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魚爸
1
親子閱讀這件事,我原本以為如今的爸媽應該都會重視。
因為你瞧,幼兒園園長會時不時會提醒幾句。
還有小學,到了放寒暑假,很多媽媽就把書單拍一張照片發我,說是老師安排的,想買。
每年的4月23號世界讀書日,全國都在談論閱讀。
結果呢?
還是有很多孩子從來沒有聽爸媽講過一本繪本故事書。
自己也鮮有機會接觸課外閱讀。
堅持給孩子閱讀的父母,常常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有媽媽不重視這事。
就好像是兩個世界的人,白天不知夜的黑。
有時要讓一個孩子愛上閱讀,真的很難。
因為很多孩子從他生下來到上小學,家裡除了教科書就只有作業本。
特別在農村地區,這樣的情形更為常見。
我們一直在談教育資源不公平,說農村不如城市,小城市不如大城市。
其中最可怕的不是不公平,而是對待生活及學習的態度。
比如對待孩子閱讀的態度,常常能看出父母的格局。
資源是不可能完全公平的,就算你都在一座大城市,好的學校和好的老師畢竟有限。
你擠進去了,是幸運的,但還是只有極少數的人有這份幸運。
其實,占有資源的好壞有時候就好像出生時投胎一樣,沒得選擇。
但是我們能選擇,怎樣培養自己的孩子。
給孩子什麼樣的家庭環境,給他什麼樣的習慣?
2
請努力把孩子培養成愛書的人種。
這句話放在前幾年,甚至這幾年還是有點不搭。
因為我們中國人都在忙著掙錢。
很多人培養孩子的目的是將來有一份好的工作,培養一個會掙錢的孩子。
對了,還要培養一個打架不吃虧的孩子。
前幾天,一個朋友在我們小區附近給兒子一口氣報了三個課外班。
一個是跆拳道,他說不能讓孩子打架吃虧,還能磨鍊他的意志。
另兩個就是課外補習班,因為孩子的語文和數學都跟不上,不補不行。
然後他兒子的寒假就計劃在這三個地方度過了。
其實那個孩子我見過,非常乖巧安靜,喜歡閱讀。
但是他爸爸不覺得閱讀好。
有一次我送書給他,他覺得我是不是家裡書太多了。
幸好孩子喜歡。
我說平時讓孩子多閱讀,這些補習班報太多了作用有限。
他朝我一笑說全班都是那樣。
可你知道麼,親子閱讀比上才藝培訓班重要一萬倍。
3
請一定要早點給孩子閱讀啟蒙。
有一位媽媽說自己三歲的孩子表達不利索,吐字總是含混不清。
她問要不要報一個早教開發課程,來促進孩子的表達。
其實,媽媽可以通過給孩子朗讀來讓孩子的情況得到改善。
因為孩子的耳朵聽著媽媽的聲音,就會有信息輸入。
堅持不懈的輸入,然後鼓勵孩子平時慢慢表達就好。
當孩子剛剛生下來,他的感官上每天都在搜集信息,努力地感受外部的世界。
當他們慢慢長大3個月大的時候,就會開始抬頭,對你的一些刺激有反應,比如給他一個鈴鐺玩具,他們就會找聲音。
到了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在懷裡蹦躂,每天有使不完的勁兒。
到了1歲,他們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什麼都往嘴裡塞。
到了兩三歲,他們會表現出明顯的興趣愛好。
有的孩子愛上了動畫片,有的孩子愛上了手機,而有的孩子卻愛上了閱讀,喜歡聽爸爸媽媽講故事。
這都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還有父母的用心。
假如這幾年關鍵的成長期內,家裡沒有人喜歡書,或者沒有一個人覺得這個時候的孩子可以進行親子共讀。
那麼你將來肯定會說自己的孩子對讀書沒興趣,可能是天生的。
而實際上,孩子為父母的錯過背著黑鍋。
假如你一直沒有覺醒,一直沒有引導,估計孩子到了上小學,還是沒讀過繪本。
那你怪孩子上課不聽講,課後不閱讀,那就要先反思自己,關鍵的幾年自己做了什麼?
每天有親子共讀時間的孩子,他們的耳朵很靈敏,老師講的信息能馬上收集並且進行轉換。
因為他聽故事的時候,大腦就是這樣進行信息處理的。
有了閱讀習慣的孩子,不會上課的時候跑來跑去,也不會總是惹是生非。
因為閱讀讓他的心變得更加平靜,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4
請堅持每天花20-30分鐘給孩子講故事。
我們家每天的睡前時間,兒子肯定會拿著一本書等你過去。
我這幾年沒有帶他四處旅行、也沒有讓他去報各種培訓班。
感覺最有意義的事就是培養了他的閱讀習慣。
每天睡前,如果我有事,就是媽媽給他講。
總是不間斷地講20-30分鐘。
他說爸爸媽媽不講故事,會睡不著的。
通過閱讀,他懂得了很多東西。
比如讀科普類的書籍,讓他知道我們人類其實很渺小,因為地球只是宇宙中一個小小的星球,還知道原來鯨魚寶寶小時候也是喝奶長大的;知道蝸牛生寶寶原來是下蛋的,而且螢火蟲竟然喜歡吃蝸牛。
讀《我爸爸》,讓他覺得我就好像書里的那個爸爸一樣好玩,動情之處還要抱一抱,親一親。
讀動物故事,讓他為小動物的遭遇感倒提心弔膽,恨不得那些壞蛋都被抓起來。
而他也酷愛地理知識,家裡的地球儀、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常常成為閱讀的參考工具。對四大洋七大洲及一些國家的位置如數家珍。
我從來沒有要求他去掌握多少知識。
可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積累起來了。
這也是我一直在推動親子閱讀的原因。
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成為愛閱讀的人種。
而且閱讀能幫孩子養成一些好的習慣,比如通過《沒牙的老虎》、《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兩本書,感受到了沒牙的痛苦和看牙醫的恐懼。
通過《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肚子裡有個火車站》,讓他養成不挑食的習慣,而且知道吃青菜會讓我們肚子裡的小精靈舒服。
而讀《生氣的亞瑟》、《傑瑞的冷靜太空》讓他知道自己的壞脾氣有很多的傷害,一定要學會去管理好它們,可不能因為發脾氣而傷害其他人。
而且放假在家,我們上午是不開電視的,是學習時間。
我讓他自己選擇。
他總是會選擇一個人在床上翻書,因為那些他讀過的書,都能讀懂了。
只是碰到不認識的字,就非得叫我過去不可。
一個愛閱讀的孩子,真的會給你驚喜。
而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我們自己也在不斷地學習。
有一個愛閱讀的爸媽,不也是孩子的幸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