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把剪刀就可以剪臍帶?寶寶4天感染破傷風命懸一線

2019-06-09     孕事

原創 | 孕事

摘要:破傷風有多兇險,寶寶的臍帶護理就有多重要!

從寶寶出生起,當媽的就肩負了很多的重任。

要母乳喂養,要照顧寶寶,要洗澡穿衣換尿褲,要觀察黃疸護理臍帶,每一件事都要很用心很細心,就說說臍帶護理,在臍帶還沒掉落前,那真是小心小心再小心,生怕這「生命線」出什麼問題。

絕大部分媽媽都是這麼過來的,為人父母就得盡責,可總有個別的媽媽,心很大,還讓孩子遭了秧。

瀏陽有一位媽媽,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她可是做了兩件膽大的事!

第一件事是在家分娩,為何在家分娩,原因無從得知,但在家生完寶寶後的她,並沒有和寶寶一起到醫院,就自己在家完成了整個分娩過程。

以為一切順利,沒想到寶寶在出生後第四天起,開始拒絕進食,並伴有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狀。

這下可把一家人嚇壞了,趕緊抱著娃去醫院,可在瀏陽當地的醫院治療一點效果也沒有,之後只能轉院至長沙。

劉女士的丈夫回憶:「他躺著時候手老是動,就是向上面擺動,頭部出汗,不吃東西,我們一看不行了,開始是抱到我們鎮上的醫院,醫生檢查說叫我們馬上到我們市裡面去。」

轉院後,醫生做了詳細檢查,寶寶被確診患上破傷風。受到聲、光或任何輕度刺激,都會誘發抽搐,呼吸系統也出現嚴重感染。

醫生說:「片子的話現在基本上看不到氣體影子了,現在影子根本看不到,全部都是雙肺的白影,你也可以看到心臟已經基本看不到了,所以肺部情況目前為止也是很嚴重的。」

在醫生的反覆詢問下才得住:「寶寶是在家裡面生的,反覆問病史後發現,家裡面斷臍帶用的那個剪刀是沒有消毒的。」

生產後,使用未經消毒的剪刀將寶寶臍帶剪斷,這一剪,給寶寶帶來了一場大災難。只能說,父母的安全意識真的太不夠了,臍帶對寶寶來說何等重要啊!(新聞來源:看看新聞KNEWS 1-5)

知道破傷風對寶寶來說有多兇險嗎?

新生兒破傷風被稱為「第七天死亡」,因為破傷風來勢兇猛,發展循序,在出生後不久可能就會造成新生兒死亡。破傷風是一種細菌,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通過一個開放的傷口或穿刺進入人體。

細菌孢子無處不在——它們生活在土壤、動物糞便和糞便中——破傷風可以影響任何人。這種細菌會產生一種毒素來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新生兒可因為不衛生的分娩方法而感染破傷風,例如用未消毒的器械切斷臍帶或用受污染的敷料護理臍帶,如果細菌孢子進入,感染就會傳播,孩子通常會很快痛苦地死去。如果存在破傷風孢子的不衛生條件,母親在不安全或不衛生分娩期間也可感染破傷風。

破傷風的死亡率咱就不說了,很高很高!希望劉女士的例子,永遠不要再發生了。寶寶的生命和媽媽的生命都應該擺在第一位。

如果突然發作來不及去醫院進行分娩,也要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所有步驟都要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待急救人員感到後,及時就醫,寶寶和媽媽都需要專業的醫護護理!

破傷風有多兇險,寶寶的臍帶護理就有多重要!

在懷孕期間,臍帶為正在發育的嬰兒提供營養和氧氣,它是寶寶的生命線。

當寶寶出生後,不再需要臍帶,因此它被會夾住並剪斷,如果在這個夾住並剪斷的過程中,細菌侵入臍帶,就等於細菌侵入了寶寶,如果只是臍帶發炎,倒還不算是最壞的。

如果沒有控制好,臍炎會擴散到鄰近的腹膜,導致腹膜炎,更嚴重的,臍炎由血管蔓延引起敗血症,孩子可能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拒絕吃奶、呼吸困難等表現,那可就危險多了。

煙台有一位21天的新生寶寶,就由於護理不當致臍帶感染髮臭,出現膿毒性休克,奄奄一息。

送到醫院時,寶寶裹在襁褓里,整個臍部大面積紫黑,用手一按根本按不動,硬得跟石頭一樣。

醫生進行搶救,但最終搶救無效,這位寶寶夭折。(新聞來源:齊魯晚報)

新生寶寶的肚臍,就像是嬌嫩身體的一個大洞,如果護理不當,病菌很容易從這裡進入體內,發生各種疾病,甚至危害寶寶的生命。

所以,臍帶護理一定要引起重視,新手媽媽一定要看的寶寶臍帶護理知識,孕事都給整理好了!

當你從護士手中接過寶寶的時候,往往沒想到寶寶肚臍上還有有個塑料夾子吧,下面可是個直徑約1厘米的「破洞」!

