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微博看到一個熱搜#和爸爸說自己離婚了#,點進去看到這樣一段聊天記錄。
在爸爸的回覆中,有這麼一句很感人的話:「勸你結婚,不是為了讓你嘗盡人間苦,不是為了讓你延續香火,而是想讓你體驗下屬於你自己的幸福。」
很多網友都被這句話打動,因為現實太難了,這樣的爸爸令人羨慕。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把結婚這件事,當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個任務。時間一到,程序啟動,任務發布,尋找目標。然後就差不多得了,就湊合過吧。
知乎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讓你最終選擇了結婚?
在點進問題之間,我想當然的以為,應該是愛情吧,可大多數的回答卻讓人大跌眼鏡。
有人說,壓力太大了,每天除了難纏的客戶以外,還要應付我那比客戶還難搞定的爸媽,生活中難纏的對象有一個就夠了,所以我選擇了客戶,向爸媽低頭。
有人說,順其自然唄,相戀8年了,和他熟悉的就像左手摸右手一樣,也談不上選擇不選擇,不結婚我還有下一個八年嗎?
陸琪老師曾經說過,我們要區分什麼是真實需要和需求恐慌。
就比如現在很多人年紀一大,周圍所有人,親戚、朋友、父母都在和你說同一件事情:差不多應該找個男朋友了,差不多應該考慮結婚的事情了。
很多姑娘會在這些言論的催促下,變得恐慌,於是她們去相親了,戀愛了,結婚了,快一點的整個過程甚至不超過一個月。
這是需求恐慌,和你真的想談戀愛,真的想和一個人結婚是不同的。
02
收到過這樣一個私信,姑娘和男朋友戀愛5年了,照理來說已經到了要考慮結婚的時候,家裡人也催個不停。
但姑娘內心其實是忐忑的。
她說:
「我發現他偶爾會用言語來辱罵我,說我胖,說我不上進,說我離開他就沒人要了。聽了這些話我會很生氣,但事情過後他又會來哄我,就是老話說的給一巴掌又給一顆棗。除了羞辱我以外他也會經常發脾氣,我總是害怕他會打我,雖然沒動過手,但就是生氣起來蠻令人害怕的。
因為在一起的時間很久, 也住在一起很久,除了結婚證和婚禮以外,說真的相處模式和夫妻差不了多少。
大家都說,好結婚了呀,一直拖著幹什麼,反正總要和他結婚的。我自己也是這麼想的,如果不和他結婚的話,我這輩子可能就遇不到更好的人了,也浪費了自己五年的時間。可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很多人都說,戀愛的時候有點小毛小病小摩擦,都再正常不過了,結了婚就好了。可結了婚真的會好嗎?
其實並不然。
一個還沒有結婚前,就已經各種言語羞辱的男人,難道還指望結婚後他會突然改過自新,對你好得不得了嗎?
我們都知道這是胡扯,可姑娘依舊放不下,因為時間是實打實的,和一個人在一起越久,沉沒成本就越大,自然捨不得離開。
可相比於以後五十年人生的幸福而言,這五年甚至不值一提。
人這一輩子,總要勇敢一次,為自己做點什麼的。
03
電視劇《誰說我結不了婚》中有這樣一句台詞:「為什麼過了適婚年齡就一定要結婚呢?按照您的說法,是不是過了平均壽命,人就該去死了呢?」
沒有什麼年齡一定要做什麼事的說法,越來越多的姑娘晚婚,都是因為在等待一個自己心甘情願去領證的人。
朋友路路就說過類似的話:「如果我結婚的話,一定是要找一個喜歡得不了的人,才願意的。」有人會覺得天真可笑,但也有人佩服她願意等待和依然相信愛情的勇氣。
畢竟是一輩子的事。
是啊,結婚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寫起來簡單,可執行起來卻是一輩子的事情。
是你想到以後要和這個人過幾十年,都不會覺得膩歪,不會覺得想要逃離的人生;
是你每天早上一睜眼就能看到他,每頓飯都要一起吃的人;
是你生病難過時想依靠,開心幸福時想分享,好玩的地方想一起去,好吃的食物想一起品的人;
是你光是想想這樣的場景,都會覺得開心的人。
還有什麼能比讓自己歡喜,讓自己舒心更重要呢?有人覺得是有的。
經常收到一些私信,姑娘會在離婚前問,我離婚的話,孩子怎麼辦,孩子要失去一個完整的家庭了。我父母怎麼辦,父母要被人指指點點,在背後說閒話了。
可你唯獨忘了問問自己怎麼辦,如果你不離婚的話,你怎麼辦呢?真的開心嗎?真的能得到幸福嗎?
不管是結婚也好,還是離婚也罷,我們窮盡一生所要追求的事情,就是讓自己過得幸福。就像那位父親所言:希望你體驗自己的幸福。做到了這一點,我們也不算是白來這人生間一遭。
遇到事情,多問問自己。
陸琪老師說過,我們要學會做人生的小選和大選。
今天吃什麼明天去哪裡玩之類的人生小選,你大可放手讓別人去做,因為這改變不了你的命運。和誰結婚、要不要結婚之類的人生大選,你一定要自己抓在手裡,因為沒有人可以對你的人生真的負責任,除了你自己。
人生是只有一次的,不要害怕選錯,不要害怕擔責任,跟著心走,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