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中老年人認識到自己年紀增長,可能存在腎虛要補一補,卻不曉得如何選用藥物。比如說,有人明明腎陰虛卻服用別人推薦的補腎陽虛的中成藥右歸丸,結果陰陽越發失衡,越補越虛,使病體雪上加霜。
腎是先天之本,不是器官
中醫認為,腎為人先天之本,「本」指生命之根本,不是我們腎臟這個器官,吃腰子補腎那是胡說!與西醫的腎臟相比,中醫的腎除了掌管泌尿功能,主管生殖、水液代謝和生長發育,還涉及骨骼、呼吸、免疫、造血、消化功能。
中醫的腎藏精是什麼意思
中醫認為,腎藏精(貯藏精氣,腎之精氣的盛衰與發育、生殖能力密切相關),主水(主持全身水液代謝,調節體內水液代謝平衡),主納氣(腎攝納肺吸入之氣而調節呼吸)、主骨(骨的生長、發育、修復靠腎精滋養,齒為骨之餘,腎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則出現骨骼脆軟無力,小兒囟門遲閉,牙齒生長遲緩,發育不良,成人牙齒易於鬆動或過早脫落);
主生髓充腦(腦為髓之海,腦髓依賴腎精不斷化生,腎精不足,則腦髓不充,頭暈耳鳴,健忘失聰),通於腦,開竅於耳(腎的精氣上通於耳,耳的聽覺功能依賴於腎的精氣充養)及前後二陰(尿液的形成、貯藏和排泄有賴於腎的氣化,大便排泄的調控也與腎的氣化作用密切相關),其華在發(精與血互相資生,精充則血旺。發為血之餘,其濡養有賴於血,發的生機根於腎),所以腎虧的牙齒脫落容易口腔炎症,頭髮脫落。
如何明確分辨陽虛和陰虛?
1、看舌頭
陰虛的人舌頭顏色鮮紅、舌頭較小並且舌苔少:而陽虛的人,舌頭一般又白又嫩,看起來明顯呈病態,並且舌苔又白又多。
2、看精神狀態
陰虛的人一般容易莫名發火,身體燥熱,心裡發慌;而陽虛的人大多手腳冰涼身體怕冷,心情壓抑,不太說話,容易感到疲憊。
3、看冷熱
簡單來說,就是陰虛的人總是燥熱出虛汗,手心汗多;而陽虛的人就比較怕冷,手腳發涼,身體無力。
4、看臉色
陰虛的人一般比較亢熱,臉色長期燥紅;陽虛的人一般面色不好,發白甚至發青呈病態。
5、看腰部反應
陰虛的人總是腰酸;陽虛的人,腰部總是又冷有痛,不能受涼,一冷就會加劇。
腎虛怎麼辨證用藥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白羽主任在《一把脈就腎虛?帶你揭秘腎虛真相》這門課中講到:腎病以虛證為多,按照「虛則補之」的原則,當以補腎為主,但需辨別腎陰虛和腎陽虛,分別採取補養腎陰或溫補腎陽的方法,並掌握陰陽互根規律,予以兼顧。
1、補腎要陰陽互調
明代醫學家張景岳認為,兩腎之間為命門,命門主宰兩腎的水火陰陽,「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不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助,而泉源不竭。」因此,中醫對腎陰虛者宜投甘涼益腎之劑,使虛火降而陰自復,忌用辛燥耗津,苦寒傷陰之品;對腎陽虛者宜用甘溫助陽之品,使沉寒散而陽綱振,忌涼潤、辛散。
2、對腎病證有如下治法:
腎氣虛弱治宜補腎益氣,常用大補元煎加減;腎不納氣治宜固腎攝精,補腎益氣,常用人參胡桃湯、參蛤散加減;腎陰虧虛治宜滋養腎陰,可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加減;腎虛水泛治宜溫腎利水,常以真武湯、濟生腎氣丸加減;腎虛火旺者治宜滋腎(陰)降火,可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加減;腎陽不振治宜溫補腎陽,可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加減。
六味地黃丸加減用藥治療腎虛系列
白羽主任在課中講到:中醫注重辨證論治,六味地黃方劑可隨症加減,經過歷代衍生化裁,逐漸形成六味地黃丸系列,如:
1、知柏地黃丸(增加知母、黃柏),滋陰降火,適用於陰虛火旺、骨蒸勞熱、口乾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等;
2、桂附地黃丸(又叫金匱腎氣丸,增加肉桂、制附子),溫補腎陽,用於腎陽不足,腰膝酸冷,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消渴;
3、杞菊地黃丸(增加枸杞子、菊花),滋腎養肝,用於治療肝腎陰虧所致眩暈,耳鳴,目澀畏光,視物昏花;
4、明目地黃丸(增加針對眼病的枸杞子、菊花、蒺藜、煅石決明及滋陰養血的當歸、白芍),滋腎,養肝,明目,用於肝腎陰虛,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流淚;
5、麥味地黃丸(增加麥冬、五味子),滋腎養肺,用於肺腎陰虛出現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兩顴發紅,對陰虛2型糖尿病有好處;
6、歸芍地黃丸(增加養血柔肝的當歸和白芍),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用於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鳴咽干,午後潮熱,腰腿酸痛,足跟疼痛,對血虛頭暈、婦女崩漏等療效顯著;
7、七味都氣丸(增加五味子),補腎納氣,澀精止遺,用於治療腎不納氣所致喘促、胸悶、久咳、氣短、咽干、遺精、盜汗、小便頻數;
8、濟生腎氣丸(桂附地黃丸的基礎上增加牛膝、車前子),溫腎化氣,利水消腫。用於腎陽不足、水濕內停所致腎虛水腫、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飲喘咳。
9、用藥禁忌 經過現代製藥技術的改造,六味地黃系列有丸劑(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濃縮丸)、顆粒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膏劑等劑型,大眾使用時應忌辛辣食物,不宜在服藥期間服感冒藥,服藥期間出現食欲不振、胃脘不適、大便稀、腹痛等症狀時,應及時就診,有些製劑(陽虛的)還需禁房事。
補腎就要找對方法,其實在調理腎虛這方面,中醫有很多養生名方妙招,如果你懷疑自己腎虛,或者是已經腎虛,不知該如何調養,小編推薦你好好看看這門課——《一把脈就腎虛?帶你揭秘腎虛真相》
這個課,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白羽主任主講的,擁有多年的豐富經驗和過硬的專業知識,值得信賴。你的擔憂和疑惑,他能提供科學詳細的解答,以及可操作的腎虛防治指南。
點擊下方免費試聽課程
腎虛一次講清楚!
