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張張照片,勾勒出國家發展的脈絡、成就與輝煌;一個個鏡頭,講述個人與家庭、家庭與國家共同發展的故事。「壯麗70年·甌越新時代——溫州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圖片展」於2019年9月30日至10月15日在溫州大劇院西廣場舉行。
藉此契機,溫州日報全媒體推出《70年時光留影·看溫州奮進》圖片專題報道,展現溫州70年發展成就。今天推出古城煥彩篇。
從「甌江時代」邁向「東海時代」,
溫州拉開了城市的框架,
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中心城市的功能、品質和形象
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日漸顯現,
一個集自然美、經濟美、
城鄉美、生活美、人文美
於一體的「五美」新溫州呼之欲出。
小地圖·大變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
溫州城區面積是6平方公里,
20世紀80年代初達到10.3平方公里,
2018年溫州建成區面積擴展至260.6平方公里,
70年間,
溫州城「長大」了40多倍。
我們擇取不同時期的
四張溫州地圖和幾幅老照片,
串起一條時間軸,
告訴你溫州城市的一段成長史。
1、20世紀五十年代
溫州城歷史悠久。東晉明帝太寧元年著名堪輿學家郭璞,以九山布列為支點,以山水斗城的空間格局,設置了東廟、西居、南市、北埠、中衙。
北宋溫州太守楊蟠在他任職期間,根據坊巷所在的方位、走向以及地理環境劃定為三十六坊巷並予以命名,1951年的溫州市區街道參考圖仍能看出排置均齊、架構堅密、名立義從,各有悠趣的三十六坊。此時的城區面積約在 6平方公里左右。
1951年的溫州市區街道參考圖
20世紀50年代的子城內鐘樓
20世紀60年代的百里坊風貌 朱家興 攝
2
20世紀八十年代
1988年的《溫州市區交通圖》顯示,市區的框架已沿著甌江向東、西、南三面延伸、拉大,尤其是東擴的步伐開始加大。
不過地圖上的地標式建築仍只有「東甌大廈」「第一百貨商店」「汽車西站」「鹿城飯店」等四座樓房。
1988年《溫州市區交通圖》溫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供圖
1989年的人民西路,該路連接鹿城路,通向104國道 孫守莊 攝
1987年,擁擠的小南路 孫守莊 攝
3
至 2003年
進入21世紀,溫州城市建設跨江面海,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填海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海園區有了大片建設用地,大學城建設已經如火如荼,甌越大橋、七都大橋也列入規劃。
2003年的溫州市中心城區地圖 溫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供圖
龍灣二期圍墾工程(甌飛起步區)已完成海堤合攏,未來為我市增加約33平方公里土地
浙南產業集聚區金海湖全區新貌 江國榮 攝
2006年,半島工程通車,溫州從此從「甌江時代」邁入「東海時代」
4
至 2018年
2019年8月5日,溫州市政府正式公布了2018年溫州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為 260.6平方公里,溫州城相比新中國成立初期「長大」了43倍多。在2010年~2018年近10年間,溫州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增長了約75.6平方公里。
2018年的溫州市城區地圖 溫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供圖
中央綠軸公園,塘河沿線整治,溫州市委市政府聚焦城市扮靚,打造出了一批溫州城市名片和城市地標 管新民 攝
城市新區
20世紀80年代,
人民路改建工程
拉開了溫州舊城改造的序幕;
2006年半島工程通車,
開啟了溫州跨入「東海時代」的篇章。
不僅僅是溫州城區,
各縣 (市、區 )也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城,
勾勒出現代化城市的美麗輪廓。
夜幕下的白鹿城流光溢彩 嚴艷影 攝
龍灣城市中心區
甌海新城 楊冰傑 航拍
俯瞰洞頭新區 林加傑 航拍
樂清濱海新區——清和公園 鄭劍佩 攝
瑞安市瑞祥新區 張於東 攝
永嘉縣甌北街道新貌 王少敏 攝
璀璨夜文成 金宏傑 攝
平陽縣鰲江大龍耀盛世 陳亮 攝
泰順新城 李永在 攝
蒼南縣城新區
龍港全景 池長峰 攝
精建精美
打造甌江兩岸沿線、
塘河兩岸沿線、三垟濕地、
中央綠軸、歷史文化街區等
「兩線三片」五大亮麗城市名片,
是溫州推進「精建精美」的重中之重,
助力城市破繭成蝶、轉型發展。
經改造提升後的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
勝美尖山體燈光秀閃耀甌江兩岸 劉娜筱 攝
有「城市綠肺」之稱的三垟濕地公園2018年國慶迎來開園納客,今年再度提升顏值迎國慶 蘇巧將 攝
夜幕下的濱江 CBD燈火璀璨
中央綠軸沿河兩岸的建設如火如荼,公園景色越來越美 趙用 攝
溫州深入實施「大建大美」「精建精美」,聯動推進「兩線三片」等重點區塊建設,把宜居宜人作為新一輪城市發展的根本目標 管新民 攝
更多原創深度爆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擴展連結跳轉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