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億買件「贗品」,虧不虧?

2020-11-30     收藏界雜誌社

原標題:四個億買件「贗品」,虧不虧?

在眾多拍賣會中,只要是中國書畫專場,幾乎場場爆滿,很多佳作都經過十幾輪激烈叫價,最後以超出估價幾倍的價格成交。口袋裡沒個三億五億,都不敢舉牌。

這些天價拍品,買是買不起了,看看總不要錢吧!今天就給各位飽飽眼福。

1

|黃庭堅《砥柱銘》 |

4.368億元

此前,這件手卷因為文字內容、書法風格等方面與黃庭堅其他作品存在差異,早在乾隆時期曾經被認為是贗品,有諸多猜疑。

但經專家多年考證,最終確定為黃庭堅的真跡,而且是黃庭堅書風轉換期的真跡。

2

|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 |

4.255億元

齊老爺子摳門兒了一輩子,但買他作品的人卻都十分豪氣。

2011年5月22日,嘉德春季拍賣會上,這幅作品甫一亮相,便驚艷四方,在報出8800萬的起拍價後,直接被一買家叫價至一億

在一億九千萬臨近落槌之際,又有新買家進入競拍爭奪。在突破兩億時全場喝彩,但競拍熱情依然高漲,電話委託也拼出高價,出現數次落槌又止的刺激場面。最終由場內藏家以3.7億元的天價購得。

3

|王蒙《稚川移居圖》 |

4.025億元

元代書畫流傳至今的極為稀少,且大都藏於各大收藏機構,流於民間的極為罕見,創造天價也在意料之中。甚至一些資深書畫收藏家認為:相對於齊白石那件4.255億元的作品,《稚川移居圖》這個價格有些偏低了,至少比他們想像的低。

4

|北宋《子母猴圖》 |

3.62億元

一副作者不詳的作品拍出超3億元的價格,這事兒在很多人看來實在難以想像。其實不難想像,這幅畫上億,其實只需要一個理由:它是宋畫!(掰著手指頭數,現如今收藏界還有幾幅宋畫?)

拋開年代來看,《子母猴圖》也有它的過人之處。此畫構圖布局之奇絕,毛色梳渲之鮮潤,形象刻畫之準確,神態表現之生動,顯示出畫家的頗具匠心和精湛技藝,顯然若非絕頂高手而絕難為之。

畫上有十一枚鑑藏印,均出自歷代宮廷貴室或著名書畫鑑藏家,傳承有序,足見其珍貴。

5

|房大年、文宗帝《萬歲山圖稿本》 |

3.348億元

《萬歲山圖稿本》是房大年與元文宗罕見之藝術精品。峰巒競秀之間,雲水樓台掩映,亭廊軒榭,縱延蔓回,楦檐高琢,勾心鬥角,圖中心位置繪有巨型太湖石,正如《輟耕錄》記載:「……中有小玉殿,內設金嵌玉龍御榻,前立玉假山一峰,西北建側堂一間。」

6

|王羲之《平安貼》 |

3.08億元

眾所周知,王羲之真跡早已不存於世,高古的精摹本歷來被當做真跡看待。

這件高古摹本曾經受乾隆帝盛讚:「可亞時晴」,媲美「三希堂」瑰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民間流傳王羲之高古摹本無出其右,堪稱頂級藏品。

7

|任仁發《五王醉歸圖卷》 |

3.036億元

任仁發,一個此前藝術市場比較陌生的名字,為何能創造如此高價?業內人士戲稱:他取了個好名字——「人人發」。

其實,任仁發是宋元代時期的水利專家,閒暇時喜歡畫畫,還特別擅長畫馬,曾被皇帝要求畫御苑馬廄中的名馬,從而得到賞識,後世評價任仁發的畫可與唐代 曹霸、韓乾等名畫家媲美。

但因為任仁發忙於水利事務,沒有多少時間創作,目前全球僅存其作品21件,大多數在著名博物館裡,其中還有贗品之嫌。《五王醉歸圖卷》曾是清宮舊藏,許多書畫界專家皆認為其水準甚至超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任仁發藏畫。

8

|李可染《萬山紅遍》 |

2.9325億元

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共有七幅傳世,其中較大的有三幅,一幅現藏於北京畫院;一幅乃應榮寶齋之邀,為新中國成立十五周年大慶所作,現藏於榮寶齋;第三幅就是此作,為十平尺,是民間流通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件。

據說,此畫是李可染在1962年至1964年間,用故宮內府偶得的半斤硃砂,結合毛主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詩意大膽嘗試畫就,可謂中國近現代畫壇重要里程碑式的作品,有這層意義在,能不貴嗎?

9

|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 |

2.668億元

他是徐悲鴻在1949年後最大的一幅作品,而且他把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時政題材寓於其中,可謂其晚年代表作。作品完成後,徐悲鴻便立刻送給了郭沫若,屬國家一級文物。

10

|傅抱石《毛主席詩意冊》 |

2.3億元

此作是傅抱石創作頂峰時期的代表作,也是其藝術生涯最後的傑作。在毛主席詩詞的感召下,作品以無比精湛的繪畫技巧,極其鮮明的繪畫風格,大膽而富於變化的構圖,瑰麗而沉毅的色彩,充滿浪漫主義的詩情畫意,成為中國近現代繪畫史的名篇。

除了以上這些,近年來拍賣過億的書畫作品已超50

一張紙,幾個億?!儘管有人驚嘆,但是瘋狂已無可爭議。2009年八大山人《仿倪雲林山水》拍了8400萬,當時很多人覺得已經是天價了,但是現在看來,那絕對是個「漏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lc7HnYBjdFTv4tAhK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