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儀式現場。龍崗融媒記者 鍾致棠 攝
深圳市質子腫瘤治療中心效果圖。
深圳市質子腫瘤治療中心
華南首家公立質子腫瘤治療中心 預計4年後服務患者
打造民生高地,龍崗區再添醫療領域重大項目。12月28日,華南地區首家公立質子腫瘤治療中心——在位於龍崗區龍城街道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下稱「腫瘤醫院」)舉行開工奠基儀式。作為深圳市十二項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它的開工建設標誌著這項國際公認的全球先進腫瘤放射治療技術不僅可為深圳和周邊地區腫瘤患者帶來比肩國際水平的治療,而且對提升深圳醫療服務輻射力和國際影響力有巨大的意義。
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宣布項目正式開工,並與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副市長吳以環,龍崗區委書記張勇,龍崗區區長代金濤等一起為項目奠基。
質子腫瘤治療中心項目位於腫瘤醫院南側地塊,是深圳市重點推進的民生工程之一,預計2023年建成,2024年初即可為患者提供治療服務。自2014年7月立項以來,該項目一直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項目主要將建設一棟13層質子中心樓,總建築面積35062平方米,地下1-3層為質子治療室及配套醫療用房,地上4-10層為診室和病房等。計劃總投資約16.48億元,其中質子設備及配套醫療設備投資8.6億元。經相關專家縝密調研與市場分析,最終決定引進目前國際最先進IBA公司PROTEUSPLUS質子腫瘤治療系統,系統由一台質子加速器、四間360°旋轉機架治療室和一間固定束治療室組成。
據了解,1990年,美國洛瑪琳達大學醫學中心建成了全球第一個建在醫院的質子治療中心,開創了現代質子治療的時代,經過三十年發展,全球接受過質子治療的患者已超12萬人。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國民醫療需求的日益增長,近年來在各地掀起一股質子治療中心建設熱潮。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21日,我國包含港澳台地區在內有在建質子治療中心24家,投入使用4家。
吳以環在致辭中表示,深圳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等名醫名院的交流合作,努力用改革的辦法、開放的思路、創新的機制全面提升深圳醫療水平,以優異的成績慶祝深圳特區建區40周年。還將通過質子腫瘤治療中心的建設,推動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醫、教、研、防全方位發展,並將醫院打造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診療能力最強的世界一流的腫瘤醫院,使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腫瘤防治新高地,全面提升深圳腫瘤防治服務體系能力,為早日實現「病有良醫」提供「深圳方案」。
奠基儀式結束後,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院長王綠化告訴記者,隨著質子中心及醫院改擴建一期、二期項目的相繼啟動,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總建築面積將達到42.85萬平方米,總床位達到2300張,其醫療服務輻射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將進一步提高,逐步達到國家衛健委要求。將建成腫瘤防治高地,立足服務深圳,覆蓋華南,面向港澳台,輻射東南亞的綜合性腫瘤醫療中心。此項高科技醫療技術也將迅速填補深圳腫瘤治療短板,快速縮小與京滬穗等全國醫療中心城市的差距,使深圳躋身醫療先進城市行列。 (龍崗融媒首席記者 姚蘭 通訊員 彭婷婷)
知多D
「質子治療」通常指利用醫用質子加速器將帶正荷電的質子加速形成束流射線後,精確轟擊腫瘤組織,使腫瘤細胞受到極高劑量的電離輻射損傷而死亡的最新放射治療技術,適應症主要有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眼部腫瘤、頭頸部腫瘤、胸部腫瘤、腹部腫瘤、盆腔腫瘤等。
質子治療腫瘤與一般治療方法相比有什麼優勢?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院長王綠化介紹,該方法一是精度高。質子束射線可實現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狀腫瘤的適形治療,逐點掃描治療技術可以將質子束射線的輻射控制在0.5毫米的誤差範圍內,能精確地消滅癌細胞而不傷及正常細胞,相當於「精確定點打擊」。二是副作用小。質子治療解決了以往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對正常組織損傷小,許多腫瘤可不開刀直接選用該技術進行治療。三是對腫瘤的殺傷效果好。質子治療使用的質子束能量集中在癌細胞處釋放,實現針對腫瘤的「立體精準爆破」,腫瘤周圍的正常細胞受到的影響較小。有助於進一步提高腫瘤區域的放療劑量,提高射線對腫瘤的殺傷效果。(姚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深圳吉華醫院效果圖。
港中大(深圳)直屬附屬醫院深圳吉華醫院
規劃建設床位3000張 床位體量全市最大
12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深圳吉華醫院(以下簡稱吉華醫院)舉行開工奠基儀式,這所全市最大床位體量一次建設完成的醫院將為龍崗居民帶來更便捷的就醫體驗。
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龍崗區委書記張勇、龍崗區區長代金濤等參加儀式。
按照規劃,吉華醫院將建成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占地面積近6萬平方米,項目用地橫跨吉華、坂田兩個街道,規劃建設床位3000張。
該項目設計以「基於大型共享醫技平台的專病中心組合的醫療模式」為核心,設計了超大型醫院的醫療規劃,將運用專病中心和模塊化專病單元的標準化設計模式,充分利用複雜地形的高差,結合城市道路規劃,組織不同標高的主要出入口。值得一提的是,超大型醫院的人流、車流、物流都極其複雜,該項目設計方案提出以「城市客廳」為核心的中心輻射網絡化交通,以最大限度簡化流程,減少折返。還將通過設置輔道的方式在吉華路上形成雙層立體交通,分流不同性質的人流和車流,打造綠色「醫院綜合體」。項目建成後,將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深圳市醫療衛生資源布局,促進深圳市、龍崗區醫療衛生事業健康、高速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衛生事業的整體提升。
「今天能夠在這裡舉行開工儀式,我們十年磨一劍的『劍』終於能夠出鞘了。」當天開工儀式上,吳以環在致辭中感謝市建築工務署和龍崗區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最後終於掃清了所有工程建設障礙。她指出,吉華醫院項目有著市委市政府的期盼,更有市民對這所醫院建成後美好便利生活的嚮往,希望能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將其辦成全國知名、全球一流的綜合性醫院,與深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
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三方在市民中心,簽訂了共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的協議。一流的醫學院一定要有一流的醫院,吉華醫院作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按照國際一流的標準進行規劃、設計、運營和管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會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一起,充分利用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的契機,更多地探索建設一流醫學院和醫院的體制機制。」徐揚生表示,接下來將不僅從基礎設施到運營管理模式,更要從醫學人才引進方面,把吉華醫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醫院。(龍崗融媒首席記者 姚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im8V28BMH2_cNUgV_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