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三年最該學什麼?拼音還是算數?不,應該是這4樣

2019-10-26     駝小福

昨晚和兩位寶媽一起帶孩子在小區公園玩,說起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引發了一場教育大討論,其中一位寶媽說「現在很多幼兒園只是單純的帶孩子玩,只有少數幼兒園在教孩子學拼音和簡單的算數,這樣下去,孩子上了小學,成績肯定差距很大。」「是啊,所以我特意給我家孩子選了一家能學習知識的幼兒園。」另一位寶媽附和著。聽到她們這麼講,我非常驚訝,其實現在教育研究幼兒園最重要的不是「學」而是「玩」。如果採取超前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弊大於利的,有孩子的家長要提前了解。

一、為什麼說幼兒園不適合學習知識呢

1、很多國家的教育部規定,孩子不到6歲以後,是不建議教授知識的,因為6歲前的孩子,骨骼還沒有發育好,並不適合長時間的持筆寫字,而且6歲前的孩子也不沒有足夠的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如果家長逼迫孩子去學習,只會讓他受到壓力,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2、有教育專家曾說:一味的超前教育,雖然可以讓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比同齡人優秀,但是到了一年級之後,孩子會因為學習內容過早,心理上覺得占有優勢,進而在學習的時候會出現走神,不專注學習的壞習慣。等到了二年級之後,孩子的學習就會很吃力,成績也會慢慢變差。所以家長應該改變這種「超前教育」的心理,讓孩子在合適的年紀做合適的事情,家長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到一些有意義的地方,增加孩子的閱歷,多讓他接觸新鮮事物。

二、孩子應該在幼兒園學哪些東西

1、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到了幼兒園之後,家長要讓孩子真正的「獨立」,學會自己穿衣、吃飯和上廁所等等,孩子只有具備了這些生活小技能,才能輕鬆的進行其他活動。如果孩子不能夠像其他小朋友一樣,獨立做好某些事情,時間長了,對他的心理也有一定影響。

2、在家的時候,受到的束縛比較少,孩子的活動自由,想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很困難。但是到了幼兒園之後,會有規矩約束孩子,孩子在服從管理的過程中,也建立了規則和秩序意識,比如吃飯之前要先洗手,人多的時候要排隊,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等。學會這些之後,更有助於他將來適應小學和社會環境。

3、現在很多孩子在家比較霸道,不懂得社交。但是到了幼兒園以後,孩子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交流,他們在和人交流中學會交際技巧,懂得團隊合作意識,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4、聽公司的一位姐姐說,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小嘴越來越會說了,見了人也會很有禮貌的喊人,這都是之前沒有過的呢。說明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變得更加有禮貌了。

最後也提醒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自己不可以撒手不管,好習慣在家也要保持,這樣會讓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gMJDG4BMH2_cNUgjs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