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看到女孩穿上新衣服高興的樣子時,一定會說:小女孩,還真是像媽媽。然而,人們可能忽視了一點,實際上女孩洗手的姿勢、哈哈大笑的樣子更像爸爸,她們不自覺地在模仿著爸爸,她們的內心也一直希望向著爸爸的方向發展。爸爸對女孩的影響是巨大的,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首先,父親影響著女孩的氣質。
對於女孩來講,氣質遠遠勝過於她的容貌。美好的氣質猶如一件美麗的衣服,永遠不會褪色,令女孩光鮮可愛。而女孩氣質的塑造,很大的程度來自於父親的影響。
當女孩買了一件新衣服,很希望得到爸爸的肯定。如果爸爸很欣賞她的打扮,就會以讚賞的態度給予回應。女孩的氣質是在父親的讚賞或否定中一點點培養起來的,她對於美的認識,對於氣質的表達方式,也是來自於父親的影響。
除此意外,父親對女孩氣質的影響不僅僅是服裝打扮,還有對女孩藝術和學習方面影響深遠。
我們不妨來看看著名畫家豐子愷教育女兒的故事。
豐先生有很多朋友,他們常常到豐家談天說地,正如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所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大人們在一起談書論畫,暢所欲言,只要孩子有興趣,豐子愷總是鼓勵他們加入進來,並說說自己的想法。豐先生不僅看重待客之道,也非常珍視孩子獨立思考和學習的品質。正是在這樣開放、自由的討論氛圍中,孩子們漸漸學會了自己去辨別和理解事物。
除了在教育方式上開放、靈活,豐子愷自己也是一個很有創新意識的人。他在年輕時留學日本,但是經濟原因讓他只能停留十個月,在這十個月裡面,他學習西洋畫、小提琴、日文、英文和德文,他還常常去聽歌劇、參觀各種地方。在五十多歲的時候,他還學習了俄文,並用俄文翻譯了不少俄羅斯的音樂、文學、美術作品!
豐子愷學習、嘗試的精神對兒女也有很大影響,豐一吟繼承父親的喜好,成為一位著名的翻譯家、畫家,她的風格與父親並不相同,用自己的目光來觀察世界,是豐一吟從父親那裡得到的最大影響。
其次,父親影響著女孩的性格。
有一位爸爸曾說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他以前每次和女兒交流的時候,總是不看著女孩說話,對此他也沒覺得什麼,一直都沒在意。後來,有一次,他在和女兒說話的時候一直用眼睛看著她。女孩告訴他:「我第一次感覺到你在和我交流。」這個爸爸很驚訝,女兒接著說:「因為以前每次你說話的時候都不會看著我。」
和媽媽相比,爸爸就不擅長表達自己對女兒的愛。然而,女孩的心總是細膩敏感的,如果她感受不到爸爸在讚賞她,就會以為是爸爸不愛她,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女孩就會感到自卑,甚至對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感興趣。相反,如果爸爸很關注女孩,並且善於向女孩表達他的情感,那女孩會在爸爸的鼓勵之下變得自信、樂觀很多。
周婷婷從小就雙耳失聰,又聾又啞,但她的父親從沒有對女兒放棄過,為了讓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樣正常地學習生活,爸爸沒少費心。小學的時候,由於聽不明白老師講課,婷婷的數學非常糟糕,但是父親一直在鼓勵她,幫助她樹立信心。有一次,爸爸給婷婷十道數學題目,而婷婷只做對了一道題,父親顯得很高興,對她說:「你真是太優秀了,這麼難的題目竟然做出來一道,將來一定能學好數學。」等到後來婷婷長大之後,父親回憶起這段往事,告訴孩子說:多虧當時她做對了一道,否則的話自己真的都不知道怎樣安慰女兒了。
正是由於父親的鼓勵,給予了婷婷很多積極的心理暗示,婷婷自信地邁過了一道又一道的關卡,她有勇氣漠視令人絕望的生理缺陷,而獲得了比常人更多的驚喜。
再次,父親影響著女孩的擇偶標準。
父親是女孩遇到的第一位男性,所以很自然地為女兒樹立了最權威的男性標準。在女兒的眼中,父親是最可愛、最合人意、最值得尊敬、最有責任感、最有教養的人。
總之對於女孩來說,父親的影響早已深入她的內心,無論這種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在女孩成長的路上,是父親在指引著她對男性的認知。很多女孩在成年之後,都會選擇那些與自己父親很有相似之處的男人作為自己一生的伴侶。
給父母的建議:爸爸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女兒
每個孩子都希望父母關注他,尤其女孩顯得更為強烈,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次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
經過許多實例和科學研究表明,父親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陪陪女孩,以滿足她的情感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性格健全的完美女孩。
如今父親與孩子待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早上,在孩子沒出門之前他們已經出門,晚上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可孩子早已進入夢鄉。父親和孩子似乎永遠是錯開活動的,由於工作的繁忙,父親再沒有更多的精力來管孩子。
萌萌的爸爸平時是一個大忙人,幾乎沒有時間和她在一起。
在萌萌的心中,爸爸就是一個提著公文包忙進忙出的人。她希望周末能夠和爸爸一起去動物園或者是植物園,但是爸爸周五晚上接到一個電話,表情嚴肅地交談了幾句之後,開始猶豫要不要陪她了。
在爸爸猶豫的時候,萌萌感到擔憂:
「他不能馬上答應我,一定是再猶豫,這一次還是不行麼?」
當聽到爸爸說「這一次爸爸有工作要做……下一次……」的時候,萌萌心中既失望又委屈。
「在爸爸眼中,永遠都是工作最重要」
「他之前也說過『下一次』的,根本就不算數」
「我再也不會相信他的話了」
「討厭爸爸」
這些缺少父親陪伴與溝通的女孩被稱為「情感飢餓」的孩子。
就拿萌萌來說,如果她需要的僅僅是去了解植物動物的機會,那誰來帶她去都可以,甚至找一個生物學家最合適。但是正在成長中的孩子萌萌,她內心最需要的,其實是一種愛的感覺——和爸爸在一起,相互交流,在親密地接觸中感受到愛和溫暖。這種被愛的感覺,是萌萌日後樂觀、自信、積極的動力,也是加強一個女孩安全感和歸宿感的的重要因素。
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父親不僅僅是一個「經濟贊助商」,而且對女孩性格的影響和生活習慣的養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長期缺少父親的陪伴,女孩的性格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職場人士一定要切記,多擠點時間陪陪女孩。你可以把孩子交給保姆、老人,但是誰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千萬不要以忙為藉口把孩子推給保姆、老人,不管多忙,一定要記住和孩子多聊天、多溝通。」這是一位職場爸爸在總結自己的育兒經驗時發出的感慨。
有這樣一句格言:一個好父親勝於一百個教師。
所以,父親為了表示對女孩的關心,可以利用每天午飯時間問女兒的情況,向女兒講述有關自己的事情。或者睡前去女兒房間與她交談一段時間。在平時的時候和女兒分享自己童年的生活,在輕鬆幽默中講述自己曾經記憶深刻的事情。有時候也可以與女孩一同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感受,贏得她的理解和支持。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