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小米 編輯|君君
來源:遇見小mi(ID: yujianxiaomi2015)
1
前段時間《都挺好》在熱播,我和身邊人都在追,這部劇演技在線,也真實反映了家庭關係中的很多問題。
有一個話題,原生家庭,不可避免地又被提到。
其中,蘇明玉多次被拿來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相比,同樣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兩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蘇明玉年輕有為,是上市公司眾誠集團江南分公司的總經理,工作能力強,受到老總的器重,儼然光鮮亮麗的都市金領。
樊勝美在外企做HR,工資全拿來補貼家裡,導致自己苦苦掙扎,她說自己「30歲的女人,沒有一分錢存款」,內心幻想著能嫁給金龜婿,擺脫人生的困境。
蘇明玉和樊勝美都是不幸的,但她們的人生走向卻大不相同。
有一種說法,混得好是蘇明玉,混不好是樊勝美。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距?
有人說是因為蘇明玉遇到了蒙總這個貴人,一路提攜,讓她從醜小鴨變成了安迪,樊勝美只是沒有遇到貴人而已。
我想說的是,遇到貴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維差異。
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主動思維:不甘心,不認命,遇到事情會積極地想辦法,而不是被動地接受。
這一點,從蘇明玉和樊勝美處理事情的不同風格就可以看出來。
2
我認為蘇明玉無論對事業還是親情,都起了很好的榜樣作用。
明玉從小看到父母的所作所為,知道家人不能依靠,生活只能靠自己,讀大學後,就斷絕了和家裡的經濟往來,靠自己打拚。
在做兼職的過程中,認識了蒙總,聽了蒙總的一席話,果斷爭取機會。
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做銷售,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只要她想做的事情,就一定會努力爭取。
為了一單生意她可以去偷公章、為了見師傅去爬樓,這種做法雖然欠妥,但是可以看出她的思維方式永遠是積極主動地去解決事情,而不是選擇被動地接受。
正是她這種主動爭取不服輸的個性,得到了蒙總的賞識,才將她帶在身邊教導。
如果蘇明玉是一個自怨自艾、不肯努力的人,就算是遇到了蒙總,蒙總也不會帶著她一起奮鬥打拚。
樊勝美則有著局限的事業觀。
樊勝美在一家外企做HR,她從來沒想過自己的職業規劃,也沒有考慮過自己以後怎麼辦,有一些小聰明,但少了很多承擔。
安迪也曾在很多事情上,不太認可她的做法。
遇到王柏川之後,她就將王柏川當成自己的救命稻草,一出事就找他。樊勝美一直的困局都是自己不獨立,寄希望於別人,其實她有這個能力。
後來,她總算是認清這種依賴心理,醒悟了應該靠自己。
3
除了事業,在親情上,樊勝美更多是無奈,明玉更懂得拒絕。
得知父親生病,樊勝美驚慌失措,為了給父親治病,她想了很多辦法,甚至放下自尊。
她對親情始終懷有期待,沒辦法界限清晰地對待家人和自己的生活,也一再因為家人而情緒崩潰、反覆受傷。
蘇明玉面對糾纏不休的家人,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蘇母去世舉辦葬禮,她拿出20萬給蘇母辦後事,但全程看手機,忙工作,對於蘇母的去世,她是平靜的。
蘇父理財被騙了6萬塊,她自己拿出6萬墊上,給了錢就走,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如果說樊勝美還倚靠著虛偽的親情,蘇明玉則看得很清楚,她和家人之間談不上什麼情分,不該退讓的絕不能退讓。
親情也要靠相處,感情的事情真的強求不來。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非常重要。
還有,自己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世界上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命稻草。
4
在看《都挺好》時,雖然蘇明玉有很多做法,我不太認同,覺得可以更好地處理,但我從內心裡很欣賞這樣的人,我喜歡她面對人生主動爭取的樣子。
正因為蘇明玉這樣的主動和堅持,她才在職場上獲得成功,成為人人羨慕的「明總」。
