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的你,有沒有發現,父母開始小心翼翼地看你臉色了?

2019-10-07     流星在天涯海角


在我記憶中,父親是嚴肅的,不敢在他面前調皮,他說什麼都乖乖的照做。母親雖然溫柔一些,但一個眼神就能讓我馬上安靜下來。

有時我們反抗,我們發脾氣,最終還是自己乖乖就範,該幹嘛幹嘛。

以為,自己長大了就會了不起,不用在受父母的管教了,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然而,現在我們長大了,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樣嚴厲的對我們了。有什麼事也會給我們說,和我們商量。

可是,好像又有新的問題出現。

在此和身邊的同事、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提到「空車」回家,「滿載而歸」。他們也同樣有這樣的經歷,恨不得車子再大點,再大點。

這其實就是父母在小心翼翼的對我們了。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的時候,朋友們都沉默了,甚至有人眼睛紅紅的。

「每次在父母那裡說要返程的時候,父母就是忙碌了,收拾各種東西讓我帶回來。」

「臘肉帶上吧,這個是最好的臘肉,外面買不到的。」

「帶點蔬菜吧,這些都是綠色食品,帶這麼點不夠,家裡還有很多。」

「今年剛打的新米,按你說的品種種的,很好吃,多帶點吧。」

「老家的黑桃好吃,這是昨天打的新鮮的核桃,這裡還有干核桃。」

……

我內心裡有一絲煩躁,有意的拒絕著:「太多了,吃不了;太重了,拿不動;車子已經裝不下了。」

埋怨著父母拿得太多了,父母也只好說:「你說夠了就行了吧,下次再拿。」

突然我發現我的行為有些過了,以前父母會罵我沒良心,不知好歹。而現在,我說什麼,他們就怎麼做。

我看到了父母的尷尬,感覺到了自己多麼的愚蠢。

以前不管子自己喜不喜歡,只要對我們好的,父母都會強制要求我們學,要求我們做。現在不再像以前逼著我們了,甚至連對我們好都要小心翼翼的。

有次,接父母到城裡來住一段時間,由於我的工作時間比較自由,只要任務完成,時間自由安排。我就白天就帶他們出去轉轉,晚上我就加班做事。

而且我已經習慣了晚上做事,凌晨一兩點睡覺是經常的事情,甚至還可能更晚。

父母看電視到晚上十點半左右就會上床睡覺。第一晚上看我熬夜沒說什麼,第二天晚上依然熬夜。第三天他們就不讓我帶了,說讓我白天做事,晚上早點休息。

到晚上他們睡覺的時候,就會到書房給我說:「今天能早點睡嗎?明天給你做你最喜歡吃的火爆腰花。」

有時做事也存在斷片的情景,突然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就會感到煩躁,而這時剛好父親進來:「我忙得很,你先睡吧。」

父親面帶傷感,默不作聲的去睡了。似乎他感覺無法和我交流了。而父母小住的這段時間,剛好遇到了幾個比較囉嗦的客戶,影響了我的心情。

而我把這種情形發泄到了父母身上,父母感覺是他們影響到我的工作了,所以想要回老家。

我愧疚極了,突然發現自己好兇,而且是對父母凶。即使客戶再難纏,或者是客戶的錯,我也會小心賠不是,笑臉相迎。轉而對我的父母,卻收起了笑容,向父母發泄我的情緒。

覺得自己好差勁,讓父母不開心了,而我接父母來住,本來就想讓父母開心開心,現在卻讓他們「如坐針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也慢慢發現,父母在小心的對我,只要讓我高興的,他們都願意做。生怕沒把我照顧好。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以為我們長大了,有主見了,什麼都不畏懼了。可父母已經開始看我們的臉色說話和行事了。

以前自己想要什麼,都是理直氣壯的向父母要,如果父母不滿足可能還會耍耍脾氣,生父母的氣。

後來,我長大了,父親生病需要吃藥,母親打電話,拉了很多的家常,最後才支支吾吾的問我:「可以暫借幾百塊嗎?爸爸要買藥。」

這看上去,父母和自己對比,他們多麼的卑微,對自己孩子也需要這樣小心的說話,我感到自己很失敗。

以前,父母要我們做什麼,直接安排,慢了一步還會挨吼。

以前,家裡有什麼事情,父母自己就處理。而現在,他們事無巨細,什麼都會問問我的意見,基本按我說的去做。

以前,父母會教我們做什麼,怎麼做,就是我們心中的超人。而現在他們好像什麼都不懂了,連智慧型手機都不會用了,教幾遍記不住。

後來,就小心翼翼的問我怎麼弄,保證這次一定學會,還讓父親做筆記。害怕因為我一次次的教他們而生氣。

父母老了,而我們卻是最強壯的時候。父母害怕我們不管他們,害怕我們嫌棄他們。努力的討好著我們,想著法子讓我們高興,小心翼翼的與我們相處。

父母這樣的表現,其實也體現出了我們給他們的關心不夠,造成他們沒有安全感。

以前,自己心裡有啥事都會說給父母聽,讓父母為我們想辦法。

等到我們長大了,什麼事都不願意告訴父母,甚至有時感覺和父母只是認識的人而已。兩三個月或者是半年,或者是一年才打一次電話,而打一次電話大多能在一分鐘內把重要的事情說了,然後掛斷電話。

我想,父母肯定是關心我們的,肯定也想知道我們的點點滴滴。就像現在我們有了孩子,注意著孩子的每一個地方的成長和變化。

因為心裡極大的落差,造成了不敢主動聯繫我們,害怕打擾到我們的生活。而回到老家,父母就拚命的對我們好,想吃什麼,要帶點什麼走,都早早的做好了準備。

人老了其實是害怕孤單的,尤其是子女天各一方,多麼想子女能經常回去看看他們,可又害怕打攪子女的工作和生活。

父母小心翼翼的對我們,其實是他們愛我們的一種方式。而這其中也傳遞著一種信息,那就是他們需要我們。

不管是親情還是愛情,我們都會發現,愛得多的人,總是處在弱勢地位,總是容易被傷害的那一個。

這也就說明了父母對我們的愛,因為愛,所以才小心。

我不是有意的對父母不耐煩,可是那真真切切的傷害了父母的心。雖然我也愧疚了,但對父母傷害是無法彌補的,結果還造成父母認為是他們自己沒做好而影響了我。

父母是很可憐的人,為了子女的將來,年時就努力打拚。而年老時,還要小心的討好子女。父母似乎從來就沒有為自己而活過。

把所有的愛全都給了子女,年老時的小心翼翼,其實是繼續愛我們的表現,只是方式發生了變化。

對於父母的小心翼翼,你有什麼想法,你會做點什麼?其實應該多關心關心他們,抽時間看看他們,不要讓他們等的太久。父母年老了,長期的不聯繫,不溝通,會讓他們害怕我們會像小時候他們愛我們的方式去對他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0dApm0BMH2_cNUgSn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