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恨月長圓」

2019-09-14     納蘭自強

前一句是唐代李賀所寫,後一句是宋朝石延年所寫。

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李賀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曾經有宋初石延年(曼卿)贈友聯: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賀詩,引喻生長、興衰,石氏用「月如無恨月常圓」作對句,不僅詞性聲律等恰相對仗,而且意境深遠,與上句兩相聯配,自然融為一體。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說老天如果有感情,有喜怒哀樂那麼他也會老!李賀用這句表達了他對他所處時代的無奈及悲天憫人的情感,而毛主席也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句控訴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但骨子裡已少了無奈!這句詩很巧妙,用反證,間接的形式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情懷!而"月如無愛月長缺"是改編的句子,是說月亮如果沒有感情也就沒有陰晴圓缺。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如果蒼天有情,看盡人間愛恨離別,恩怨情仇,大概也會漸漸老去。石曼卿說,是的,明月一定是有心事的,「月如無恨月長圓」,如果心中沒有深情,沒有自己隱隱的幽怨,它為什麼不夜夜都是圓滿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LcVPG0BJleJMoPM5s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