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線
編輯|IPO研究員 小精、文平
今年以來,伴隨著A股IPO提速,券商投行部門著實風光了一把。
價值線研究院統計顯示:截至11月22日,今年新股數已經多達170隻;而2018年同期,A股僅發行新股96隻。
券商投行部無疑成為IPO最大受益者:今年以來,券商承銷保薦總收入已達92.3億,而去年同期只有50.6億,同比增長了82.4%。
中信證券承銷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大增了7.5億,但是華泰聯合在去年同期的基礎上收入減少了2.5億。
有11家券商去年曾顆粒無收,今年收穫不錯。還有12家券商去年曾有項目,但今年兩手空空。
A
今年來A股券商承銷收入92.3億
投行誰最賺錢?
今年的投行市場,有人笑,也有人哭。
去年共有40家券商在前11月獲得了96單IPO項目,今年前11月共有39家券商獲得了170單IPO項目, 投行項目進一步向頭部券商靠攏。
價值線研究院統計顯示,今年A股IPO39家券商共收穫了92.3億承銷保薦費,去年同期數字僅為50.6億,同比增長了82%。
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保薦費收入列前三甲,中信證券承銷保薦費高達11.9億元。承銷保薦費收入超過5億的券商有5家,分別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廣發證券。
B
「三中一華」領跑格局出現變化
中信證券去年11月22之前,僅承銷9隻新股,今年至今已承銷了21隻新股,成為一級市場的最大贏家。
價值線研究院統計顯示,去年中信證券保薦承銷費掙了4.4億,今年掙了11.9億,一下多增了7.5億。緊隨其後的是招商證券和東興證券,承銷保薦費分別增加了3.5億和3.4億。
包括華泰聯合、中金公司等頭部券商今年儘管賺得不少,但相比於2018年收入,出現了下滑,承銷保薦費金額下滑最多的是華泰聯合,去年承銷的公司為9家,今年僅5.5家,相比去年同期少收了2.5億。
C
11家券商喜迎開單
12家券商遭遇出局
價值線研究院統計顯示,共有11家券商去年同期一單項目都沒有,但今年斬獲了新單。
這11家券商為:中泰證券、光大證券、申萬宏源、華安證券、華西證券、華菁證券、天風證券、英大證券、華福證券、中航證券、財通證券。
11家券商中, 光大證券今年新增家數最多,達到了4單,但承銷保薦費收入是中泰證券最多,達到了1.8億。
有人進榜就有人出局,浙商證券、中天國富、平安證券、華林證券、申港證券、金元證券、九州證券、東海證券、愛建證券、中投證券、世紀證券、德邦證券等12家券商去年都曾獲得IPO項目,但今年至今沒有一單。
其中浙商證券、華林證券去年11月22日之前都有2單項目進帳,但今年至今仍兩手空空。
延伸閱讀
賀宛男:機構浮虧逾億元科創板批量破發意味著什麼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
被寄予厚望的科創板,開板四個月便迎來批量破發。
目前,科創板破發股已有5隻。它們是:容百科技,現價22.63元,發行價26.62元,破發程度14.99%;傑普特,現價39.15元,發行價 43.86 元 , 破發程度10.74%;久日新材,現價59.62元,發行價66.68元,破發程度10.59%;天准科技,現價24.55元,發行價25.5元,破發程度3.73%;昊海生科,一度跌至80.34元,發行價89.23元,破發程度9.96%,本周五勉強收盤至90.42元。
另有新光光電、三達膜、奧福生科、中國電研、卓越新能、聯瑞新材、天宜上佳、杭可科技等十幾隻股票在發行價邊緣掙扎。56隻上市的科創股中,破發和接近破發的個股已近30%!
期間破發記錄不斷被打破。容百、天准等科創老股到破發畢竟熬了四個來月;10月31日上市的傑普特,破發時間縮短到三周;緊接著,11月5日上市的久日新材,上市兩周即破發;而11月21日上市的卓越新能,才兩天便直達破發一線,現價45.18元,發行價42.93元,周五最低價44.44元,真是催命鬼上身,直催著「死死死死」啦!
觸發容百科技破發的動因,系10月份證監會現場調查發現嚴重問題,並對公司和董事長、總經理、董秘等高管直接採取監管措施。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公司對一家叫「比克動力」的企業,相關應收帳款和應收票據餘額20766.71萬元,其中9成以上處於逾期狀態。
但直到11月2日,公司和保薦人中信證券核查時還稱,公司與比克動力簽署了4份抵押協議,後者以房產附屬工程和設備原值共計20380.23萬元作為抵押物,可以保障比克動力對公司的債務。對方還承諾,自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6月15日,支付全部應付款項。
誰知到11月15日,原承諾支付第一期還款3500萬元,實際才支付800萬元。這才發現苗頭不對,再到實地走訪,原來「該等抵押物此前已被第三方申請訴中財產保全,並被下達查封通知文件,公司與比克動力的該項抵押存在被認定無效的風險。」這才急急忙忙對該筆應收帳款單項計提壞帳準備30%、金額7086.07萬元。而根據比克動力第一期僅支付800萬元分析,2億多應收帳款很可能全部泡湯,公司最後不得不承認「如進行全額計提,將可能導致2019年凈利潤大幅下滑甚至可能虧損。」
看看,這家7月22日首批上市的科創企業,就是這樣一點點「擠牙膏」才羞答答地逼出真相。而在證監會10月份進駐現場調查前夕,公司董秘陳兆華已於9月28日遞交辭職報告。
不僅如此,這家研發比本來就低至4%的企業,還要將180多萬元其他費用拼湊成研發費用。三季報顯示,1-9月30.98億元的總營收中,應收帳款和應收票據合計達20.32億元,占比65.6%,還不知會不會有第二家比克動力?
