橋創新實施全自動電加熱蒸養機養護等新工藝,降低海上高空人工養護的安全風險,保證橋樑使用壽命。
目前,海陵島特大橋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2%,下一步將進入橋面鋪裝和附屬設施建設,預計2020年底建成通車。(來源:中國新聞網)
重慶萬州新田長江大橋加緊主塔施工
9月7日,萬州區新田長江大橋南岸工地,主塔工程正在加緊施工。
主跨達1020米的重慶萬州新田長江大橋,系恩廣高速國家公路網重慶新田至高峰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一跨過江,是重慶市以及三峽庫區目前在建的最大跨徑千米級特大橋。該橋全長1770米,主塔採用高低塔,門式框架結構。南北兩岸主塔左幅高度均為177.5米,右幅塔高161.5米。包括樁基、承台、塔柱在內的結構物,目前兩岸主塔已完成總工程量的近一半,有望於2020年3月底左右實現封頂,繼而進入大橋上部結構施工。(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黑龍江大橋十月份可達通車條件
近日,橫跨中俄兩國的黑龍江大橋已完成中方側橋面混凝土澆築作業,近百名工人正在加緊施工清理現場,除粉塵,去污泥為進行瀝青施工做準備,10月份完成整個黑龍江大橋的附屬工程,具備通車條件,預計2019年12月交工驗收。
黑龍江大橋項目2016年12月24日正式開工建設,由莫斯科國立橋樑建築設計院、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及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共同完成。
大橋起點位於黑龍江黑河市長發屯,終點位於俄布市卡尼庫爾干村,路線全長19.9公里,中方境內長6.5公里,俄方境內長13.4公里,標準為二級公路;橋長1283米,主跨147米。我國北方高緯度寒冷地區的第一座鋼混疊合梁矮塔斜拉橋。
大橋項目概算總投資24.7億元人民幣。大橋計劃工期三年,預計2019年10月份交工,達到通車條件。預計建成後,到2020年,兩岸間客貨運輸量將分別達到148萬人次和309萬噸,比目前分別增長2倍和10倍。(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