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順德飯店 | 可以住的民國博物館

2020-05-22   微博旅者志

原標題:利順德飯店 | 可以住的民國博物館

1863年,英國傳教士約翰·殷森德得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皇家租契」的手諭,修建了當時的亞洲頂級酒店:利順德大飯店。飯店名稱「利順德」出自孟子「利順以德」。這裡是《中國荷蘭條約》、《中國丹麥條約》、《中葡天津通商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的簽字處。美國第十八屆總統格蘭特將軍曾在利順德大飯店會晤晚清重臣——李鴻章;國父孫中山先生北上天津,三次在此下榻;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青年時代在津供職,曾住利順德飯店,並由此發跡;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和皇后婉容寓居天津期間也曾是酒店的常客……許多名人如宋教仁、黃興、溥儀、蔡鍔、梁啟超、張學良曾在此下榻。

從1987年建的海河新翼的大堂,穿過8米高玻璃穹頂的維多利亞中庭來到老樓,光線突然就暗了下來,舊式的玻璃吊燈,配著連成一片的木牆飾板、圖案古樸的織花地毯,踩著的實木老地板發出起伏的咯吱聲……仿佛時間流逝的節奏都慢了下來,跌入另一段時空。

在利順德,被人形容得最多的一個詞是「穿越」。穿行在飯店的走廊,和許多名人不期而遇,他們曾下榻過的房間門口釘著錚亮的銅銘牌:325房間住過被迫退職的徐世昌及家眷,黃興在228號房間草擬講稿進行「二次革命」,288號中山套房和388號胡佛套房是名副其實的總統套房,如今每晚市價15000元。調動下想像力,當年的情境便一一撲面而來:李鴻章忙著籤條約,孫中山在開會,梅蘭芳在練嗓子,胡佛和夫人喝著下午茶,舞池裡溥儀和婉容在跳探戈,蔡鍔和張學良在等待心尖上的那個她……這裡甚至還擁有中國第一家酒店博物館,收藏著各種有歷史的老物件,拭去蒙塵便擦亮一段故事。

迎來送往間,2013年利順德飯店已有一百五十歲。它是中國首間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酒店,在2010年全面改造後,又成為國際酒店集團喜達屋在中國地區的首家「豪華精選」酒店。「豪華精選」品牌更專注在世界各地發掘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酒店。如今的物質時代,堆砌奢華沒有盡頭,難以比拼高下,反倒是歷經歲月沉澱下的歷史,才是一種無法取代和複製的真正奢侈品。

華北最早的外資飯店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埠。各國公使取得常駐北京的權利,但非使館人員,包括政府官員和軍隊都無法常駐北京。作為京師的入海口和門戶城市,天津自然成為他們活動的首選。

1860年,英法在天津城東南五六里的海河沿岸劃出一片租界。1861年,最早一批湧入天津的13位淘金者中,就有一位英國聖道堂傳教士殷森德。他抱著傳教的熱忱來到中國,與夫人創辦了天津最早的教會學校。1863年春,殷森德仿照其他英國商人,用傳教得來的600兩紋銀承租了一塊土地,建起一座帶有印度風格的簡陋西式平房,兼做貨棧、洋行和旅館。這便是利順德大飯店的雛形。利順德一名,來自殷森德(John Innocent)姓氏的音譯,又從《孟子》中取「利順以德」的三個字相配,一個店名就體現了中西交融的細節。

此後20多年中,殷森德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傳教事業上,無暇顧及利順德,飯店一直沒有大發展。1886年,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長德璀琳成為利順德飯店的第一大股東,開始實際管理飯店。當時租界內出現了大量西式建築,使利順德飯店不得不把改建及時提上日程。在德璀琳的主持下,原先的平房被改建成維多利亞風格的三層樓房,沿街立面建有聯通式的木製游廊,可以眺望隔街相對的著名維多利亞花園和戈登堂。飯店一頭是哥特風格的五層高方磚角樓,氣勢不凡,成為當時天津最宏偉最豪華的建築。

德璀琳一心想把利順德建成一座超級豪華的飯店,也是為了彰顯自己日益顯赫的地位。不過由於當年取暖設備的限制,屋頂上煙囪林立,今天看來比較煞風景,但在當時,卻是利順德作為豪華飯店的標誌之一。這些煙囪並沒有保存下來。此後的近四十年中,各國的官員、商人、洋行買辦都紛紛以利順德飯店為參照物,建立了無數帶有本國特色或中西合璧的樓群,構成了今日海河老街區的壯觀華麗。