最近,我正在重溫萬維鋼老師的《萬萬沒想到》這本書,在書中,有一部分是講「成功學的解藥」。
萬老師認為我們需要的是科學的勵志,只有你的理論具有普遍意義,你的成功才可以被複製。
研究者普遍認為,排除智力因素,不管你心目中的成功是個人成就、家庭幸福還是人際關係,最能決定成功的只有自控,也就是說真正能左右成績的品質只有一個:自控。
自控需要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做選擇會消耗意志力。
為什麼講主動思維,提到自控這一點,在寫作的過程中,我觀察採訪過很多人,這些人90%都是在某一領域取得成績的。
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但無一例外,對自己有要求,想要的主動去爭取,很多人捨得對自己下狠手,勇往直前,做事願意承擔責任。
沒有人會輕易拒絕一個真正主動的人。同事苗苗,我已經寫過3篇關於她的文章了,寫了在工作上的磨合,她的成長。她性格偏內向,很多事情上,與我和天一相比,有點被動。
但她骨子裡是一個主動積極的人,去年,我發招聘信息招人,寫了要求。
很多人直接留言:問我可以嗎?但苗苗,按照要求發了簡歷,我們那幾天,一共收了幾十份簡歷。
苗苗的簡歷,我看著不太合格的,格式不錯,但太簡單,有幾份做得比她好,肯定我們先篩選好的。
因為苗苗是寫作課學員,有我的微信,她問我:「米姐,你能告訴我,是因為什麼原因我不合適嗎?我想反思一下。」
我就直接說了簡歷的問題,沒想到她第二天就發了一份更詳細的簡歷,把我提到的問題都改正了。這樣,我讓天一電話先面試了她,留了兩份作業,她做得很認真。
對比下來,天一覺得苗苗合適,感覺到她非常想要這份工作。
有時,我寫苗苗的文章,經常會收到一些留言問還招人嗎?想要來實習?這樣很難得到機會的。
正確的做法,先詳細把自己的情況說一下,要到郵箱,把簡歷發過來。哪怕眼下不招人,有什麼機會時,第一時間也是想到這些主動的人。
不僅同事苗苗,七荷也是如此,2016年初,七荷問是否可以給我做兼職,她會排版,然後發了自己的作品,並且把我微信公眾號文章排版發給我看,比我強太多了,2017年,她就成為了全職,一起工作到現在。
主動思維,不是隨口問一句,而是真的考慮對方想要什麼,如何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並且願意想辦法去爭取。
5
我別的優點不多,但積極主動絕對算一個。一路走來,我非常清楚主動思維有什麼好處了,會給你想不到的機會。
無論對於事業還是愛情,我一直是比較主動的,自然也占到便宜了。大多數時候,爭取的總比被動接受的好了很多,日積月累,就很明顯了。
好的資源和機會,總是很稀缺的,你要想要,還是要主動去爭取,我們不能過被安排的人生。
同事天一說:「我起點低不要緊,但我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大學畢業時,她身邊很多人選擇考老師,很快結婚生孩子,這樣的人生沒什麼不好。
最可怕的是覺得這就是被規劃好的人生,除此之外,沒什麼可能性了。
哪怕不滿意,也安慰自己,這就是大多數人生的樣子。
其實不是這樣,我真的建議大家去找3個身邊靠自己改變命運的人,和他們好好聊聊,你一定會有收穫,這種影響很直接。
我堂哥,大學畢業,從北京住地下室開始,到有了自己的公司,住在北京高端小區,事業很成功,家庭幸福,剛生了二胎。
我清楚地記得,他對我說過,「青春不奮鬥,就是對自己的犯罪。」還有,出生農村,不靠自己,還能靠什麼呢?
我大學學長,沒有考上研究生,考上了事業編,被分配到一個山區教數學,他在那裡用學習的心理學方法搞活動,經常給教育局寫信,分享他做的事情。
後來,專門去負責他們市的心理學建設工作了,我看他朋友圈,搞了很多活動。
我高中有一個同學,和我們新來的數學老師年齡一樣大,初中畢業就不讀書了,自己打工賺錢,又找學校復讀,考上高中、大學,現在成為重點學校的老師。
如果沒有這份爭取的態度,基本上沒幾年就嫁人生孩子了。
.......
這樣的人,我能找到很多,我也經常寫文章分享他們的故事,無論什麼背景,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主動思維,去爭取想要的。
蘇明玉雖然是電視劇中的人物,但她的很多處事態度,值得學習,希望我們都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楊小米 :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四年心理學科班出身,專注自我成長和情感解讀,已發表近百萬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