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劉詠靜 石磊 本報記者 張倩
「回家」已經8天了,鹽山縣人民醫院杜香香等5名醫護人員一直在阿爾卡迪亞國際酒店隔離休整。
說起支援湖北抗擊疫情的這段難忘經歷,她們不約而同地談到了出發前和回家前那兩個難眠的夜晚。
2月9日凌晨,睡夢中的崔曉娜接到醫院通知,要派她去支援武漢。那一刻,她的內心出奇地平靜,因為這正是她所期待的。
支援武漢,崔曉娜義無反顧,從報名一直到接到通知,她都沒有和家人說這件事。放下電話後,看著老公和女兒酣睡的臉龐,她忽然萬般不舍。
「我走了,孩子怎麼辦」「到了武漢後會是什麼樣的情況」……無數個念頭在崔曉娜腦海中閃過,她睡不著了,盯著女兒看了一會兒,摸摸女兒的臉蛋,迅速起身收拾衣物。
出發前3個小時,崔曉娜把要去支援武漢的事兒告訴了丈夫。沒想到,丈夫沒說別的話,只說讓她別擔心家裡。當時,丈夫的話語讓她內心產生了一種說不出的內疚之情。
在去機場的路上,崔曉娜接到父親的兩個電話。第一個電話打過來後,崔曉娜騙他說,自己不去武漢,然後掛斷了電話。緊接著,父親又打過來第二個電話,接通後,兩人都沒說話,崔曉娜卻清晰地聽見父親哭泣的聲音。她心裡無比難受,卻強忍著沒有哭。
路上,崔曉娜給自己的二姐發微信,「鬼使神差」地向二姐交代後事。二姐氣得把她大罵一通,「警告」她:必須安全回來。
那晚接到通知後,寧淑梅和丈夫也是輾轉難眠。從丈夫的眼神里,寧淑梅看到了擔心,看到了不舍。寧淑梅開玩笑地安慰老公:「放心吧,你還不相信老婆我的能力嗎?我一定會平安回來的!」
丈夫一句接一句地交代著,寧淑梅聽話地應著。天亮了,老公給她買了很多生活用品,又再三叮囑她注意安全。
在臨行那一刻,寧淑梅的丈夫不說話了,眼眶卻一直紅紅的。
到武漢前,杜香香想像過那裡冷清的情形。但在真正到達的一刻,她還是被武漢的寂靜震撼到了。
曾經熙熙攘攘的城市此刻就像被按下暫停鍵,寂靜得讓人難受,讓人心裡泛酸。
忽然,杜香香看到大街上有一塊電子顯示屏上寫著「武漢加油」。頓時,她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她在心裡回應著:是的,武漢加油。我們也會加油,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武漢恢復原來的模樣。
初到武漢時,天氣十分陰冷,頭一晚,薛俊青蜷縮著身子睡了幾個小時。當地的飯菜偏甜偏辣,她很不習慣,明明肚子裡很餓,可一點兒也吃不進去。最初幾天,她吃的最多的不是飯菜,而是保護胃口的藥物。
不過,和家人通電話時,薛俊青騙了家人,「我在這兒吃得好、住得好,還不用做家務、不用管孩子,你們就當給我放假了,讓我好好享受一下吧」。可結束通話的那一刻,淚水卻止不住地流下來。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快速適應那裡的一切。
每次工作時,她們都要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穿梭在病區里,為病人檢查、發藥、送飯……
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有不小的挑戰:全副武裝的裝備,讓她們胸悶、憋氣;護目鏡里的霧氣,時常擋住她們的視線……卸去裝備,硌紅的鼻尖、腫脹的耳朵、凌亂的頭髮……她們卻沒覺得自己邋遢,反而認為是一個個「女神」。
3月8日,她們得到了最珍貴的節日禮物:所在的江岸方艙醫院「關門大吉」。
侯瑞雪還記得送走最後一位病人的情形。大家簇擁著把這位病人送上大巴車,病人對她們說:「我們快能回家了,你們也快回家了。謝謝你們!」當時,侯瑞雪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
「五朵金花」相擁著歡呼,這段日子的努力與付出,值了!
3月17日,接到了回家的通知,她們心裡特別激動。
要回家了,薛俊青知道自己晚上肯定睡不好覺,就提前吃了一片安眠藥。可那一晚,安眠藥根本沒有起效,她根本就無法入睡。
想孩子,想母親,寧淑梅這一晚也沒睡好。母親心臟不好,父親又去世的早,當初來的時候,她讓大家幫她一起瞞著母親。這38天不能去看母親,寧淑梅編著各種理由。她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好「演員」。
3月18日凌晨2時,崔曉娜睡不著了。她收拾完自己的行李,就開始整理房間。把酒店裡的桌椅仔細地擦了一遍,給酒店工作人員寫了表揚信……武漢帶給她太多感動,這裡的一切,讓她不舍。
即將啟程回家的那一刻,杜香香舒了口氣,作為滄州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隊長,她終於完成了承諾:把大家安安全全地帶回去。
3月18日,到家了,她們終於踏實了,大聲地笑、肆無忌憚地哭,像孩子一樣釋放著內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