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上映的兩部華語電影,在海外取得空前成功

2019-07-12     週遊世界電影

本世紀初的時候,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開放,無論是內地還是香港電影市場都如臨大敵。但是兩個市場所面臨的競爭方向又各不相同。香港的電影市場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優秀電影人才的流失,隨著很多頂級電影人被好萊塢挖了牆角,另有一些知名度較高的電影人開始在華語電影各個片區串場,如梁朝偉等影星。而內地電影市場的開放,一方面給內地電影人增加了壓力,另一方面則是讓香港電影工作者的重心開始向內地轉移。

在2002年的時候,香港本地的電影工作者,為了挽回香港電影市場的頹勢。推出了號稱「救市之作」的《無間道》,這部影片由麥兆輝和劉偉強執導,由當時香港本地最頂級的電影演員主演。主演兩個主要角色的演員,分別是劉德華和梁朝偉。這兩位在當時的香港影壇,已經是金字塔尖的明星。

而同樣是在2002年的時候,內地導演張藝謀,為了抗衡好萊塢大片對內地電影市場的衝擊,推出了內地電影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英雄》,這部影片雲集了眾多華語明星,其中有動作巨星李連杰,另有主演《無間道》的梁朝偉,另外還有張曼玉、甄子丹、章子怡等華語影壇的頂級巨星。

這兩部當年華語影壇,標誌性的商業大片,在經過了17年後,卻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評價。《無間道》在豆瓣的評分上,毅然封神,評分9.2。而《英雄》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平反和反覆討論後,評分也僅僅恢復到7.2分。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重的,從電影的資源配置上講,《英雄》比《無間道》要高一個段位。《英雄》整部影片的投資為3000萬美元,而《無間道》的總投資約為2000萬港幣,在製作成本上,《英雄》是《無間道》的好幾倍。在明星數量上,雖然《無間道》已經是華語明星陣容的頂級水平,但是《英雄》的明星配置則更為豐富。和《無間道》清一色的香港本地明星不同,《英雄》的明星陣容中同時彙集了內地和香港的頂級陣容。如已經憑藉《我的父親母親》登上國際影壇的章子怡,如已經憑藉在電視劇領域優秀表現而家喻戶曉的演技派明星陳道明。

在電影的創作者上而言,在拍攝《英雄》之前,張藝謀已經憑藉他之前執導的多部文藝電影,奠定了他國際電影大師的地位。和張藝謀不同的是,《無間道》的導演麥兆輝和劉偉強主要是在香港電影圈打拚,他們並沒有太多的國際名聲。但是劉偉強在成為導演之前,曾以攝影師的身份和王家衛合作過。而之前他導演的《古惑仔》系列影片,成為了華語電影史上的一種現象級作品。

就故事題材而言,《無間道》雖然屬於警匪類型片,但是這部警匪片的結構較傳統警匪片更為新穎。這部影片並沒有側重於警匪的一方,而是將勢均力敵的雙方,更人性化的展現在觀眾的面前。而且影片的主創們,並沒有模式化的給影片中的善惡下一個定義。他們只是將故事精彩的呈現到觀眾面前,在有血有肉的警匪之間,觀眾從每個角色的身上,都能感覺到正邪之間不一樣人格的魅力。

影片中的各個角色都非常經典,無論是梁朝偉扮演的警察臥底陳永仁,還是劉德華扮演的黑社會臥底劉建明,以及黃秋生扮演的警隊精英黃志誠和曾志偉扮演的黑幫老大韓琛。

而《英雄》對於故事的立意則更為宏大,這部影片的畫面色彩極為絢麗。特別符合張藝謀以往影片的畫面風格,和《無間道》的導演劉偉強一樣,張藝謀也是攝影師出身,在導演處女作《紅高粱》之前,張藝謀有過多年的電影攝影師從業經驗。在成為導演之前,張藝謀曾做過陳凱歌的攝影師。

張藝謀當時拍攝《英雄》這部影片,對於華語電影,特別是商業大片,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這部影片雖然投資將近3000萬美元,但是也收穫了1.7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該片在內地票房當年達到了2.5億人民幣,占內地全年總票房的將近1/4。作為一部商業大片,《英雄》無疑是成功的,但是在口碑上,這部影片特別是在上映之初的時候,張藝謀的水平被影迷很是置疑。

《英雄》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借鑑了之前李安的《臥虎藏龍》,以及王家衛的《東邪西毒》,還有就是在故事的架構上,這部影片還借鑑了張藝謀的偶像,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羅生門》。張藝謀將如此多的元素雜糅在一起,形成了日後風靡華語影壇的「中國風」大片。

在武俠的架構之下,這種「中國風」大片試圖裝下更多的故事內容,在形式上,很像是黑澤明將一些人性的命題,放在武士片中探討一樣。但是往往故事講述的不如黑澤明的影片那般的渾然天成,在多重元素的疊加之下,讓觀眾欣賞起來總會有一種違和感。在各個場景的切換中,在故事片段的銜接上,總給觀眾很強烈的拼湊痕跡。

但是作為2002年華語電影的兩部標誌性作品,《無間道》和《英雄》都引領了華語片的風潮。在兩部影片上映之後,華語電影中誕生了眾多的跟風之作。《無間道》之後有《竊聽風雲》系列,《英雄》之後,則有眾多的「中國風」類型片上映。

只是兩種類型片,一種是主攻內地市場,一種則是主攻香港電影。就口碑來看,顯然《無間道》引領的警匪系列影片更為成功。而「中國風」類型的商業大片,雖然在票房上取得了突破,但是在影片質量上卻難以為繼。以至於多年來,這種類型電影產量很高,但是真正的讓觀眾說好的電影,卻寥寥無幾。這兩年,張藝謀導演的《影》和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上映之後,這種現象才略有改變。

造成兩種類型片如此反差的原因,就好像一個精緻的小吃店和豪華大酒店的區別。雖然「中國風」類型片外表更為華麗,但是故事的技巧卻沒有那麼討觀眾喜歡。而以《無間道》為代表的港片,則更像是一個精緻的小吃店,雖然它的畫面沒有那麼的華麗,但是整個影片的故事細節卻處理的非常到位,對觀眾更有代入感。

值得一提的是,《無間道》和《英雄》這兩部影片,均以不同的形式打入了國外市場。其中《英雄》是通過直接在海外上映的形式,狂瀾了1.7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英雄》所創造的這個國外票房記錄,至今未被打破。而《無間道》打入國外市場,則有些曲折。這部影片的重拍版權被好萊塢巨頭華納購得,由傳奇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執導,拍攝了《無間行者》。這部翻拍影片表現得極為成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四項大獎。

17年之後,顯然《無間道》的故事更為經典,在影迷的心目中,也獲得了更多的好評。但是《英雄》也有成功之處,特別是在華語商業類型片的開拓上,它的地位,至今仍然功不可沒。但是在後續的發展中,電影人還需要更多的嘗試,才能更好的完善這一電影類型。無疑《無間道》更為成熟和成功,而《英雄》雖然具有開拓性,但是不得不承認,它當時在很多的細節上做的還不夠完善,特別是忽略了最基本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xFpYWwBUcHTFCnfgX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