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標本 大連製作展出

2020-05-24     大連廣播電視台

原標題:世界最大標本 大連製作展出

還記得

2016年在江蘇南通

擱淺死亡的抹香鯨「洋洋」嗎?

它被做成了生物塑化標本

用于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宣傳

5月23日上午,經國際塑化學會公認的世界上第一頭被塑化的抹香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塑化標本,從旅順「開拔」運往金石灘,拉開了《巨鯨傳奇》特展的序幕。

回顧

棘手的龐然大物

2016年2月14日,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洋口港海灘先後發現兩頭擱淺死亡的抹香鯨,就發現地為其取名為「沙沙」和「洋洋」。經專家研究,「沙沙」採用傳統的剝製技術製作骨架和皮製標本,「沙沙」的內臟和「洋洋」整體由生命奧秘博物館採用世界最先進的生物塑化技術製作成塑化標本。

「洋洋」為雄性,體長14.88米,下頜骨4.3米,尾鰭寬3.85米,重達40噸,「洋洋」的製作是世界上首次通過生物塑化技術保存這一龐然大物,沒有任何參考資料,專家組經過一次次推敲論證,才創造出探索生命密碼的傳奇。

過程

複雜的前期準備

2016年2月17日

為防止鯨爆炸,專家組對抹香鯨進行了排氣;

2016年2月18日

專家組進入鯨腹作業,12個小時從抹香鯨體內取出10噸的內臟,並現場製作吊桶,為巨鯨注入福馬林防腐液,福馬林用量近5噸;

2016年2月25日

現場排氣、解剖、防腐工作完成後,專家組立即進行起運前的包裝工作;

2016年2月27日

行駛1850公里,用時36時30分後,巨鯨終於安全抵達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3月9日

經解剖,在抹香鯨胃裡發現一張黑色尼龍漁網,漁網最長約8.2米,最寬約1.7米,其它幾個胃裡空空如也。漁網對抹香鯨的消化系統影響極為有限。目前,「洋洋」的死因仍沒有確切的結論。

600塊模塊巨鯨「重生」

塑化標本要經過浸泡固定、解剖、多聚物的浸滲、定型、修復、硬化6個步驟。因為太過龐大,「洋洋」被分解成了近600塊模塊,其中,骨頭120多塊,肌肉300多塊,還有其它內臟、組織、皮膚等。

專家組用一套鋼鐵內支撐架和外支撐架固定「洋洋」的巨大身體,按照抹香鯨的生理結構,讓「洋洋」恢復成在海中暢遊的姿勢。

因為沒有資料可考,工人只能對照著照片、視頻比對,將600塊模塊一片一片拼接起來。塑化的抹香鯨標本,一側展示內臟、骨骼,一側展示肌肉、皮膚,將抹香鯨的奧秘生動地展現出來。

數字見證奇蹟

目前,「洋洋」的整體製作基本完成,預計全部工作將在2021年完成。

現場

「洋洋」在金石灘安家

5月23日早上8點,吊裝工作開始。據生命奧秘博物館創始人隋鴻錦介紹,為了避免標本在運輸過程中擠壓受損,在吊裝的過程中,採用了「扁擔」設計,通過一根「扁擔」和8個吊點結合,受力均勻地將抹香鯨吊起。

吊裝完成後進行了細緻的固定,以免標本在運輸過程中滑動。「我們採用了兩台50噸吊車和17.5米長的平板車來運輸抹香鯨。」隋鴻錦說。

經過四個半小時的

吊裝、裝車、固定

二個半小時的運輸

「洋洋」終於在金石灘安家

隋鴻錦:

塑化標本不僅利於長期保存,還能形象地展示抹香鯨的內部結構,讓深奧的自然知識變得淺顯易懂。

《巨鯨傳奇》特展

以抹香鯨塑化標本為主線

設置六大展區

「鯨是魚嗎」 「巨鯨家族」

「生存智慧」 「鯨奇歷程」

「前世鯨生」 「巨鯨落萬物生」

展示生物的結構特點

現場進行抹香鯨「洋洋」的後期製作

近距離感受生物塑化技術的艱難歷程

《巨鯨傳奇》特展

開展時間

5月30日

開展地點

金石灘文化博覽廣場

展示期限

9個月

門票價格

60元/人

資料:生命奧秘博物館、大連發布

編輯:郭洋 校對:雪婷婷 編審:海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kmoR3IBd4Bm1__YLT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