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裡前10名的學生,寒假都在做這5件事,家長要督促孩子

2020-01-19     名校家長

文:文雨

盼望已久的寒假終於到來,孩子們恨不能放飛自我、肆意玩耍。

與此同時,很多父母開始擔心起來:

孩子一放假就徹底鬆懈了,晚上不睡白天不起,正餐不吃零食不停,學習不顧手機不放......

作息混亂、飲食不規律,孩子的身體怎麼受得了?完全不顧學習,孩子開學怎麼跟得上?

其實,家長的擔憂不無道理,孩子在生活、學習上的懶散,等開學再改就晚了!

曾有人開玩笑說,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過寒假。

要知道,寒假是快速提高成績的關鍵時期,懂得緊抓的學生往往能獲得較大的進步和提升。

要想在寒假實現彎道超車,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做到這5點:


一、制定假期作息計劃


要說放假裡最可怕的事,莫過於前松後緊——

孩子一放假便沒心沒肺地玩,臨近開學才想起寒假作業,結果只能沒日沒夜地趕。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和孩子一起制定寒假計劃:

不要急著讓孩子寫作業,家長和孩子先要對作業的數量、難度和完成總時長有個初步的預估;

寒假作息計劃要包括學習、玩樂、探親等內容,此外還需規定好起床和睡覺的時間;


計劃要儘可能詳細和可行,建議每天留出一個小時給孩子自由支配,或用於臨時急事的處理;

計劃不能是家長的「一言堂」,孩子也應參與其中,制定完畢後,家長要做好監督工作。

制定合理的計劃並嚴格執行,唯有這樣,孩子才能玩得盡興,學得充實!


二、鞏固上學期的知識


當被問到寒假是否會學習時,很多孩子會回答:「當然會,因為我必須得完成寒假作業。」

寫作業的確是學習的一種形式,然而,鞏固所學知識才是寫作業的最終目的。

放假期間,家長要引導孩子做好知識的鞏固:

寒假作業一般按教材單元來劃分模塊,孩子應先回顧課本再閉卷寫題,不要邊做題邊翻書;


作業不能寫完就算過,建議家長幫孩子批改檢查,以便孩子及時改錯、糾正錯誤思維;

錯題要反覆練習,一知半解的知識要反覆回看,家長要輔助孩子形成錯題本和知識網絡;

孩子遇到疑點、難點要及時解決,避免疑問越積越多而影響到後續的學習。

做好鞏固和查缺補漏,孩子才能更好銜接知識、實現彎道超車!


三、及時調整學習方法


對大多數孩子而言,寒假是用來玩耍放鬆的,而對尖子生而言,寒假還要用來調整方法。

畢竟,好方法造就好成績,好成績帶來大動力,孩子的學習將進入良性循環。


因而,家長務必幫孩子找准適合的學習方法:

保證孩子做到課前預習存疑、課中認真聽講、課後複習歸納三大步驟;

結合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期中期末成績、學習心得等,分析原有方法要保留還是調整;

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孩子可以利用寒假多嘗試,直到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

另外,不建議直接挪用優秀同學的方法,家長和孩子必須考慮到個體情況,避免因噎廢食。

只有採用合適且有效的學習方法,孩子的成績才能噌噌往上漲!


四、大量閱讀課外書籍


說起課外閱讀,不少孩子直呼沒時間沒精力,作業閱讀題便成了課本外的唯一閱讀來源。

而隨著新教改的實施,把課本吃透已是最低要求,課外閱讀才是孩子考高分的必要條件。

如果不想在閱讀上吃虧,孩子就要趁寒假儘可能多去閱讀:

首先要把教材要求的、老師布置的閱讀書目完成,而後再根據年級和能力自由閱讀;

家長要教給孩子基本的閱讀方法,包括瀏覽、略讀、精讀等,提高閱讀能力和效率;

讓孩子把描寫優美的、喜歡的詞句摘記下來,鼓勵他們複述並嘗試仿寫;

讀完一本書後,家長不妨和孩子就書籍內容進行交流分享,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大量閱讀並做到積累運用,孩子的成績將獲得實質性的提升!



五、堅持每天鍛鍊身體


寒假期間,很多孩子變得好吃懶做起來,家門不出運動不做,每天只顧著吃睡玩。

然而,生活懶散不僅影響孩子的健康和生長發育,更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

所以,家長應重視孩子的假期鍛鍊:

相比上學時,孩子在寒假的起床時間可適當放寬(8~9點為宜),不能無限制地縱容放任;

保證孩子每天有不少於1小時的運動鍛鍊,包括跑步、踩單車、球類運動、散步快走等;

假期時,鼓勵孩子多走動而非久坐、坐車或搭電梯,不放過任何一個鍛鍊身體的好機會;

運動前要做好熱身,當孩子運動出汗或打濕衣服時,應立即換衣或添衣,謹防著涼感冒。

擁有強壯的身體和過硬的免疫力,孩子才能在求知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力!

寒假是實現彎道超車的好時機,要想取得更優異的成績,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做好這5件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AR5u28BUQOea5Owlg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