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棄市長工資低,他選擇經商,收藏文物800萬件後,遺囑:給國家

2020-02-19     君山梵靜


朝聞道,夕死可矣。

以色列駐華大使曾經評價:他是一個平凡的人,乾了一件偉大的事兒,他留住了一個民族的苦難,維護了一個民族的的氣節,他年僅34歲,就擔任了常務副市長,然而,面對這樣一個人們做夢都找不來的機會,他卻毫不猶豫的就辭職,選擇下海經商,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又把財產全部投向了博物館,並且立下遺囑,死後全部捐給國家,他就是樊建川。

鐵血後裔,喜好收藏

樊建川出生於1957年,那個時期的中國,正處在代化建設的浪潮之中,全國人民都在如火如荼的投身在祖國的建設之中,樊建川的父親是一名俘虜,後來,被八路軍所救,之後便參加了八路軍,20年的槍林彈雨,造就了一位鐵血軍人,建國之後,樊建川的父親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在樊建川小的時候,父親就經常對他鍛鍊他,教他一些部隊上作戰的手段,技能等等,這養成了樊建川堅毅的性格。

特殊時期,父親被逼住牛棚,樊建川因為思念父親,就開始搜羅父親的小物件,一來二去,養成了喜歡收藏的興趣,因為從小被父親身上的軍人氣質薰陶,從而樊建川,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當兵。

正是靠著這股不服輸的勁兒,樊建川,在10:1的比例中,成為了唯一一個能夠前往部隊的人,幾年之後,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再次憑藉著這股不服輸的勁頭,在全軍八十人報考,只招一人的殘酷競爭下,樊建川成為唯一一個考上西安政治學院的人。

常務副市長辭職撿破爛

這個時候的他,擁有了別人羨慕不來的鐵飯碗,因為上學期間表現優異,從而在畢業後,被分配到了重慶第三醫科大學教書,成為了一名老師,也是在這與妻子喜結連理,而老師這個崗位什麼都好,哪一點不好呢?就是不太適合像樊建川這樣閒不下來的人,沒有了最初的新鮮感,之後的每一天,都感覺到難以忍受。

自己二三十歲的年齡,難道要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四五十年?他不要這樣的生活,於是他申請從部隊轉業,當時得知樊建川這個決定。他的好朋友們都紛紛的勸他,可樊建川不聽執意要要轉業,甚至一些朋友被氣急了,說樊建川以後一定會後悔,放棄了這樣的一個鐵飯碗,然而,范建川卻用自己的行為打了所有人的臉。

轉業之後,樊建川被分配到了宜賓市地委政策研究室,為了更好地貼近工作,樊建川親自跑現場,他的行為感動了當時的宜賓市所有領導,之後,樊建川步入仕途,一步一步的高升,甚至當上了宜賓市副市長,年僅34歲,至此,再也沒有人敢說樊建川的不是了,因為樊建川實在是太厲害了,按照他的速度以及他的做事態度來看,以後的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她再一次震驚了世人,就在他提名成為市長的時候,卻主動辭職,選擇了下海經商,理由是工資太低了,那個年代,官員們的工資卻是不高,可生活還是夠的,他之所以說工資太低,是因為他喜好收藏自己的工資,根本不足以支撐,面對眾人的勸阻,樊建川再一次,選擇了走自己的路。

那個時候,樊建川家中,可以說是一貧如洗,隨處可見的,是樊建川的收藏,那些被人稱為「破爛」的東西。1992年,改革開放將時代的紅利再一次推向了人們的眼前,范建川開始從事房地產生意,理由很簡單,只有經商才能更好地支持他的收藏。

一個好漢,三個幫

樊建川的行為以及能力早已令眾人信服,他棄官從商的舉動震驚了眾人,同樣,也有無數人選擇了追隨他,他就同他公司的十幾個元老,也是他的十幾個朋友一起貸款,砸鍋賣鐵囤了一批商品房,這就是後來的建川實業,一開始,樊建川手中的房子堆積,賣不出去,就在他們都要放棄的時候,國家的政策變了,要分配給領導幹部們的房子轉變成了商品房,而樊建川的大名早已是人盡皆知了。

在那個房地產商全部都偷工減料的時代,他不僅不偷工減料,甚至在有些方面還要自己賠錢,樊建川房子的質量好到令人不敢相信,再加上他做過副市長,許多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清廉的好官,於是樊建川的房子,迎來了春天,一度賣到脫銷,再加上樊建川誠信做事的風格,讓他的事業再度順風順水,但樊建川絕不過度的把持公司的大權,一來,他從來都不是忘本的人,在他最困難的時候,這麼多人幫他,他對這些合作夥伴們都是無條件的信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另一方面,樊建川雖然有錢,可他對這些東西卻不屑一顧,他的生命中只有一個愛好,那就是收藏,甚至好幾次他都想要不做這個董事長,可朋友們堅決不應允,有了雄厚的資本,樊建川就能夠專心搞收藏了,他當過兵,他的父親也是一名軍人,他們身體里流著軍人的血,而同樣,對於戰爭給中國帶來的災害,樊建川也是夜不能寐,於是他開始大量的收集這些抗戰時期的文物。

散盡家財,800萬件文物捐國家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樊建川說做就做,後來的幾十年間,樊建川散盡家財共計80億,累計收藏了文物近800萬件,注意是800萬不是800,並且主動投資,建了五間博物館,龐大的開支令樊建川有些吃不消,可他依舊沒有放棄,他收藏的不僅僅是文物,更是一種,警示後人勿忘國恥,一種令後人銘記,這些時代英雄的精神聚集地,即便是砸鍋賣鐵,他也要堅持下去。

他相繼將自己的產業全部變賣掉,請專門的設計師,親自設計博物館,他的精神感動了所有人,最終,在樊建川的博物館中,光國家的一級文物就達到了400多件,其他的手寫資料、書信、日記、像章等,更是不計其數,他的收藏,涵蓋了整個抗戰時期的各個方面,只要是與抗戰有關,他一併守藏,並且他親自包遍全國,將那些從未被人提起的,無名英雄的雕塑,以及名字放在這上面,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英雄不該永遠沉默,應該流芳百世。

後來,博物館的名氣越來越大,有商人想要斥重資買下,樊建川當即拒絕,他不僅不賣,並且還立下遺囑,死後將這些博物館全部捐給國家,他說道:我只有一個女兒,她一個女孩不喜歡這些,留給她也不會要,不如捐給國家,讓人們了解這段歷史的時候,就能來看看,勿忘國恥。范建川的行為,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也讓無數人看到了,這個默默無聞的中國人,他那高尚的靈魂,以及對國家、民族,最為濃烈的熱愛。

身為國家的公民,權利與義務都是相伴相生的,有著公民的權利,就一定要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樊建川就是如此,身為老師,他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義務,身為市長,他就擔任擔負起保護一方百姓安居樂業的人義務,身為收藏家,他就擔負起了民族精神傳承義務,樊建川,是萬千將士中的一個,是萬千官員中的一個個,是萬千企業家中的一個,是13億中國人中的一個。他愛祖國愛的熱烈,他愛國家愛得深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eS5X3ABgx9BqZZIViw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