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出「人造肉火鍋」了,你願意嘗試嗎?

2020-06-07     點評重慶

原標題:重慶出「人造肉火鍋」了,你願意嘗試嗎?

「人造肉」最近很火

星巴克、肯德基、雀巢、必勝客等

多家餐飲企業紛紛搶灘市場

作為美食之都的重慶,也沒放過這一機會

已有重慶餐飲企業

將「火鍋」與「人造肉」這兩大元素創新結合

推出「人造肉火鍋」

你願意嘗試嗎?

創新:

當「火鍋」遇上「人造肉」

珍菌猴菇排、午餐肉、肉丸子、肉餡餃子……你能想到這些菜都是「素食」嗎?在渝北區一家素食餐廳,創新推出了「人造肉火鍋」這一新菜品。

羅雅臻是地地道道的重慶姑娘,三年前,她開始學習心靈成長教育,並開始接觸素食。堅持吃素之後,才發現身邊好的素食餐廳不多,選擇也很少,於是就想著把自己在國外國內的素食體驗結合起來,開一間讓自己滿意的素食餐廳。

重慶人無辣不歡,就算不吃肉能忍,不吃辣可忍不了。於是羅雅臻冒出開發素食火鍋的想法。麻辣的湯底配上黃牛肝菌、雞樅、羊肚菌、時蔬等素食,「葷菜」則以人造肉代替,改良成了肉丸子、午餐肉、肉餡餃子等。

吃起來口感很像真肉。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周曉雪 攝

羅雅臻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今年3月引入了「人造肉」原材料,其中包括被譽為美國「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Meat,,以及亞洲植物肉品牌「新膳肉Omni Pork」。

餐廳從前菜到主菜,從例湯到甜點,均是採用高端素食食材製作而成。跟點菜制不同的是,餐廳只賣位菜,399元/位,菜品包括芥末南極海茸、景泰藍火鍋、珍菌猴菇排、一品佛跳牆、堆金豆腐等。

菜品做得像肉的重慶火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周曉雪 攝

市民:

外觀和口感跟真肉差不多

火鍋少了肉,消費者能接受嗎?家住渝北區的郭小姐住在餐廳附近,抱著嘗鮮的心態和朋友一起來品嘗。「火鍋里的丸子、餃子裡的肉餡都比較Q彈有粘性,不認真辨別的話還真吃不太出來。」郭小姐說,吃素食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好處,特別是患有三高疾病的人,下次她打算帶父母來品嘗下。

在網上看到「人造肉」那麼火,家住九龍坡區的吳先生也來嘗嘗鮮。 「外觀和口感跟肉沒什麼太大差別,但我特別留意了一下,還是會有一點點豆製品的味道。」吳先生覺得 味道可以接受,就是價格有些偏貴了。

對於價格偏貴的問題,羅雅臻回應稱,一袋227克的beyond meat進貨價便達150元,230克的Omni Pork進貨價達50元。此次推出人造肉火鍋套餐除人造肉食材外,還包含如由黑松露等食材製作的10餘道菜品,而且製作工藝也十分費時,比如一道一品佛跳牆素食佛跳牆,從食材發制到鹵、煲、蒸等工序,至少需要25個小時製成。

素食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周曉雪 攝

專家:

植物和動物蛋白營養幾乎等效

但這些人群要注意

據了解,目前的人造肉可分為兩大類:植物蛋白肉和細胞肉。

植物蛋白肉是利用植物蛋白原料,如大豆蛋白、小麥蛋白、豌豆蛋白等,添加由酵母合成的植物性血紅蛋白來製作,其本質還是植物性的素食。

細胞肉是以動物的幹細胞為起點,把幹細胞分離成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把肌肉細胞放入培養皿中,加入血清,讓肌肉細胞繼續生長和複製,不斷增殖後形成帶狀,拉伸成類似肉絲的樣子。最後,再加入脂肪細胞,黏結成肉塊。

相較於細胞肉,人們對植物蛋白肉更為熟悉,製作成品類似於素肉或豆乾,但外表和口感更接近於真肉。類似的產品早已面世,一些蛋白替代技術也已應用多年。比如,麥當勞、漢堡王等都分別推出過素食漢堡包。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曉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蛋白質含量這一衡量食品價值的重要維度看,植物蛋白肉中蛋白的胺基酸組合非常豐富,跟動物肉蛋白的營養幾乎等效。但兩者在微量元素含量上仍有差別,部分項目上動物肉含量更豐富些。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三院院區)臨床營養科主任劉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植物人造肉」富含大豆蛋白對減肥有一定的功效,但如果以油炸、芝士烹焗等方式處理,不但沒有減肥效果,還容易令人發胖。

劉莉還提醒, 腎功能差、痛風患者需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儘量不要食用「植物肉」。此外,由於「植物人造肉」食品為了模擬出肉味,可能還會添加一些輔助、加工的東西,因此, 老年人和病人也都不建議食用「植物肉」。

記者 周曉雪/文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VN3jHIBd4Bm1__YOk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