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記不太清上次在家過中秋是什麼時候了。
高中的時候學業緊張,常常暑假只放幾天就又開學了。中秋倒是有放假,也只是半天。學校離家遠,一來一回就得耗上一天的時間。同宿舍的舍友都是本地人,也有邀請我去她們家過節的,但我總覺得,中秋和新年,要麼不過,要麼還是得和家人過,總是婉拒別人。
每次中秋的晚上,宿舍空空的,平時喧囂的學校,比荒漠還更像荒漠
出去購物,走在街上聞著別人的飯香,就想起了母親拿手的清蒸魚。說來也奇怪,在外多年,沒有吃過和母親蒸出來一樣味道的魚。那魚也偏得讓母親蒸,什麼時候下鍋,什麼時候澆油,母親總是把火候把握的很好。默默的咽了口水,回宿舍。
大學了倒好一些,也許是習慣了在外,也許是因為有好些舍友不回家,顯得自己也不是那麼寂寞。
於是大家約著一起出去聚聚,也算過了個節。
舍友真的像家人。大學是奇怪的時期,明明是成年人了,本來交情不會太深才對,可能是因為朝夕相處,反而覺得和舍友更像家人,寒暑假回家見到父母,總是簡單的打打招呼,說說學校里的趣事,除此似乎也就無話了。
回了學校見到舍友,倒像多年不見的親人,回校的第一晚總是嘰嘰喳喳的分享或吐槽自己在家時候的事情,第二天一群人都頂個大黑眼圈去上課。
今年照例和家裡打了電話問好,然後和舍友約著。
吃完飯回到宿舍,班長打電話讓我們去食堂領月餅,還是鹹蛋黃味兒的。
有個舍友吃著月餅,忽然說:「沒有在家吃月餅,好像這個月餅也沒有了靈魂。」
我想,有太多人因為工作、學習、責任而沒有辦法回家。醫生護士得值班,軍人得守邊疆,白領得為了業績拚命努力,外賣小哥為了我們的一頓飯而奔波。
我們也一樣,為了求學,來到陌生的城市學習。為了心裡的夢想選擇離家。
城市的燈光太亮,到了深夜也不會完全暗下來,我們無法看見和故鄉一樣閃爍的星星。
中秋,我們望不穿天上月,也不清這是不是好時節。
我們有一百個理由回家,也因一個理由而不回家。
但全世界的月亮都是一樣的,即使不回家,隔著地域看著一個月亮,也是好的。
雖然不在家吃的月餅和外賣一樣毫無靈魂,但現在的分別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團聚。
祝所有在外的遊子中秋節快樂,記得和家人打個電話,聊聊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