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鶺鴒頌》其起筆與收筆少藏鋒,挺拔別致。書風雄秀,結體豐麗,用筆遒厚。從整幅觀之,書法遒緊健勁,豐潤渾茂,具有唐典型風格,書出「二王」之間,而漸趨肥腴,法襲傳統家學。此帖書法蕭散灑落,豐厚腴美,給人行行淳厚之感。清吳其貞《書畫記》亦云:「書法雄秀,結構豐麗,絕無山野氣」。
唐玄宗李隆基 楷書《鶺鴒頌》長卷 行7~8字,316行 台北故宮博物館藏
唐玄宗李隆基,隴西成紀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後為臨淄郡王。延和元年(712)受禪為帝。公元712至756年在位,廟號玄宗,年號先天、開元、天寶。工書,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帝王書家之一。
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為方伯,歲一朝見。雖載崇藩屏,而有睽談笑,是以輟牧人而各守京職。每聽政之後,延入宮掖,申友於之志,詠《棠棣》之詩,邕邕如,怡怡如,展天倫之愛也。秋九月辛酉,有鶺鴒千數,棲集於麟德殿之庭樹,竟旬焉,飛鳴行搖,得在原之趣,昆季相樂,縱目而觀者久之,逼之不懼,翔集自若。朕以為常鳥,無所志懷。左清道率府長史魏光乘,才雄白鳳,辯壯碧雞,以其宏達博識,召至軒楹,預觀其事,以獻其頌。夫頌者,所以揄揚德業,褒讚成功,顧循虛昧,誠有負矣。美其彬蔚,俯同頌雲。
伊我軒宮,奇樹青蔥,藹周廬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悅,恣卷舒兮。連枝同榮,吐綠含英,曜春初兮。蓐收御節,寒露微結,氣清虛兮。桂宮蘭殿,唯所息宴,棲雍渠兮。行搖飛鳴,急難有情,情有餘兮。顧惟德涼,夙夜兢惶,慚化疏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實在予兮。天倫之性,魯衛分政,親賢居兮。爰游爰處,爰笑爰語,巡庭除兮。觀此翔禽,以悅我心,良史書兮。
蔡京跋
蔡京跋
蔡京跋
蔡京跋
蔡京跋
蔡京跋
【 版權聲明 】
我們尊重原創,《藝術929》所推分享內容和圖片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將及時改正並刪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