同樣,宣稱有「強大技術工藝和產品研發能力」的天津久日新材,前三年加今年中報研發比僅3.97、3.91、4.30、4.04。
10月31日上市的傑普特,一上市就變臉,前三季凈利潤5650.13萬元,同比下降18.61%,扣非後凈利潤 4291.27 萬元 , 同比下降27.76%。公司預計2019年度營收和凈利均將下降15-25%。
天准科技「更上層樓」,今年前三季盈利1542萬元,與去年同期7755萬元相比,下降80%;扣除660萬元政府補助,扣非後僅1039萬元,下降85%。當初發行市盈率57.48,高出行業平均市盈率31.26近1倍,目前動態市盈率231倍,已成科創板估值最高公司。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本來,科創板中就是風險較高的企業,10家科創企業有1家成功,甚至百家有幾家成功就很不錯啦!投資人和管理層對此都應該謹慎再謹慎。可是,我們的科創板IPO估值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這些都要「歸功」於有足夠保薦能力的大券商,以及有資格參與配售的大機構,就是他們創造和演繹了一出出把發行價生生拉高,如今批量破發、投資機構浮虧逾億「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鬧劇!
據上交所統計,截至11月14日,已受理科創板申報企業176家,其中,165家企業已進入問詢階段,85家已通過上市委會議並提交證監會註冊,註冊生效 64家。從受理到報證監會註冊平均用時130天,遠低於規則規定的6個月。
上交所的一位副總經理日前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表示,「上交所將大力推動行業標杆和龍頭企業科創板上市」,「科創板掛牌公司的數量將達到並超過50家(真的已超過50家),到今年年底,提交證監會註冊的企業有望超過100家。」
從成熟一家、發行一家,到「縮短時間」、「大力推動」,莫非我們真要走幾十年前「多快好省」的大躍進之路?
(賀宛男,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著名財經評論家和專欄作家)
附一、科創板IPO周報(2019年11月16-23日)
(一)項目總覽
截至2019年11月22日,科創板申報企業總計179家,剔除56家已上市企業、10家註冊生效企業、1家不予註冊企業(恆安嘉新)、2家終止註冊企業(利元亨、世紀空間)、19家終止企業,排隊企業共計91家。詳情如下:
(二)本周動態
11月18日至11月22日,科創板企業狀態變動如下:
(三)下周提示
1、上會公告(2家)
11月27日,有2家企業首發上會。詳情如下:
2、新股申購(5家)
截至12月2日,共有5隻新股可供申購。詳情如下:
(四)本周動態詳情
1、新增受理(2家)
截至11月22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顯示,目前已受理狀態企業總數達到12家。本周新受理2家企業。詳情如下:
2、新增終止(2家)
截至11月22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顯示,目前終止企業總數達到19家(包括上會被否3家)。本周新增2家終止企業。詳情如下:
3、上會審核(4家)
本周共有4家企業首發上會,全部通過。詳情如下:
4、新增提交註冊(1家)
截至11月22目,目前科創板處於「提交註冊」狀態的企業共有20家。本周共有1家企業提交註冊。詳情如下:
5、新增註冊生效(2家)
截至11月22目,目前科創板處於「註冊生效」狀態的企業共有10家。本周共有2家企業註冊生效。詳情如下:
6、新股申購(4家)
本周新股申購4家,詳情如下:
7、新股上市(2家)
本周新股上市3家。截至11月22日,目前科創板已有56隻股票上市。詳情如下:
附二、普通板IPO周報(2019年11月16-23日)
(一)在會排隊情況
截至2019年11月22日,中國證監會首發排隊企業419家,其中已過會32家,未過會387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383家,中止審查企業4家。詳情如下:
(二)本周動態
11月18日至11月22日,傳統IPO企業狀態變動如下:
中止審查統計的是總數量,其餘為本月新增動態
(三)過會率統計
2019年1月至11月22日,發審委安排上會140家,過會企業117家,過會率83.6%。本周安排6家IPO企業首發上會,5家通過,1家暫緩表決。
註:過會率=通過家數/安排上會家數 其中安排上會家數=通過+未通過+暫緩表決+取消審核
(四)下周提示
上會公告(6家)
新股申購(2家)
新股上市(2家)
(五)本周動態詳情
1、新增預先披露(4家)
證監會官網披露數據顯示,本周有4家預先披露企業。詳情如下:
2、新增預先披露更新(14家)
證監會官網披露數據顯示,本周有14家企業預先披露更新,其中主板3家、中小板3家、創業板8家。詳情如下:
3、新增終止(0家)
截至11月22日,2019年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共有72家。其中,主板27家,中小板12家,創業板33家。本周無新增終止企業。詳情如下:
4、上會審核(6家)
統計數據顯示,本周安排6家IPO企業首發上會,5家通過,1家暫緩表決。詳情如下:
5、過會待發(32家)
截至11月22日,共有過會未拿批文企業32家,其中主板11家,中小板9家,創業板12家。詳情如下:
主板11家
中小板9家
創業板12家
6、核發批文(2家)
本周核發批文2家。詳情如下:
7、新股申購(6家)
8、新股上市(3家)
本周新股上市3家。截至11月22日,今年A股普通板共發行114隻股票。詳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