「總督府飯店」:清末的外交舞台

開埠後的天津由漕運碼頭一躍為華北經濟、政治的中心城市。從1870年起,清廷設北洋通商大臣並由直隸總督兼任,李鴻章開始擔任此職長達20餘年。原駐保定的直隸總督署後也遷到天津。清政府為觀念所囿,更願把外交局限在「地方」。北京雖有總理衙門主管對外事務,但朝中官員畏怕洋人又不懂洋文,往往把事情推給李鴻章。他成了國家外交全局的實際主持者,一位英國外交官曾評價:「總理衙門只不過是李鴻章大學士在天津的衙門的一個分支機關」。這一時期的天津堪稱是中國的外交場,清政府的第二個權力中心。

利順德飯店在19世紀八九十年代,往往被叫做「總督府飯店」,說的就是直隸總督李鴻章和飯店經理德璀琳的深厚淵源。1864年,22歲的德璀琳來到中國,1877年起任天津海關稅務司達22年之久。他任煙台海關稅務司時協助李鴻章與英國人談判,開始為李所賞識,兩人在此後十幾年間結下「深厚而持久的友誼」。到1901年李鴻章去世,他都一直是李搞洋務運動的左膀右臂。據說當時北京的外交使團如果不先到天津拜見李鴻章和德璀琳,就什麼事也辦不成。德璀琳改造利順德,背後也有李鴻章的多次催促,催他建一個帶衛生間的豪華飯店,供其接待外國使節。

德璀琳在天津擁有相當的影響力,被稱為租界公共生活的領袖。早在1883年,已成為利順德主要股東之一的他,便促成利順德飯店投資建造了拖船「利順號」,由於李鴻章和德璀琳的關係,這艘船經常承擔北洋海軍的航運任務。天津告別土路時代的第一條碎石道路,也由利順德飯店1887年出資鋪設,標誌著中國現代道路建設的起步。

1870年天津教案發生後,不少外國的駐津領事館為尋求安全,紛紛搬進租界。當時只有少數國家有能力很快建起單門獨戶的建築,作為租界最顯眼的利順德飯店,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英、美、日、德等多國領事館的集中駐地,見證了清政府與西方各國的外交風雲。《中國丹麥條約》、《中國荷蘭條約》、《中葡天津通商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都是在利順德飯店簽訂的。

洋務運動也給利順德帶來了實惠,它在技術硬體上曾引領中國酒店業之先:第一家配置電風扇、自來水和中央暖氣系統,第一家配備電話和開通電報,第一家使用發電機為客房和娛樂設施提供照明……資料記載利順德還是最早安裝電梯的飯店,1898年飯店就斥巨資引進電梯。飯店現存一台老式手搖電梯,是1924年飯店加建四層北樓,從美國奧的斯(OTIS)電梯公司購回的,至今仍可自如運行,據說聲音還很小。此時的利順德飯店無疑是奢華先進高端的代名詞,將西方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帶到了中國。

民國時期的避風港

1908年11月,利順德飯店迎來一個跛足的英國商人,打扮地道,卻長著一副東方人的面孔。原來他是化了裝的袁世凱。

僅僅一個多月前,光緒帝與慈禧太后先後一日而亡,據說光緒臨終前在硯台處留下了「必殺袁世凱」的遺言。而袁早得到密信,立即向好友英國駐中國公使朱爾典求救,在朱的安排下躲到了天津的利順德飯店。一則是飯店在洋人的租界,載灃難把他怎樣;二則身處天津,京城裡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耳目。

攝政王載灃想除掉袁世凱已難上加難。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就夥同黨羽逐漸壯大為一個軍事政治集團。載灃最後只得以宣統皇帝的名義頒布諭旨,准袁世凱因「患足疾」回河南老家養病。

袁世凱並非獨例。清帝退位後,中國進入派系紛爭、權柄頻頻易手的混亂時期,你方唱罷我登場,北京成為各派勢力輪番控制的中心,後院天津自然也少不了喧囂亂象。到天津租界置地當「寓公」,成為下野政客們一件非常時髦的選擇,既可託庇於外國特權的保護,又得消息靈通之便利。「府院之爭」後,黎元洪被驅逐,甚至跑到天津在利順德飯店開了間辦公室,仍每天執行總統的職權。無論是徐世昌還是曹錕,下野後到天津做寓公,都選擇在利順德暫避一時。

