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工作和繳納社保過程中,很多人對於自己的人事檔案從來沒在意過,從來沒想過檔案的事情,但臨近退休,突然聽說檔案很重要,甚至涉及到養老金的多少,於是著急了。但是著急也沒有呀,並不知道檔案在哪裡,這下應該怎麼辦呢?
退休為什麼需要檔案?
現行的社保制度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所以特別對於在社保制度之前參加工作的「老人」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檔案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尤其是「視同繳費年限」,如果你有「視同為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丟了檔案也就無法證實。在計算養老金多少時,只能依據你的社會保險實際繳費年限來計算了,這樣就少了「視同為社會保險的繳費年限」,十分可惜。
所有人退休都需要檔案嗎?
1.在實行社保前參加工作的原國營企業正式工,因為計算退休待遇時要牽涉到視同繳費年限,故必須要以人事檔案為憑據。
2.改革開放企業轉制後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辦理退休手續時原則上還是要求提供檔案,但如果不涉及到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等情況需要查證檔案外,可以不要檔案。
3.沒有工作單位的靈活參保人員沒有檔案,因此可以不提供檔案。
4.農業戶口沒有檔案的在辦理退休時是可以不用提供人事檔案的,但如果早期是農業戶口之後轉成了居民戶口的是需要提供個人人事檔案,因為在農業戶口轉居民戶口時會有一張轉移卡,即使之前沒有其他檔案材料,檔案中至少也會有一張轉移卡,所以在辦理退休時應提供個人檔案。
5.檔案一直在自己手裡,這種情況本人應先持檔案到戶口所在地的人才機構去做檔案激活,激活後按規定將檔案借出交由社保中心查檔後辦理退休手續。
怎麼知道自己的檔案存放在哪裡?
1.有工作單位的人,檔案一般存放在自己的工作單位;如果工作單位規模較小沒有存放檔案的條件,員工的檔案會由單位寄存在當地人才市場。學生的檔案是存放在學校學籍科。
2.畢業後檔案轉回原籍的,就直接到原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去查。各地情況也不太一樣,有的地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設有檔案管理中心,直接管理各類檔案;有的市縣則設置下屬人力資源中心(人才市場),所有接收回來的檔案都歸到人才市場管理。
3.社會人士的檔案會存放在單位或者人才市場。可以去單位檔案管理處查詢自己的檔案。如果單位將員工的檔案寄存在人才市場,可以通過電話或網絡查詢自己的檔案。
退休後,檔案又去了哪?
1.如果是企業的退休職工,退休手續肯定是由你工作的原企業來進行辦理的,當社保部門為你辦理結束社保手續以後,你的個人檔案還會返還給原單位,然後由你原來的企業繼續為你保管,就是說,你的職工檔案還在你原來上班的企業。
2.如果是事業單位人員,個人檔案通常會被放在人社局,如果說你是在原單位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話,那麼你的檔案會在相應的組織部檔案室里,當你到了退休年齡辦理完相應的退休手續以後,你的檔案原則上還會遵循從哪裡來就到哪裡去,還會繼續存放在你在職時的檔案室裡面繼續的保管。
3.如果是個人繳納社保辦理退休,也就是以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的勞動者,在最初繳納社保個人檔案就已經存放在人社局的代理中心,然後正常的流程是,靈活就業人員的手中應該有一份檔案代存協議,這份檔案代存協議是為了方便靈活就業人員查詢或者是轉移檔案使用的,如果靈活就業人員在繳納社保期間沒有找到新的單位,不需要轉移自己的檔案,那麼靈活就業人員的檔案就一直存放在人社局,在靈活就業人員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直接來到人社局申請退休即可,靈活就業人員的檔案也始終會在人社局。
時代的發展確確實實給我們帶來便利,但檔案依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為了避免給後期帶來麻煩,建議認真處理好自己的檔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