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經濟開發區:聚力「雙招雙引」持續釋放新動能

2019-07-24     河口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河口7月23日訊(通訊員 張學榮)「開發區是推動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是承載產業集聚的新平台,是驅動科技創新的新高地。我們要堅持『招大、引強、選優』相結合,聚焦聚力『雙招雙引』,加快項目落地,實現園區發展新突破。」東營市河口區委常委,山東河口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作霞介紹說。今年以來,山東河口經濟開發區牢牢把握「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雙招雙引主陣地、產城融合示範區、油地結合大平台」四個工作定位,把「雙招雙引」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深入實施信息化、專業化、精準化招商和人才集聚計劃,著力提高「雙招雙引」工作成效,一批優質項目相繼落地,為加快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布局高端產業 助力動能轉換

不謀全局者,不足某一域。當前,省、市經濟和產業布局都已發生重大變化,河口經濟開發區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為了抓住這一機遇,河口經濟開發區牢牢把「雙招雙引」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具體行動上,並認真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經驗,轉變招商理念,創新招引方式,在開發區上下營造出了大抓招商、抓大招商的良好氛圍。創新招商機制,積極探索推行大部制扁平化、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KPI考核等體制機制改革,建立「管委會+公司+基金+專業招商團隊」的運營模式,分產業成立3大招商組強力推進,開展多頻次、針對性強的招商活動。將「雙招雙引」作為「一把手」工程,堅持以上率下抓招引,主要領導重點招商活動親自參加、重點招商項目親自洽談、重點簽約項目親自推進。今年以來,先後赴北京、上海、江蘇等27個城市開展精準招商活動79次,拜訪企業94家,洽談意向項目90餘個,現有重點在談項目19個,過億元項目10個。其中,卡佩奇諾獎研究院暨產業轉化基地項目著手開展綜合評價分析,河口區科技創新產業園項目已於北京中興通匯科技創新有限公司洽談,達成合作共識。

「邊建設、邊招商,今年以來,我們以實施『項目攻堅年』為契機,強力推進『項目興區』戰略,真正做到圍著項目轉、盯著項目干。現有重點在建項目9個,計劃總投資47億元,其中,過10億元2個,過億元項目5個,省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3個,全國500強企業項目2個,省重點項目1個。上半年共落地6個項目,過億元項目4個,計劃總投資31.5億元…….」河口經濟開發區招商和投資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說。

搭建產業園區 加快「雙招雙引」

今年5月6日,在第二屆黃河三角洲(東營·河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產才融合高層次人才對接會上,2個大項目現場簽約落戶河口經濟開發區。這兩個項目分別為河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與上海尚乎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訂的「東營尚乎文化創意項目」、山東北玻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安工業大學共同簽訂的「智能調光玻璃研發生產項目」。

這兩個項目只是河口經濟開發區加快「雙招雙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河口經濟開發區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引領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大力推進「雙招雙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以大項目引入為支撐,著力打造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智慧油服產業園、節能環保產業園、科技創新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產城融合示範園等6個產業園,努力實現「建設一個充滿活力、充分開放、生態美麗的開發區新城」的發展目標。

強化政策紅利 優化用才留才機制

築得好巢,引來金鳳。河口經濟開發區在落實省、市、區引進人才相關優惠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改善軟環境建設,各類平台加速落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堅持平台育才,依託現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創業平台,推動與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高校博士後流動站建立常態化合作,為企業培養輸送高層次人才。目前,開發區擁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家、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加強現有企業技術中心管理服務的同時,河口經濟開發區還持續關注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申報、考核評價動態,篩選出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高新技術企業,建立儲備庫,重點培育。最近,東營安諾其紡織材料有限公司、山東匯海醫藥化工有限公司、山東石大油田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中小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引導海螺型材、源納科技、歐米勒電氣等重點企業構建創新載體,重點推進安諾其紡織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通過優政策、引人才,搭平台、聚人才,強服務、留人才,努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為人才集聚之地、輩出之地、嚮往之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fVwI2wBmyVoG_1ZDt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