孫中山一生中三次來到天津,多次下榻於利順德。1912年4月孫中山將臨時大總統的位置讓給了袁世凱。同年袁邀他北上,共商國是。8月23日孫中山抵津後,住進了利順德飯店。充滿救國理想的他已被袁世凱的步步為營弄得筋疲力盡,赴京會談前,他在利順德向各地發出電文,表示「國民之願意讓步,為共和,非為袁氏也」,透出一絲無奈的辛酸。

等到1924年再次入住利順德時,孫中山已重病在身。他應馮玉祥之邀來京,此時北京政變剛結束,曹錕倒台,正是軍閥勢力爭奪最為複雜的時候。孫中山後來還在利順德飯店指揮過全國反對軍閥的鬥爭。如今的288號孫中山套房,還依稀保留著舊日的氛圍,除去四柱英式木床和仿古電話,客廳陳列的一張八人會議桌是孫中山當年用過的舊物。1990年,94歲的民革中央名譽主席屈武為這間套房題寫了「翠亨北寓」四字匾額。屈武還指認了1924年在此開會時孫中山所坐的位置,他不依地位高低坐桌子端首,而是選在左側中間就坐,十分謙遜有禮。

出入利順德的客人中還有退位的清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後,1925年2月他在日本特務的保護下化裝成商人,坐火車來到天津,住進了日租界宮島街的張園,後搬到靜園。在天津他靠變賣清宮裡帶出的古玩字畫,依然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溥儀極好美食,他和皇后婉容每隔幾天就坐著汽車,專門到利順德來吃冰淇淋、巧克力、奶油栗子粉等。如今的利順德還保留有這道冰淇淋甜點。據說溥儀最喜歡吃一種薄脆甜香的叫「火紙筒」的點心,飯後總要來一杯「鶴嶺雲霧茶」,聽段西洋音樂。

溥儀在天津共呆了六年,這大概是他一生中最肆意開放的幾年。他和婉容生活時髦:打網球、去電影院、出入俱樂部,婉容燙了發,穿旗袍,踩高跟鞋。因為在宮中學過禮儀,他們到利順德吃西餐,相當從容熟練,不乏風度。現在連接新老兩樓的「維多利亞中庭」,過去是可以容納300人的宴會廳和豪華舞廳。據史料記載,普魯士阿德爾伯特王子、巴伐利亞魯普雷希特王子、羅斯福小姐等都曾是舞會的重要客人。每值金秋送爽,利順德的舞會溥儀婉容夫婦場場不落,據說他們最擅長挑探戈。有時滿漢遺老們在一旁圍看,兩人興致來了,一直跳到第二天天亮。婉容還不時歇下來彈一曲鋼琴,琴聲悠揚,似乎暫且就可忘了亂世的動盪憂愁……直到1931年11月,溥儀不得不結束寓公生活,在日本人策划下逃到東北,開始了偽滿傀儡皇帝的生涯。

老建築代表了歷史的靈魂

紛紜各色的故事仍在利順德飯店輪番上演。婉容當年彈過的鋼琴,趙四小姐也彈過。1929年,痛失愛子的張學良在利順德與兩年前相識的趙四小姐再度相遇,萌發的愛情彌補了傷痛。1934年,少帥在現在的「泰晤士廳」為趙一荻24歲生日舉辦了盛宴。這裡還停留過另一對著名的情侶:蔡鍔和小鳳仙。1915年,蔡鍔避開袁世凱的耳目,在小鳳仙的掩護下逃出北京,赴日前來天津密會梁啟超,策動文武討袁,也住在此前多次下榻的利順德。這裡還不乏奇聞和談資:曹錕曾在飯店地下秘室里暗藏了東三省銀行鈔票500萬元和珠寶,直奉戰爭失利後,被張作霖查抄了出來。孫殿英在利順德被戴笠勸服,把盜墓所得的兩顆巨大紅寶石,托戴笠轉交給蔣介石和宋美齡。隨後蔣介石就派他去當了青海西區屯墾督辦。

