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娘家有3套住宅,婚後卻不接受與我父母同住,自私的女人」

2019-12-28     唯晨說


​文/唯晨

01.

臨近年關,不少人已經著手準備年貨。也有很多家庭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搶購火車票,遠嫁的姑娘們惦記著回娘家,常年外出的男人們也急著想趕回家看看。

所剩無幾的日曆一張張往後翻,年味愈發濃重,火藥味也隨之而來。

不少家庭每逢年關就像「渡劫」,各種規矩排場把人拿得死死的,沒有一絲可供自由呼吸的空間。

必須這個,必須那個。出嫁的姑娘只能在婆家過年,走親戚的女婿非要趕到年初二那天。這些所謂的習俗讓過年成了大型「考驗」,弄不好就要打翻婚姻的小船。

近幾年有個可笑又可悲的現象,年後去民政局扯離婚證的人不在少數,每個人臉上都刻著深仇大恨。

長長的隊伍里夾雜著個別領結婚證的小年輕,拿著準備好的喜糖尷尬到不知該發給誰,看著一對對來離婚的「前輩」們,笑也不敢笑。

一說起結婚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彩禮嫁妝以及各種規矩習俗。

很早的時候,人們就對傳統婚姻有了一些設定,比如「門當戶對」和「夫唱婦隨」。

不得不承認,在大部分人的潛意識裡兩個人想要婚姻幸福,首先是雙方家庭的經濟條件,文化程度以及社會層次相當。

其次便是兩夫妻中男人要稍微比女人強一點。男人的出息重在頂天立地,女人的優秀貴在溫柔賢惠。

隨著社會的發展,「女子無才便是德」逐漸消失,而「男人是一家之主」的呼聲卻從未縮減。

這就造就了很多家庭矛盾和悲劇婚姻,越臨近節假日一觸即燃的情緒就越明顯。

02.

馮曉峰是個實實在在的鳳凰男。踏實上進勤奮能幹,思想卻十分守舊。用妻子方蓓蓓的話來說簡直善良的讓人鬧心。

方蓓蓓雖然老家也在農村,但從她讀初中那年就已經定居城裡。當年方爸爸辭去了中學教師的穩定工作,決定趁著年輕闖一闖。

經濟頭腦發達的他,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狠勁,硬生生在大城市裡拼出了一條道。

就這樣方家經濟上大反轉,早早在城裡買了房,還把蓓蓓和弟弟接到城裡讀書。從此他們成了城裡孩子。

由於蓓蓓從小在農村長大,讀初中的時候已經十來歲,所以她對鄉土有著莫名的好感。

等到讀大學時,開學還不到一個月她就被來自農村的馮曉峰所吸引。

幾年前的馮曉峰清瘦而靦腆,給人一種清新乾淨的感覺。但他很窮,每個月生活費就只夠在食堂吃最簡單的飯。

校園時期的愛情總是夢幻又不計較金錢。蓓蓓喜歡他的上進心和謙虛友善。在她看來自己的愛情應該人品居上,性格居中,經濟排最後。

其實,作為年輕姑娘,有如此的擇偶觀實屬睿智。可重點並不是每個觀點正的人都擁有清醒的頭腦和精準的預判能力。

03.

在愛情和婚姻這件事上,愛情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婚姻則像一場戲劇,劇情的真實走向,只有局外人才能看得更清。

戀愛中的方蓓蓓把馮曉峰看做雪山上的格桑花,完全是美好和幸福的象徵。

要不自古就有「情人眼裡出西施」一說,熱戀中的感情只能蒙蔽人的雙眼,卻並不會直接戳瞎這個人。

在方蓓蓓眼裡對方完全是自己配不上的人。儘管身邊不少朋友都勸她清醒一點,馮曉峰並沒有她描繪的那麼好,但她不信,總覺得別人是在嫉妒她,想要和她爭。

大學四年轉眼即逝,成績優異的馮曉峰為了儘早賺錢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而方蓓蓓則在父親的一再要求之下讀了本校的研究生。

本以為愛情會隨畢業而去,卻沒想到現實給了她一個大大的驚喜。離校那天馮曉峰主動向她表白,並一步到位直接求婚。

突如其來的幸福徹底擊碎了蓓蓓的理智。她甚至不敢耽擱時間去仔細思考就收下了那枚並不漂亮的銀戒指。

她相信自己的眼光,更相信馮曉峰的能力。在充滿希望的時光里蓓蓓選擇在讀研期間就把自己嫁出去。

04.

