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女孩一路嘔吐,癱倒在兒科診室……

2019-11-23     醫學界兒科頻道

「醫生!醫生!!醫生!!!」

編者按

秋冬患病高峰期是兒科醫生和兒童及其家長們共患難的艱難季節,被關注多年的短缺的兒科醫生仍在短缺中!為了緩解兒童就診候診的壓力,數量無法增加的兒科醫生們只能增加自己的勞動強度,3~5分鐘就要完成一名候診了3~5個小時的患兒的診療工作!

在這樣繁忙緊張的狀態下,兒科醫生們很感謝家長朋友們的理解、冷靜和禮讓,在咳嗽聲、哭鬧聲、電子聲不斷的門急診中沒有急躁生氣,保持井然有序的候診秩序。

人有旦夕禍福,病有輕重緩急!

結束了一天緊張繁忙、疲憊不堪的工作,下午就診的一名7歲小女孩的診療經過令我難以忘懷,孩子被她70多歲的奶奶攙扶著,一路嘔吐著、直接破門癱倒在我的診室里!

她們祖孫倆沒有遵守候診就診秩序,小女孩嘔吐著、摔倒在診室里的同時又吐出大量的黃綠色混有食物殘渣的稀糊狀物體

攙扶小女孩的奶奶也同時嚇得癱坐在地上,帶著哭聲呼喊:「醫生!醫生!!醫生!!!」

正在電腦上開醫囑的我馬上站起來,對著哭喊著試圖拉起小女孩的奶奶說:「別急!你別動她,就讓她這樣躺著,我來!」

請圍在周圍正在按秩序就診的家長讓一讓,我看到小女孩蒼白的臉色正在轉紅潤,躺下的姿勢是右腿屈曲、右手撫摸著右上腹部。我邊走向她邊問:「妞妞,你怎麼了?肚子痛嗎?」

小女孩睜開緊閉的雙眼點了下頭,這個漂亮的眼神令我難忘,因為這讓我確認了孩子的神智是清醒的。

奶奶說:「不知道怎麼了,學校老師也不知道怎麼了,打電話說孩子嘔吐,讓我去接。醫生,她這是怎麼了?」

我說:「奶奶不急,我來給孩子檢查下,你別動她,也別動她的嘔吐物,沒關係的,一會兒有護工來弄。」看到奶奶帶著歉意想用手去抓孩子的嘔吐物,我也制止了。

此時,沈護士長緊跟著來到診室,看到嘔吐不止的小女孩和年邁的奶奶的艱難,她想搭把手。護士長問我:「要扶她起來嗎?扶她上診察床嗎?」

「就讓她躺在這裡我來檢查,孩子穿的衣服比較厚。您幫忙請護工來打掃下衛生吧。」我告訴護士長。

孩子躺在地板上,護士長囑小孩頭偏一側嘔吐並及時叫人來打掃了嘔吐物。其他家長也都禮貌克制地靜候在旁邊。

我走過去,彎下腰聽聽心肺,還好;又讓孩子張開嘴巴看看,也無特殊異常。看到孩子一直保持右側屈曲位,說:「你能躺平嗎?」

孩子點頭輕聲說:「能!」但動了動身體,還是個右側屈曲位。我較為仔細地做了腹部的望觸叩聽,右下腹麥氏點無壓痛和反跳痛,不提示有闌尾炎。

看到孩子仍然是右側屈曲位,結合嘔吐物帶黃綠色,我擔心是肝膽出問題了,但是也不太敢去用力觸摸肝臟,更沒時間去做莫非氏征——讓一個處在病痛中的7歲女孩深吸氣、再憋著氣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也擔心做這些檢查時再次誘發孩子疼痛和嘔吐。

註:

莫非氏征是檢查膽囊疾病的一種方法,醫生用左手拇指按壓膽囊體表投影部位,讓患者深吸氣、再憋住氣,如果感覺疼痛加重,提示有膽囊病變,比如膽囊炎。

看看周圍靜候一旁、緊盯著我的其他家長,再看看孩子逐漸平靜紅潤的臉龐,我說:「妞妞,你能坐起來嗎?自己起來,奶奶抱不動你,還要去做檢查!」

小女孩慢慢坐了起來了,臉色在經歷疼痛後更加粉紅漂亮。

我又說:「能站起來走走嗎?」小女孩輕鬆地站起來了,又扶起來雙眼含淚微笑的奶奶。

「好了。可以去做個腹部B超了,還要化驗下血常規。」我坐回門診電腦工作檯,邊開醫囑邊說:「我在B超申請單下打了個急字,能夠快一點做到。」

被孫女攙扶起來的奶奶破涕為笑,接過檢查申請單連聲說著感謝的話,祖孫倆手拉手去做檢查了。

一個小時候後,奶奶又顫顫巍巍地來到診室,雙手哆嗦著把檢查回報單遞給我,帶著哭聲說:「醫生,這是怎麼了?」

檢查化驗結果是:膽囊結石、膽囊炎。血象高。

我看後說:「病因查清楚了,抓緊治療就好了,膽囊結石是膽囊炎發病的原因,需要外科治療,您儘快和孩子的爸媽聯繫,到小兒外科治療。目前孩子情況穩定,不用太著急啊。」

奶奶緊緊拉著一臉迷茫的寶貝孫女的手說:「醫生,怎麼了,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有膽囊結石、膽囊炎?怎麼能讓孩子別得這個病啊?」

我安慰老人:「先抓緊時間治病吧,怎麼預防以後再說,可以讓孩子的爸媽查查相關原因,學習學習如何避免和預防!」

徐主任科普啦~

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為膽固醇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和黑色膽色素結石,主要見於成人,但近年來兒童發病率有所增加,女性多於男性,常在發生急性或慢性膽囊炎時被發現。

膽囊炎

膽囊炎常以右上腹劇痛或絞痛為首發症狀,多與膽石症合併存在。

疼痛常突然發作,十分劇烈,或呈絞痛樣。噁心、嘔吐也是最常見的症狀,如噁心、嘔吐頑固或頻繁,可造成脫水,虛脫和電解質紊亂。嚴重者有畏寒、寒戰、發熱,熱度可達39℃以上,並可出現譫語、譫妄等精神症狀。有時,也伴隨黃疸。

膽囊結石和膽囊炎的治療和預防

平時要注意生活起居有節制,注意勞逸結合、寒溫適宜,保持樂觀情緒及大便通暢。

積極預防和治療細菌感染及併發症,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膽道寄生蟲病的發生,並積極治療腸蛔蟲症。

膽囊炎伴隨有膽結石時,或經常發作,可考慮手術治療。

飲食應該清淡、易消化、低脂肪,以減少膽汁分泌,減輕膽囊負擔。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兒科主任醫師 徐靈敏

責任編輯:李小榮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_R5mG4BMH2_cNUg3G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