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科技被應用到了衣食住行等多個生活層面,更不用提工作方面了。而正是現在這個便利的生活工作方式也特別容易導致自己的個人信息泄露,而信息一旦泄露也將會面臨著無盡的可怕後果。一些不法分子會利用盜取的信息貸款之內的行為,而江西南昌就有一名男子因信息泄露被欠下2239萬元的巨款。
生活在南昌的項先生目前就為此煩惱,自己明明就沒有在銀行貸款,卻被銀行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而訴狀書上清清楚楚的寫著項先生有1960萬的本金以及產生的利息共2239萬元沒有歸還銀行。項先生在收到法院的傳票之後表示自己根本就沒有在銀行貸過這麼大的一筆款項,而這份訴狀書上說明了這筆貸款是2015年時由一家南昌的再續狀態的公司和銀行簽訂的協議。且附帶這個人保證合同上的確存在項先生的名字以及指紋,所以銀行認為該責任是屬於項先生的。
盜用了自己的信息向銀行貸的款,同時他還是表示這絕不可能是自己,因為在之前他和銀行協商過,如有貸款需求是要線下面對面拍照的。銀行所提供的的照片也不是自己的。
然而這些並不能作為直接證據,所以他便做了司法鑑定,結果出來證明簽名以及指紋的確不是項先生的。經過長時間的回想,自己原來在南昌的一家公司工作了幾年,在那期間公司的一名實際控股人用了自己的信息,讓他掛名成為了一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再之後他就離職了,也沒有再去管過這件事情。
在這之後項先生曾多次向銀行求證,希望他們可以告知到底是誰貸的這筆款項。可是銀行給出的回覆卻是不知道,因為之前辦理該業務的工作人員已經離職了,所以這件事情沒有辦法核實。
隨後警方也介入了調查,銀行方面也表示調查了內部的工作人員,銀行給出的回應就是當時沒認出貸款的不是他本人。而這就是屬於銀行的工作失誤,對此江西省的銀監局回應,工作人員見證合同簽署環節是不屬實的,該家銀行是存在審核不嚴格的違規行為,所以會做出相關的處罰。而項先生也表示自己還會繼續反應,就是為了還自己一個清白和公道。對此各位小夥伴是怎麼看待的呢?銀行到底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