這世上從來沒有什麼具體的標準來衡量一個人的人品,畢竟從不同人的角度上來看,同一個人擁有了太多截然不同的身份。

好兒子不一定就是好丈夫,好丈夫並不代表他對社會來說一定就是個好人。無論在影視劇還是現實中,這樣的例子簡直不能更多。

為一人負了天下的君主是昏君卻深情,為天下犧牲至親者雖名垂青史卻世世有悔。

方蓓蓓沒有看錯,馮曉峰是個能給身邊人帶來希望的人,但這些希望並不是為她而來。

鳳凰男的優秀在於重情也在於無情。他們看重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情,卻獨獨無視那個枕邊人的深情。

結婚的時候兩個人幾乎一無所有。由於方蓓蓓還在讀書,所以她選擇了住校。而正直奮鬥期的馮曉峰為了順利度過試用期並在單位站穩腳步,每天賣命加班恨不得住在單位。

讀研的第一年兩個人都在滿懷信心地為將來奮鬥,等到第二年方蓓蓓也開啟工作掙錢之路。雖然是兼職,但並不影響她工作的積極性。

只要愛情而完全不在乎麵包的婚姻,要麼雙方思想在同一個水平面上,要麼有一方足夠強大,能夠憑一己之力搞到讓兩個人都填飽肚子的麵包。

很顯然,他們根本不在這兩種情況之內。方曉峰懷揣著家族的使命,而方蓓蓓則滿腦子只有任性的愛情。

05.

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愛情講究琴瑟和鳴。

誰都嚮往在美滿的婚姻里擁有長久的愛情,但婚姻除了愛情之外還有許多讓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生活畢竟是實實在在的普通日子。門當戶對其實是一種很科學的婚姻理念,從精神上再到物質上,「門戶」於朝朝暮暮,意義非凡。

方蓓蓓的父母通過多年奮鬥在城裡已經置辦了三套住宅和兩套商鋪。如今只靠商鋪的租金已經足夠全家的開支,並且三套住宅也只住了一套。

畢竟弟弟和她都還在讀書,提前準備好的房子又不想租出去先給陌生人住,所以一直空著。

馮曉峰確實是個討長輩們喜歡的男孩子。方爸爸對他十分滿意,甚至好幾次喝點小酒後都會讚揚小馮有骨氣能吃苦,將來一定能成大器。

誇讚歸誇讚,天下的父母到底捨不得自己孩子吃苦。對於女兒的婚姻他有言在先,房子將來會給他們一套,條件就是不讓蓓蓓跟著他回農村老家生活。

蓓蓓自己也十分不願意到一個陌生的村落,哪怕是小待幾天都覺得壓抑。

自從結婚頭一年馮曉峰帶著方蓓蓓回去過年後,從那之後她就再也沒有跟他回去過。

06.

傳統的婚姻里,往往沒有平權,從來都是要求女人附和著男人。若男人稍稍照顧一下妻子的感受,便會被稱讚成「世上最好的老公」。

這個現象表面上很溫馨,事實上卻透著冰冷的悲哀。婚姻里的平等和相互照顧難道不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為什麼換了個角色就顯得如此難得。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馮曉峰跟方蓓蓓說:「老婆,過年把你公婆接來同住吧。」她迷茫地看了他一眼,表示不太明白。

「我的意思,你馬上就要畢業了,我工作也已經穩定了下來。醜媳婦終究要見公婆,既然咱們已經結婚了,你就得跟我爸媽同住盡孝……」解釋到這裡的時候,方蓓蓓打斷了他:「不行!」

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嫁的不是「格桑花」而是網上眾人口誅筆伐的「鳳凰男」。日子還沒過熱乎,他就想著讓她伺候人。

馮曉峰更加嚴厲地說道:「你娘家有3套住宅住,婚後卻不接受與我父母同住,真是自私的女人。」

在他看來,房子就該物盡其用,房子既然住不完就該拿來讓自己父母也享享福。

生活中類似於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個例,這些人的思想實在可悲。

做人要明白,感恩不是拆東牆補西牆的道德綁架,感恩是憑自己的能力去照顧好身邊的每一個人。

今日話題:在你看來,婚姻中門當戶對重要嗎?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BpyT28BMH2_cNUgAQ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