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們最近的適宜居住的行星,也要100光年

2020-01-08     GET資訊

近期緊張的國際局勢是否讓你感到疲憊?不如來關注下人類孜孜不倦探索新家園的新發現。NASA又發現了一顆適宜人類居住的潛在移民星球。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年度美國天文學會(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中宣布,探測系外行星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找到一個環境類似地球、大小與地球差不多的「潛在可居住星球」,距離地球大約100光年,命名為TOI 700 d。

NASA天文物理部門主任赫茨(Paul Hertz)表示,TESS的任務在找出和地球一般大小、繞行宿主恆星的行星。

該行星圍繞著劍魚座恆星TOI 700運轉,恆星TOI 700的質量和大小,只有太陽的40%,表面溫度也只有一半,有3顆行星繞著它公轉,分別命名為TOI 700 b、c和d。當中只有最外圍的d位於所謂的可居住區域,D每37個地球日完成一次公轉,而它從TOI 700接收到的能量,約為地球從太陽接收的86%左右,這樣的溫度可以允許液態水的存在。

惟TOI 700 d和地球最大差異,就是它處於「潮汐鎖定」狀況,即一面始終面對恆星,一面則始終背對恆星,意味其中一面保持白天,一邊保持黑夜,其雲層形成和風型亦可能與地球截然不同。

雖然如此,這發現已令天文學家相當興奮,因為TOI 700 d是少數幾個目前在太陽系外發現、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潛在可居住行星」,更是NASA「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 )」任務所發現的第一個。

TESS剛開始把這枚宿主恆星TOI 700分類錯誤,意味行星的體積看似比實際上更大、溫度太高,TOI 700 d會太熱無法維持生命,但研究人員之後修正恆星參數,且一直沒觀察到恆星產生耀斑,故認為位於宜居區域的TOI 700 d,可能適合人類居住。

芝加哥大學研究生吉伯特(Emily Gilbert)表示:「我們修正恆星的體積後,行星的大小也跟著下修,接著發現最遠的一顆行星體積和地球一般大,並且位於可居住區域。」

TOI 700 d由什麼構成仍有待觀察。研究人員根據恆星TOI 700的體積大小和型態發展出三種模式,以預測TOI 700 d的大氣組成和表面溫度。

NASA解釋,其中一種模擬模式是TOI 700 d被海洋所覆蓋,大氣中以密集的二氧化碳為主,科學家懷疑這點和火星形成初期類似。

太空人也將會利用其他的工具觀測TOI 700 d,以取得新的資料,看看是否符合NASA提出三種模型中的一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ISEim8BMH2_cNUgjr-k.html