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交叉感染,醫院是否應該取消發熱門診?

2020-02-18     健康界國際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刻,各醫院發熱門診起到了關鍵作用。不漏掉任何一個疑似病例是發熱門診人員此時最緊迫的工作。儘管沒有在一線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但他們無疑是防控戰線上最重要的「哨兵」。

我國是在抗擊SARS之後,各地開始逐步設立發熱門診,很多三甲醫院的發熱門診堅持24小時不間斷接診發熱病人。但縱觀其他國家,發熱門診並不是醫療機構的標配。在此次抗疫過程中,已有專家建議,發熱門診的設置和接診方式或許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發熱門診,防疫最前端的「尖兵」

1月27日,北京最大的民營兒童醫院--北京京都兒童醫院收到昌平區衛健委下發的紅頭文件,要求其將發熱門診延長至24小時。彼時正是抗疫最膠著的階段,收到紅頭文件的京都兒童醫院立刻啟動了應急機制,幾位在休假的醫護人員也迅速回到了工作崗位。

冬春季節是發熱門診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患有病毒性感冒、肺炎、支氣管炎、流感的病人,總能將發熱門診填滿。今冬,平均每天70名左右患兒,從接診量來看,對於京都兒童醫院來說壓力並不大。「現在患兒家長都很慎重,孩子輕微感冒會選擇在家觀察,因此只要來到發熱門診的病人,大部分病得比較重,這也給醫生對患兒的甄別和治療帶來挑戰。」京都兒童醫院行政院長劉強說。

作為新冠肺炎北京定點篩查機構,京都兒童醫院接診患兒會首先詢問流行病學史,重點是最近是否去過武漢,是否接觸過從湖北來京的人員。截至目前,該院總共採集並送檢三名患兒標本。三名患兒都有武漢接觸史,胸片有肺炎表現,體溫較高。經過市疾控中心連續兩次檢測後,三個孩子都沒有感染新冠肺炎,最終確診支原體肺炎。劉強記得,三個孩子和家長在等待結果期間被隔離在醫院,醫生給孩子做好規範防護和常規治療並補液。

「不能輕易給一個病人『扣帽子』,又不能漏診一個患者,這對醫護人員來說是個難題,在溝通上考驗更大,畢竟每個人對疫情的理解程度都不一樣。」劉強說,在溝通過程中,醫生需要讓患者家屬充分感受到自己完全是為對方著想,希望孩子儘快排除疑似或確診,從而繼續規範化治療。

有專家建議取消發熱門診

目前,包括京都兒童醫院在內,幾乎所有醫院發熱門診都可以做到將疑似病人立即隔離,但在武漢爆發新冠肺炎之初,卻很難做到這一點。武漢大學彭志勇團隊研究發現:40%以上新冠肺炎源於院內交叉感染。研究中報告了一例疑似「超級感染者」,這名患者傳染了至少10名醫護人員和4名患者。

為避免交叉感染,各家醫院做足功課。其中包括使用送餐機器人、關閉中央空調等,但各醫院發熱門診仍然是發熱病人就診首選。如何避免病人在發熱門診中發生交叉感染,是醫院面臨的大考。

原黑龍江省醫院急救中心主任關衛就此建議,發熱門診可以考慮改變就診方式。

儘管這個建議相對極端,但是關衛卻有自己的解釋。

此前有媒體探訪武漢各醫院發熱門診,從凌晨起發熱門診就人滿為患,一天高達幾百人的接診量,原本去發熱門診就診的大多數患者沒有傳染病,但是在等待期間不得不密切接觸其他傳染病患者。

關衛說,武漢的發熱門診醫生每天必然會接診新冠肺炎患者,醫生不可能每看一個病人就換一套防護服,穿脫防護服要花費不少時間,再加上目前物資緊缺,一名醫生一天可能只穿一套防護服,診室也無法實現每進出一名患者就消毒一次。這可能導致原本沒有新冠肺炎的患者在就診時感染,並造成病毒擴散。

關衛表示,如果無法取消發熱門診,可以改變就診方式,例如實行預約制。患者按約定時間進入診區,每次只能進一人。如果「過號」,患者須在通風良好的單獨區域候診,並保持一定距離。他還建議,除重症患者,原則上發熱門診不接待自行前往就診者。在就診時,接診醫生儘量不接觸患者身體,不關閉診室門。每名患者就診後,醫護人員都要對其接觸過的桌椅和醫療設備進行消毒。

信息化或成減少發熱門診交叉感染突破口

關閉發熱門診的想法看似「瘋狂」,但縱觀國際,專門開設發熱門診的國家和地區卻並不多,急診科醫生就負責接診發熱病人。以美國為例,病人會經過家庭醫生初診,疑似流感病人醫生會按既定的流程進行檢查,如咽試子培養,每年所有醫護人員都強制性要求打流感疫苗。

感控專家、天津市健康教育協會培訓部部長馬嘉睿認為,是否取消發熱門診並不是問題的核心,關鍵在於我國發熱門診要在就診流程和規劃設置上有所改變。比如由專業人員或系統對發熱病人進行篩查和預檢分診,包括測量體溫和核酸檢測等,相當於將確診和治療埠前移,因為並非所有發熱病人所患都是感染性疾病。病人經過篩查之後,再進行下一步問診。「如果所有發熱病人都湧向發熱門診,尤其是在流感季或是疫情到來時候,勢必會造成院內交叉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讓行業內開始重新審視發熱患者診療流程。值得一提的是,藉助信息化建設,在疫情當下,網際網路醫療開始迅速「升溫」。為了減少交叉感染,很多醫院專門為發熱病人開發「線上診療」。山西同煤集團總醫院就開發了新冠肺炎智能導診平台。副院長陳向東告訴健康界,患者只需要在平台上輸入個人信息和症狀,醫生就會立刻進行解答,此舉就是為了讓發熱患者儘量避免在疫情防控期間來醫院就診。

有專家認為,網際網路問診是發熱門診篩查的一種形式,在院內感控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當下,信息化互動平台的完善,或許可以為發熱門診的轉變「插上翅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d-WWHABgx9BqZZIzN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