利順德最受人尊敬的客人大概要屬藝術大師梅蘭芳。兒子梅葆玖回憶父親一直把天津大戲院看作是中國京戲的「第一考場」,認為天津觀眾愛戲更懂戲。梅蘭芳每次到天津演出,都住在利順德飯店的同一個房間。一個服務員負責給梅蘭芳送演出的戲服,一時疏忽把靴子拿成了「一順兒」,到了戲院才發現,眼看就要上場了,他緊張得不知所措,梅蘭芳笑著說:「沒關係,有戲服擋著觀眾看不出來。」就這樣演完了全場。他對服務員謙和禮貌,總是客氣地說:「讓您受累了。」利順德的多位老職工都得到過他贈送的簽名照。

利順德飯店在近代經歷了跌宕起伏的命運。1937年天津陷落,利順德被日軍強占,改稱「亞細亞飯店」,所有英國股東作為敵僑被押送到位於山東濰坊的集中營。飯店一度由日軍駐天津占領軍的司令官擔任經理。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接收了利順德,繼而交還英方,恢復「利順德」的舊稱。解放戰爭時期,利順德111號房間還曾是中共地下工作的聯絡點。1949年天津解放,劉亞樓曾在飯店為解放軍將士慶功祝捷。

1952年,利順德董事會將飯店移交天津市人民政府,改稱「天津大飯店」,1984年又恢復了原名。新中國後利順德飯店一直是天津接待中外貴賓的首選單位。周恩來、朱德、賀龍等人都曾在這裡設宴款待到訪的外國政要們。1954 年西藏觀光團抵津,利順德飯店作為接待單位,用「全部騰空、披黃」的方式給予了他們最高的禮遇,並建立了誦經室,十四世達賴喇嘛、十世班禪大師都曾在此誦經。誦經室即是現在的423號房間,也是利順德唯一一間不對外接待的客房。2010年舉行過開光儀式後,改為紀念室,成為飯店內的一間小型藏傳佛教佛堂,每天檀香繚繞。每月的初一、十五對外開放,供人瞻仰拜見。

參考資料:《跨越三個世紀的大飯店——利順德》

美國第31任總統赫伯特·胡佛與妻子在天津度蜜月時,住在利順德飯店的388號房間。胡佛的發跡是在中國。1898年,24歲的他來到中國。後在德璀琳的撮合下,胡佛擔任了開平煤礦督辦張翼的技術顧問。1900年7月,胡佛和德璀琳趁「庚子之亂」迫使張翼在煤礦轉讓合約上簽字,半是哄騙半是脅迫,手段頗不光彩。到1913年胡佛回到美國時,他已擁有約400萬美元的財產,為其步入政壇奠定了物質基礎。胡佛和妻子甚至還學會了一些天津話,1928年他入主白宮後,有時和妻子用天津話對話以防偷聽。

胡佛搬離利順德飯店後,住在唐紹儀家對面。1900年庚子事變時,租界炮火四起,唐紹儀的妻子和一個嬰兒被當場炸死。胡佛及時趕到,抱起一個孩子衝過街道,又把其他驚慌失措的僑民和基督徒轉移到利順德飯店的地下室躲避。他救下的孩子就是唐紹儀的女兒唐寶玥。時光流逝,1912年6月,剛從袁世凱身邊辭職的青年才俊顧維鈞,從北京來到天津住進利順德飯店。他幾乎每天都被唐紹儀請到家裡作客,後來與唐寶玥結成秦晉之好。6年後,胡佛受邀出席中國駐華盛頓使館的宴會,已是中國駐美公使顧維鈞夫人的唐寶玥,走過來笑著向他致謝:「我是唐紹儀的女兒,當年您救過我。」

另一位曾光顧利順德飯店的美國總統是第18任總統格蘭特。他在卸任後攜妻子週遊世界,於1879年到訪中國,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在利順德飯店設宴盛情接待了他。因頑固派的阻撓生事,1881年清政府將赴美求學的第一批官派留學幼童召回。格蘭特曾出面斡旋,寫信誠懇勸說清政府讓留美幼童繼續求學,但已無力回天。李鴻章感激格蘭特的義舉。1896年他出訪美國,特意到格蘭特墓前弔唁。當時的《紐約時報》這樣寫道:「李(鴻章)在鐵制靈柩上敬送了月桂花圈以表達他對將軍的敬意。他很虔誠地站直身體,用極其悲傷的聲音低吟道:『別了。』他的思緒回到17年前與將軍會晤的場面,當時他們相談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