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一代艦載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以F-35為模板,深度改造J-31

2020-07-03     楓葉說世界

原標題:我國新一代艦載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以F-35為模板,深度改造J-31

如果根據中航工業官方的消息,我國下一代航母艦載機將在2021年首飛。而根據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下一代艦載機是以目前的FC-31「鶻鷹」,又稱殲-31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為基礎進行深度改進而來。

信息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航空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在6月29日的「奮戰「雙過半」」文章中,再度透露和確認了國產下一代艦載機的項目研製進度,並表示將確保新型艦載機在2021年如期首飛,文中還說,原本負責新型艦載機項目的專項團隊,之一的模型系統工程工作組,還有測試性工作組原本都應該在春節後,就前往沈飛設計研究所(簡稱601所),但由於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最後在3月下旬才成行,接著便加緊從事相關研製。其言外之意可以理解為,若非如此,國產下一代艦載機的研製工作可能將提前許久。不過僅過兩天,相關文章就已被移除。

2019年巴黎航展上展出的殲-31模型

據分析,根據越來越多的關於殲-31試飛測試的消息,並且在上述文章中,國產下一代艦載機,使用的是「新一代」來形容,因此可以認為,下一代艦載機大機率將是以殲-31為基礎,深度改造而來,目前,關於「鶻鷹」傳出來的測試信息,新的測試機相比過去的測試機已經去掉了空速管,甚至還有了海軍灰的塗裝,這顯示早期飛行測試科目已經結束,已經進入原型機測試階段。

殲-31早期測試照

普遍認為去掉空速管是殲-31進行隱身和安裝雷達測試的前兆,因為傳統空速管伸出機頭外,設計結構雖然簡單,成本和價格也低,但缺點十分明顯,那就是暴露在外的空速管會增加飛機雷達截面積,也不利於安裝先進雷達系統。從航空工業和沈飛的說法來看,先前試飛的「鶻鷹」可能都屬於技術驗證機,它們主要用來驗證飛機總體設計、氣動布局,還有隱身性能等技術,目前的殲-31可能將或者正在進行航空電子系統的測試,大約相當於洛克希德YF-22原型機的狀態。

F-35B這種飛機我們也要有

如果以F-35為模板,將殲-31設計為常規型、艦載型和垂直起飛型,可以有效彌補我軍航空兵部隊中目前的所有不足,目前在我軍中,已經有兩艘航母服役,還有一艘航母和兩艘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等待服役,這些軍艦,除航母有殲-15艦載戰鬥機可以使用外,兩棲攻擊艦隻有直升機可供使用,而以當前現代化海戰條件下,航母或兩棲攻擊艦搭載能夠垂直起降的隱身戰鬥機已經成為趨勢,就連日本海自的輕型直升機航母都開始改裝搭載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了,因此在對等條件下,我軍也應該為航母和兩棲攻擊艦配置垂直起降戰鬥機。

與此同時,目前我國空軍航空兵部隊在裝備殲-20以後,也需要一款較輕型的同代隱身多用途戰鬥機作為補充,因此,若是將殲-31作為定位與美F-35戰鬥機性質相同的存在,是符合需要的。

本文資料和圖片素材均來自於網絡,由作者整理髮出,如有不嚴謹之處或侵權行為,請聯繫修改或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GZfE3MBiuFnsJQVyI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