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隱都市的演繹者》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誰?不可能

2020-09-24     黑曉生

原標題:《目隱都市的演繹者》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誰?不可能

導語

日本動畫《目隱都市的演繹者》是一部帶著科幻意味的作品。不僅劇情玄幻有趣,其畫風也非常有藝術感。可以說這樣的動畫一眼就讓人感覺是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動畫《目隱都市的演繹者》講述的故事也非常簡單,家裡蹲的無業男認清自我的過程。現實生活中的男主可能是那種讓人無法理解的廢柴。渾身散發著讓常人難以理解的氣息。但是在這部動畫裡面,有了電腦科技的加持,以及美好畫風的詮釋,才讓這部動畫變得美型又好玩。

動畫真切地探討了男主這樣的人為什麼會選擇家裡蹲。或許生命就是這樣,不是所有人都習慣生活在陽光底下,自由自在的交友的。總有些人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裡面,連站在大眾的面前都做不到。而像男主這樣的人,就是因為內心的陰暗,以及一些不想要面對的過去等事情,才逐漸變成長大之後的樣子。

這部動畫在敘事的時候擅長用一種常人難以理解的方法,比如男主回憶起的過去,明明背景是在以前讀書的時候,然後除了教室之外的地方卻成了建築場地。而男主妹妹如月桃在回憶起過去的時候,面對遭受身邊眾人非議的場景時,那些有關人的畫面卻全部都變成了留聲機。流言蜚語化身成了機械的重複誦讀,這或許也是另一種帶有哲學意味的表現形式吧。

1、 社交恐懼症追求內心真實的自我

  • (1) 、過於自我的生活是孤單的

《目隱都市的演繹者》中男主如月伸和妹妹如月桃的成長環境可以算是畸形的。他們的父親小時候為了救溺水的如月桃而死亡。只留下三個人相依為命。

後來如月桃成為了偶像。聽起來好像很好,但究其根本卻是因為如月桃被人說了很難聽的話。可即便是經受過那麼多流言蜚語的攻擊之後,即便是被罵沒有內涵,被罵浪費資源之後,如月桃依舊改變不了自己活潑開朗的性格。且還要顧及自己偶像的身份,被迫的努力生活。

但努力的背後,卻是無盡的孤獨。對於這對兄妹來說,彼此應該算是世界上僅有的親人了吧?但是他們之間卻好像始終隔著距離一樣。

如月桃始終被過去的悲傷追趕著,而如月伸已經打算籌備物資,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都不會走出家門。事情原本應該按照計劃中進行,最後卻反倒因為一個組織的出現發生了改變。

  • (2) 、或許電腦里的那個無生命者也能是孤單生命里的一點熱鬧吧

動畫中出現的高科技,也就是男主如月伸電腦中的那個無生命卻有智慧的機械程序還是比較有趣的,事實上也正是因為那個機械程序的幫助,如月伸才會被筆者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開始與這個世界發生了交集。

社會上像如月笙這樣的人應該有很多。他們可能是因為一些事情從而產生了逃避世界的想法,也可能是因為自己早早確定了人生理想,想要及時行樂?或者是其他原因,而選擇讓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

社會對這類的家裡蹲族還是抱有偏見的。但偏見不能消除這類人的存在,其實仔細想想的話,一個人生活在家裡面,如果沒有對社會造成危害的話,好像也並不是不能接受。

2、 怎麼可能從開始就知道自己是誰?

  • (1) 、誰的人生沒有過迷茫

其實《目隱都市的演繹者》應該算是比較適合年輕人的一部動畫,無論是裡面出現的角色,還是角色們所做的毫無意義但有趣的事情等等,都讓人感覺生命有種被消耗,且人們無法獲得快樂的感覺。

對於年輕人來說,迷茫應該算是常態吧?其實有些時候,很多道理大家都懂,比如你要生活在陽光底下,做一個快樂的人,有正常的工作,去過正常的生活。男主如月伸其實也可以選擇去做一個正常的人,而不是成天與電腦人接觸。但有些時候真的是想就可以不做了嗎?

比如如月桃也可以選擇忽視身邊人的非議,也可以選擇堅定地走自己想要走的道路,畢竟她在繪畫上有自己的天賦,單憑這點已經超過很多人了。

可最後的最後,無論是如月伸還是如月桃,都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那條道路或許令他們感到舒適,也可能讓他們感到痛苦。現在的年輕人應該算是生活在最好的時代裡面吧?物質的豐富已經不會讓人被餓死了。可也正是因為如此,物質上的豐富,身體上的強大卻無法阻止精神上的匱乏。

有些道理不是不懂,只是懂得和體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罷了。

  • (2) 、創造不了任何價值的人,就是失敗的嗎?

或許也正是因為人們對精神世界的過度追求,這個時代裡面出現了很多所謂的名人,名人們都在大眾面前詮釋自己對生命或者是未來的想法和理念。比如之前某個名人宣稱自己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名人的成就是顯然的,但名人的努力就真的是可以複製了嗎?

這是最好的時代,卻也是最令人焦慮的時代。沒有人會說剛剛好就可以,大家都在說要努力才行。而努力的背後就是創造價值,成功學和網絡雞湯的確被越來越多的人厭惡了,但努力就能成功的想法卻不知不覺間已經深入人們的腦海中。

我們都在追求標準意義上的成功,毫無意義的事情就是沒有價值,但那就一定是錯誤的嗎?《目隱都市的演繹者》有不一樣的回答,因為這部動畫中的人們都在做著看起來沒有意義的事情,說著看起來沒有意義的話,卻奇怪的讓人想要去看。

3、 自私是對生命的過度關注

說句難聽的,誰不自私呢?其實自私是正常的,但為什麼會成為一個貶義詞?那是因為有些時候過度的自私會侵犯社會的一些權利。但不知道你發現沒有,現在自私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即便你不願意承認。而根本原因就在於人們對精神世界的過度追求,過度關注自我,也算是自私的一種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xI9v3QBd8y1i3sJM37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