從寶寶出生後頭幾天,寶寶的臍帶可能會有點腫脹,像果凍一樣。

幾天以後臍帶端會逐漸變黃、乾枯,再變黑,通常在1-2周內自然脫落,但有的寶寶的臍帶可能需要3周或者更長的時間才會脫落。

臍帶脫落以後會留下一個稚嫩的傷口,還需要幾天或者幾個星期才能完全癒合。這個傷疤長好以後就會長出一塊硬痂,起保護作用,等到傷口完全癒合後,硬痂才會脫落。

寶寶交給你,你就要做好這個洞口的「守衛」。做好下面三步,你就是個好守衛。

一、保持清潔

臍帶護理第一大原則:保持清潔。

每次給寶寶洗澡後或者換尿片時,要檢查臍帶底部(臍帶與肚皮連接的位置)。如果發現上面有較多分泌物,你就需要為寶寶清潔臍帶底部。這會讓臍帶端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通風,有助於保持臍帶端乾燥。

清潔步驟:

1. 用醫用棉棒在醫用酒精中浸濕後再擠干。

2. 用擠干後的棉棒清潔臍帶底部,從臍根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不要來回亂擦,以免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入臍根部。

3. 以同樣方法繼績清潔,每抹一次,更換一枝新的棉棒,直至臍帶的底部積聚的黏糊糊的物質被完全清潔為止。

4. 用蘸了酒精的棉棒清潔肚臍周圍有皺褶的地方。

5. 輕柔地抹拭臍帶部分,一定不要過度用力,避免臍帶受損或出血。

當臍帶脫落時,你可能會發現有少量血水染在尿片上,這是正常的。用上面的方法繼續清潔,直至肚臍完全乾爽。大概2~3天後,傷日癒合,就不會再有血水滲出。

硬痂脫落後,局部會有潮濕或者米湯樣液體滲出,可以用棉棒蘸酒精擦凈。

二、保持乾爽

臍帶護理的第二大原則:保持乾爽。

保持臍帶乾爽的方法有:

1. 肚臍不需要遮蓋,因為這樣會更乾燥一些。

2. 清潔臍帶底部的物質可以讓臍帶端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通風,有助於保持臍帶端乾燥。

3. 給寶寶穿尿布或紙尿褲的時候,穿在臍帶下面,尿布或紙尿褲不能蓋住臍帶位置,否則容易浸濕傷口,容易引發感染。

4. 不宜把尿片包裹得太緊,避免寶寶在活動時,臍帶被尿片磨擦,導致損傷出血。

5. 不要用任何敷料包紮肚臍,也不要塗抹任何藥物,如:油、膏、臍粉、膠布等。

6. 在臍帶脫落之前、是否能將寶寶肚臍浸到水裡洗澡,目前還有爭議。有的醫生認為弄濕臍帶會增加感染的幾率,有的則不這麼認為。為了保險起見,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可以用臍帶貼,就不會弄濕臍帶部位。

7. 如果寶寶臍帶有膿液,最好不要碰到水,否則很容易感染。這種情況下,可以用海綿給寶寶擦洗洗澡,直到臍帶脫落,臍帶根部也已經痊癒了。

8. 臍帶脫落以後,寶寶就可以進行盆浴了。不過,在洗完澡以後,要馬上用毛巾或者棉球把肚臍拭乾。在傷口完全癒合之前都要這麼做。

三、觀察異常情況

肚臍護理中有一些小狀況,只需要你加強照料,有些則需要看醫生甚至馬上急診。

需要加強照料的情況:

1. 臍帶脫落的前幾天,肚臍可能會出幾滴血或者有液體滲出,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可能會一直持續到臍帶脫落、傷口完全癒合為止。

2. 變乾的臍帶會發出一股輕微的氣味,如果臍帶周圍的皮膚看起來很正常,沒有發紅,那就沒有理由擔心。

3. 如果尚未癒合的肚臍上的硬痂被衣物刮掉了,可能會出一兩滴血,這點血對寶寶沒有任何影響。

4. 如果尿片把肚臍浸濕,尚未癒合的肚臍傷口變得潮濕,而且有膿水流出來,那就必須更加認真地保護它,不要讓尿布再把它浸濕。

5. 如果傷口癒合得很慢,嫩傷口就可能變得凹凸不平,長出所謂的「肉芽」,這沒有什麼關係。

需要儘早帶寶寶就醫的情況:

1. 變乾的臍帶如果有一股特殊難聞的味道,有可能是感染的徵兆。

2. 如果臍帶周圍直徑3厘米左右的區域出現又紅又熱、腫脹、過敏的現象,說明已經感染。

3. 臍帶周邊紅腫,臍帶端感染出血。

4. 臍帶端根底化膿。

5. 部分新生兒寶寶由於臍帶結紮的帶子變松,會有少量的滲液或者滲血。如果發現蓋在臍帶上的紗布被血污染或者濕透的時候,應該立即請醫生重新消毒結紮。

6. 當你用乾爽棉棒(沒有蘸酒精)觸動臍帶端或臍帶端周圍的皮膚時,寶寶大哭,一碰就哭,那就不正常了。

7. 在臍帶脫落後,臍帶根部依然濕乎乎的,甚至有點腫,這種現象叫做臍肉芽腫,需要就醫。如果肉芽較小,醫生會採用硝酸銀燒灼治療。如果治療後濕腫的區域仍然不斷擴大或不斷有液體滲出,那就必須將肉芽結紮,進行簡單的手術切除,不需要麻醉,也不需要住院。

8. 如果寶寶在哭鬧時,臍部向前膨出,這有可能是臍疝。臍疝是腹壁的肌肉在臍部形成一個小孔,當腹壓增高(例如寶寶大聲哭鬧)時,臍部腹膜向外膨出而形成的。臍疝並不是嚴重的疾病,通常會在頭12~18個月內自行痊癒。萬一在此期間內沒有痊癒,那就需要手術修補治療。

需要馬上急診的情況:

臍帶若有大量出血的情況,請立即前往急診室求診,請醫護人員儘早替嬰兒止血及找出出血的原因。

參考文章: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infant-and-toddler-health/in-depth/umbilical-cord/art-20048250

https://www.unicef.org/immunization/23245_mnt.htm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d9M_2sBmyVoG_1Znr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