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節縣安坪鎮小治村只要提起姜成英,鄉鄰無人不豎起大拇指。丈夫去世,姜成英數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和多病公公的事跡在村裡傳為佳話。2018年12月,姜成英家庭被重慶市委宣傳部評為重慶「最美家庭」稱號。
丈夫去世撐起婆家一片天
1995年,姜成英和聶迫金結了婚,第二年女兒出生,2003年兒子出生,他們雖然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夫妻恩愛,兒女乖巧,生活的很幸福。人有禍福旦夕,不幸無聲無息地降臨在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2014年3月,77歲的公公被查出患有膀胱癌,手術後多病,行走不便。同年下半年,73歲的婆婆也被檢查出冠心病、肺氣腫、心肌梗塞,癱瘓在床,無自理能力,吃飯、大小便必須依靠家人幫助。2015年農曆冬月,丈夫在外出務工駕駛摩托車夜晚回家的途中,因下雨路滑,在離家不遠處發生車禍身亡。
丈夫的突然離去,姜成英頭上的一片天瞬間轟然倒塌,那段時間,她整日以淚洗面,世界在她眼中已經失去了色彩,生活的艱難讓她畏縮了,甚至一度想過追隨丈夫離去。
「公公婆婆失去了兒子,白髮人送黑髮人,是多麼痛苦,丈夫走了,不能讓這個家垮下去。」然而,看著癱瘓的婆婆、多病公公和年幼的兒女,姜成英意識到,她的生命不僅僅屬於她自己,最終咬牙挺了過來,「丈夫走了,接下來的日子就讓我替他過吧,孝敬老人、照顧孩子就是我的責任。」。
別人介紹對象 她有個條件
當別人夜晚進入夢鄉時,姜成英還在收拾家務;當別人剛剛醒來時,姜成英早已給家人準備好飯菜,再幫老人穿衣、洗漱、伺候他們吃早飯。每日除照顧二老的生活起居外,還要照顧兒女,耕種農活維持一大家的生計……在日後的一年多時間裡,這些就是姜成英的日常。
鄉鄰們看著姜成英一個人孝順公婆、撫養子女,家裡家外辛苦勞累,都對她豎起大拇指,更有好心人張羅著為她介紹對象。一開始她是不大願意再婚的,覺得自己雖艱難但還能照顧這個家庭,擔心沒有人願意照顧根本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老人。
姜成英說,孩子和公婆支持她組建新家庭,她才邁出了這一步。但對別人介紹的對象有一個條件,就是對自己前夫的爸媽也喊「爸媽」。
2016年,姜成英與潘仁燈相識了。潘仁燈是甲高鎮人,他從小父母雙亡。同年8月,潘仁燈「嫁」了過來,一起組建了現在這個6口之家。
潘仁燈說,像姜成英這樣有孝心的人,對老人好的人,心地肯定善良,找她沒錯。姜成英說:「我把自己的事兒告訴他,這些年,我早就成了前夫爸媽的親閨女,他願意跟著我一起喊前夫的父母『爸媽』,他很老實,讓人能依靠。」兩人結為夫妻後,潘仁燈和姜成英一起承擔起了贍養兩位老人的擔子。
未來理想是帶領相鄰一起致富
談起以後的生活,姜成英滿是樂觀:「累是累了點,但收入也是實實在在的,現在趕上國家好的政策和幹部的關心幫助,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未來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說到這裡,姜成英臉上又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面對現在的6口之家,姜成英夫婦勤勞肯干,2017年,他們利用5萬元扶貧金融貸款養了10多頭肥豬,2018年又發展了8頭母豬,共同撐起了這個家。2018年養豬毛收入在6萬元以上。
「今年我家已發展生豬50餘頭,母豬7頭,計劃進一步擴大生豬養殖規模,今年預計年毛收入在10萬以上。同時,我還將自己的養豬技術分享給鄉鄰,帶動鄉鄰一起發展致富。」姜成英說。
來源:美麗新安坪
原標題:【仿·先進典型】奉節兒媳姜成英撐起婆家一片天 爭當脫貧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