腎虛常見疑惑+誤區+防治妙招
白羽主任,有著豐富的治療腎內科疾病的經驗,為人耐心溫和,聽她分享知識會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聽她細細剖析「腎」的秘密,你將輕鬆走出腎虛普通人常犯的高頻誤區,避開多數人難以察覺的坑,少花冤枉錢。
聽完,不僅能明白腎虛和早泄陽痿、脫髮、怕冷、夜尿多、亞健康等諸多現象之間更少為人知也極為關鍵的關聯,讓你擺脫焦慮。
還能明白腎陽虛、腎陰虛、腎氣虛分別有哪些表現,並且針對不同的人群,給出了對應的詳細可操作的腎虛防治技巧(吃、睡、補、按),以及對應的藥物。
左歸丸與右歸丸如何治療腎虛
1、左歸丸(腎陰虛)
左歸丸加龜板膠(補陰,二膠合用峻補精血,調補陰陽)、川牛膝(補肝腎,強腰膝,健筋骨),重在滋陰補腎,填精益髓。補陰藥中佐以扶陽藥,可起「陽中求陰」之效。主真陰不足。主治男子精少不育、陽痿、遺精早泄,女子月事不調,經枯不孕或男女性功能低下等生殖系統病變。左歸丸還可用於治療更年期綜合徵,是中藥非激素藥物療法。
2、右歸丸(腎陽虛)
右歸丸加肉桂、熟附片(二者溫腎陽,暖下元)、杜仲(補腎陽,益精血)、當歸,溫補腎陽,填精補髓止遺,方中扶陽藥中配以滋陰藥(熟地、山藥、山萸肉、當歸、枸杞子滋腎陰,養肝血),可收「陰中求陽」之效。主治元陽不足,精血虛冷。表現為久病體虛疲乏,畏寒肢冷;或陽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腰膝軟弱,下肢浮腫;或飲食少進,大便溏薄。
補腎中成藥選用原則
1、六味地黃丸與左歸丸怎麼選擇治療腎陰虛
六味地黃丸與左歸丸同為補腎陰虧虛方藥,前者壯水治火,後者育陰而涵陽。凡腎陰虛證可見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耳鳴耳聾,健忘多夢等,若兼見盜汗夢遺,骨蒸勞熱之虛火證者,宜用六味地黃丸治之;若無虛火偏旺證,而身體漸至虛弱,精神不振,兩目無神,遺淋不禁者,則宜左歸丸滋陰以填精。
2、右歸丸與金匱腎氣丸怎麼選擇治療腎陽虛
右歸丸與金匱腎氣丸均為補陽方藥。金匱腎氣丸補中寓瀉,能化氣行水,適用於腎陽不振之水泛證,如面目浮腫,小便不利或頻數,或痰飲咳喘,宮冷不孕等;右歸丸扶陽配陰,兼養精血,純補無瀉,適用於腎陽虛弱兼精髓不足之證,如陽痿遺精,不能育子,小便失禁,或火不生土而見慢性腹瀉腹痛者。
3、其他補腎的中成藥
其他還有很多補腎的藥味和食品,如女貞子、熟地黃、黃精、黑豆、核桃仁等。
中成藥成藥除了前文所述,另外還有河車大造丸、大補陰丸、二至丸、四神丸、青娥丸、五子衍宗丸、龜鹿補腎丸等等,均需認清功效、主治,結合對自身的辨證,合理選用。
無論男女都可能腎虛,提到腎虛,很多人會覺得尷尬、難為情、難以啟齒,甚至覺得自卑,總感覺在伴侶面前抬不起頭來,可去醫院找醫生又覺得難為情,內心彆扭......
這時,你可以選擇在家先聽聽醫生怎麼說,戴上耳機就能隨時隨地觀看課程,很私密。
只要在零碎的時間,花個幾分鐘就好,每天了解1個腎虛小知識,防治腎虛很輕鬆!
科學、靠譜、值得看,名醫親授,在家就能獲得專家建議
懷疑自己腎虛,或者已經腎虛了,最省心、靠譜的做法還是聽聽醫生的建議。
課程大綱
現實中,很多人會問朋友,結果對方也只是道聽途說。也有人會自己去網上查,然而又缺乏專業知識,無法分辨網上各種真真假假的信息,結果一不小心就錯信偏方,沒效果還傷身。
可很多人要麼沒時間去醫院,要麼每次去都是「排隊2小時,看病5分鐘」,很多疑惑都還沒來得及問,就讓回來了。
而白羽主任的這門課,就能解決你關於腎虛的各種疑惑,懷疑自己腎虛,想防治腎虛,都適合看這個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m9aJnEBrZ4kL1Vi2IW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