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30萬隻能買廁所的北京,到春城爆改舊澡堂,如今她活得更洒脫

2019-06-27   藝非凡

​逃離不是逃避,從容絕非偷閒。

敢想敢做大女人



說起王嫣芸,許多人或不知何許人也,看過奇葩說的可能還記得,那個年紀輕輕,卻過完別人大半生的短髮妹子。

但說起她扮演的人物,亦或說作品更準確——蘇紫紫,

藝術圈和媒體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7年來,她怒懟記者、開工作室、辦展,和大20多歲的畫家結婚、上奇葩說,每一次都任網友掀起些波瀾,自己卻過得酣暢淋漓,

當她再一次刷爆我們的朋友圈,卻是因為她要逃。

習慣了中國最大都市的繁華和擁擠,王嫣芸也算得半個北京人,不管艱難困苦,和丈夫在一起,心裡總有份踏實。

每天清晨,王嫣芸為丈夫做早餐,在朝陽中涮洗,聽雞蛋在平底鍋中發出滋滋的聲響,

他們一起健身,一起散步,下午短暫分開,各自工作,晚上一起做飯,看書,給葫蘆澆水。

這種簡單的日子周而復始,直到今年一個意外的小生命,打破了這份寧靜。

原本丁克的夫妻倆,思前想後,決定留下這個小生命,許多他們忽視的現實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

發現懷孕的第二天,北京又霧霾,地鐵中擁擠的人群接踵摩肩,讓她幾乎窒息,她不得不摘下口罩。

強忍著著無數陌生人混合在一起的奇異氣味。

她開始思考,我的孩子,真的要在這種環境中生存嗎?

北京地界不小,但人口也不少,出行就業,什麼都講究競爭,大人還勉強過得去,

孩子呢?難道一出生,就要面對如此大的競爭壓力,接受如此快節奏的生活?

上學也是問題,沒有北京戶口,怎麼高考?

還有學區房,必然是買不起,目前手頭的積蓄,在四環也就能買個2、3平米,甚至連當廁所都不夠,以後要一家人擠在出租屋裡嗎?

王嫣芸越想心裡越沒底,在這之前,她從未如此迫切地焦慮。

這個即將到來的孩子,不僅是她與丈夫的結晶,更是一份責任,三個人的生活,不能只是多雙筷子,她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一個穩定的家。

在昆明呼吸了幾天新鮮空氣,她被小城市的安逸所吸引,這裡天還很藍,風還很清,不用戴口罩,不用與地鐵上的陌生人貼在一起,出門就有繁花有整日的從容,為什麼我們不能在這生活呢?

打定主意,兩小口就開始找房子,兜兜轉轉,他們相中了一個廢棄的大澡堂。

70年代的老建築,已經荒廢多年,籬牆頹圻,年久失修,眼看著就是一座危樓。

屋裡牆面裸露,黯淡無光,大白天都顯得陰森淒冷,引人發瘮。

屋子後面倒也寬敞,但雜物遍布,荒草叢生,儼然成了一座垃圾堆。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駭人的扮相,多年來這個澡堂一直無人問津,以至於當她決定將它租下來時,旁人以為她有毛病,但她卻看中了它低廉的租金,與超大的使用面積。

這個澡堂占地大概200平,加上門前屋後的花園空地,好好改裝,再利用好上層空間,使用面積將超過400平,這在北京幾乎是不敢想像的,

用王嫣芸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種超越靈魂的自由。

她要在家做藝術展,要在家舉辦超大聚會,要讓全宇宙的朋友都能在家留宿,要有一個陽光獨好的超大書房,要一個夢幻的新空房。

無數的遐想紛至沓來,讓王嫣芸喜不自禁,但改造這麼個龐然大物,工程量可想而知,不是一般人能輕鬆駕馭。

和丈夫商量後,她們請來了著名設計師:師楊雄和建造師杜傑,改造就這樣風風火火拉開了序幕。

因為改造空間太大,考慮到成本,設計團隊決定,保留部分原建築的特點。

經過與夫妻兩的多次溝通,設計稿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夫妻兩眾多的要求,終於被全部納入圖紙。

施工終於開始了,將沉積了40多年的雜物清理乾淨,著實費了不少功夫。

緊接著就給原本剝落不平的地面牆壁,全部平整,刷上水泥。

將整個屋子整頓好,終於按照圖紙進行裝潢了,家具的挑選、陳列,裝修風格,既要美觀實用,也要充分考慮夫妻兩的審美需求。

一個月後,當工程借宿,面對眼前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還是之前那個澡堂嗎?

內部的變化更驚人,原本逼仄的空間被全部打通,顯得寬闊敞亮。

大堂沒有過多修飾,但擺有書架、畫架,是藝術家創作的好地方,完全看不出這原來是個水汽氤氳的澡堂。

原來的公共洗澡區,被打造成侘寂風格的臥室,清水泥的牆壁和棉麻原木質感的家具,簡約不失格調,讓人在寂靜中返璞歸真。

離主臥不遠,就是近年流行的膠囊房間,可容納多人同時住宿,既可加強親友間的交流互動,又可營造超大住宿空間,兩全其美,何樂不為?

得趣了,就和三五好友去吧檯暢飲,享受獨特視角下的微醺。

醉了登樓去頂層花園,吹吹風,仰望星空,或借著月色,再來一場時尚燒烤趴。

乏了,就往室內一凹池放水,冬天溫泉,夏天游泳,

頭頂或雲淡風輕,或星羅棋布,借勢再來杯小酒,大有古人「流水曲觴」的雅興。

戲罷水,把它一放,水落石出,就是一個自帶座椅的小型電影院,物盡其用,一舉多得。

節省下來的空間,剛好可以輕鬆打造室內遊樂場,全家老小一起放飛自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親子交流。

原本垃圾密布的舊澡堂,只用28天就煥然新生,這不僅得益於設計師的強大,丈夫也為此操碎了心。

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讓王嫣芸好好養胎,丈夫老鄒毅然決定親自上陣參與施工,原本拿畫筆的手硬是拿起了電鑽。

中途遇到工人怠工,他還要慢條細理,挨個兒勸說。

藝術家的儒雅細緻,最終讓工人齊心協力。

一個月過後,夫妻倆面對這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感慨萬千。這次改造,堪稱脫胎換骨,夫妻兩竟只花了30萬!

30萬在北京只能買個廁所,在昆明卻能擁有一座理想國,遠離北上廣的大繁華大喧囂大污染,在春城一角從容度日,瀟洒過活,

這才是給到來的孩子,最好的禮物。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